返回第319章 烈火和极寒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整个二战中共造成将近9000馀万人口的伤亡】

    【其中苏联当时国内人口总数1.8亿,死亡人数接近两千万,伤亡人数将近6000万,几乎打光了整整一代年轻人】

    【一直到了21世纪,目前苏联国内仍旧是男少女多的局面】

    秦始皇年间。

    嬴政等一众人呼吸陡然一停滞。

    伤亡数达六千万!

    大秦一统六国后,七国人口的总和也就三千万馀万,几乎是大秦所有人口的整整两倍!

    这苏联对德国的战争,虽然从结果来看是赢了,但现在这麽来看,那也是惨胜!

    甚至可以说,就是拿人命堆出来的胜利!

    可即便如此,那能不打吗?

    不打就要亡国!

    苏联人不甘心当亡国奴!

    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

    【而以一己之力对抗了整个欧洲,几乎单挑了世界的德国,当时国内人口约7700万,伤亡将近2800万人】

    【从比例来看,损失所占人口的数量还要超过三分之一!】

    【一个苏联,一个德国真是令人叹息不已】

    【一个於烈火之中重生,一个於极寒之中永恒】

    【真可谓世界战争史上的两大奇迹!】

    永乐年间。

    朱棣摇了摇头,“这苏德真的是太狠了!”

    “一战竟然打掉了国内三分之一的人口,并且这里面绝大多数还都是成年男性。”

    “如果换做是大明,也就说一战得死两千多万人!”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据惊的呼吸都停滞了下来。

    诚然,华夏历史上每逢乱世的时候,人口都会锐减,多的时候死个一两千万甚至更多都不是什麽稀奇事。

    但这其中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直接死於战场,而是死於战乱!

    更多的人是被战争波及后,病死和饿死的。

    同时还有非常大一部分直接就躲进了深山,一直等到王朝变更几十年後才跟外界有了联系。

    像这样直接在战场上死了这麽多人的,确是绝无仅有!

    【那麽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英法的数据,英国当时人口数4700馀万,伤亡160万,法国人口4600万,伤亡五十万】

    许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嘴角一抽。

    当初他们还嘲笑法国投的快,明明是世界一流国家,竟然不到两个月就直接投降。

    现在这麽一看这法国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啊!

    战争赢了不说,还就死了那麽点人。

    你们笑法国投的早,法国笑你们死的多!

    【而在最初同样跟德国处於同盟的义大利,当时人口4400万,伤亡70万!】

    “他妈的,这义大利才是真正的高手啊!”

    “两边来回反覆横挑不说,自己还没受什麽损失,他甚至还能得到不少好处!”

    “真的服了这个老六!”

    “可是他这样搞,一次就算了,两次还这样,以後谁还敢跟他结盟。”

    各朝代中许多人议论纷纷,这看了苏联和德国的损失,再对比一下这些人的损失,看起来实在是太有戏剧性了。

    一个法国,一个义大利。

    一时间让他们都不知道该什麽点什麽比较好了。

    【而在亚洲战场这边,日本当时人口为7500万,伤亡将近690万人】

    【那麽最後…让我们将目光看向华夏】

    话音落下后,天幕上画面变成了黑白的色彩,一行数字缓缓浮现。

    【华夏当时的人口总数约为4.8亿人,伤亡约3500万!】

    当这几个字出现后,彷佛一记重锤一般敲在了无数人的身上!

    即便许多人已经想到了华夏的损失肯定不会小,但他们没想到竟然会大到这等地步!

    看着前面那些数据的时候,他们心中虽有感触,但也觉得还好,毕竟事不关己。

    那别人家的人死也就死了,要说他们会有多伤心,那也是想多了。

    但当事情落到自家人头上时那就不一样了!

    别说是3500万!

    就算是350万他们也会心痛!

    这就是华夏几千来传承所形成的文化认同!

    宗法丶血缘丶礼教丶饮食丶肤色这些传承让华夏民族形成了一个特有的认知。

    说华夏是一个国家,倒不如说华夏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如果说欧洲欧洲战场的主角是德国和苏联,德国以一己之力单挑了整个欧洲】

    【那麽在彼时的亚洲,日本和华夏则是成了德国和苏联的镜像】

    【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当时日本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各方面的实力在亚洲遥遥领先】

    【日本和德国一样,单挑了包括华夏在内的整个亚洲!】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