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永隆银行的关注(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94章 永隆银行的关注(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可口可乐丶雀巢丶三得利三份框架协议,不但让港岛各界对陈记刮目相看。

    陈记内部员工和管理层也振奋不已。

    80万美金丶50万美金丶20万美金的基础授权费,加上后续源源不断的提成和佣金,让陈记内部从上到下都清晰地看到了公司未来的巨大潜力和丰厚的回报前景,瞬间点燃了整个公司的斗志和信心。

    不过,陈秉文深知,协议签署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从纸面承诺到产品真正摆上北美超市的货架丶日本便利店的冰柜,中间隔着至少三个月到半年的漫长准备期。

    法规审核丶包装本地化丶物流体系对接丶渠道铺货谈判.每一环都需要时间打磨。

    而这个时间段,恰恰是陈秉文此刻最需要的资源。

    他需要利用这宝贵的窗口期,将陈记的产能丶供应链丶团队夯筑得坚不可摧。

    「汤普森承诺的北美丶欧洲渠道准入,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完成内部流程丶装瓶厂协调和首批铺货。」

    沙田厂,陈秉文看着繁忙的灌装生产线,对跟在身旁的凌佩仪和锺强说道,「日本市场那边,流程可能更快一些,但也不会少于两到三个月。这宝贵的空窗期,就是我们全力冲刺产能的黄金时间!」

    「陈生,沙田厂现有的萨克米热灌装线,主要负荷还是瓶装糖水。」锺强立刻汇报,「劲霸目前只有一条那条汽水产线改装的灌装线,要满足未来三大市场的爆发性需求,这点产能恐怕应付不了。」

    「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到了,新的灌装线肯定要及时上马。」

    陈秉文点点头,转过身说道,「劲霸功能饮料对灌装线的要求不高,汽水产线只要稍加改装足以满足灌装需求。

    港岛现在很多小型汽水厂经营不下去,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买一两家回来。」

    陈秉文之所以有这个底气,是因为他深知当下港岛小型汽水厂的困境。

    此时的港岛,经济虽在起飞,但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

    对于本土小汽水厂而言,生存尤为艰难。

    一方面,可口可乐丶百事可乐等国际巨头凭藉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品牌效应,几乎垄断了主流渠道和GG资源。

    另一方面,大型本土食品集团如维他奶丶屈臣氏等也凭藉多元化的产品和成熟的销售网络占据了巨大市场份额。

    这些小厂各自为战,成本高丶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产品往往只能依靠低廉的价格,在街角士多店或偏远区域苟延残喘,利润微薄。

    加之PET塑料瓶等新包装技术的兴起,对仍使用玻璃瓶回收体系的小厂更是巨大的成本冲击,倒闭或被收购,成了它们中大多数共同的命运。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锺强眼睛一亮,「收购现成的厂子,设备丶熟练工都是现成的,改造周期短,能最快速度形成产能!」

    「不过,生产部要注意合理安排产能,劲霸功能饮料重要,瓶装糖水同样也重要。

    除了港岛市场,新加坡丶大马丶印尼的市场反馈非常好,需求还在激增。

    所以瓶装糖水的产能一定要维持住,不能减。

    新收购的厂子,重点用来扩充劲霸的产能。

    沙田厂这边,糖水的生产线要开足马力,同时也要预留空间,为后续可能的糖水新品或者产能再提升做准备。」

    劲霸饮料尚未形成市场规模之前,瓶装糖水作为陈记目前最重要的盈利和稳定的现金流来源,战略地位不容动摇。

    凌佩仪迅速领会到陈秉文的意图,接口道:「陈生放心,瓶装糖水的生产和市场供应绝不会松懈。

    东南亚市场的瓶装糖水订单我会亲自跟进,确保按时交付。」

    陈秉文赞许地点点头,「就是要这样,内部挖潜和外部扩张双管齐下。

    用最短的时间,把收购来的厂子改造成劲霸的生产基地,把产能给我拉起来!」

    说着,他看向凌佩仪:「收购谈判要快丶准丶狠。收购价格只要适当就可以,不用压的太狠。」

    「明白!」凌佩仪点头应道。

    就在陈秉文为劲霸产能提升积极准备时,半岛酒店高级套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Fuck!Fuck!Fuck!」刚刚挂断越洋电话的戴维罗斯,把电话听筒狠狠的砸在座机上,连声咒骂。

    「Sir,总部怎麽说?」

    一旁的陈子明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们怎麽说?」罗斯抬起头,盯着陈子明,「鉴于可口可乐已达成协议,且条件远超我方承受范围,经董事会紧急商议,决定暂停对陈记瓶盖专利的进一步谈判!

    暂停!他们就这样放弃了!」

    罗斯站起身,在套房来来回踱步。

    「18个月!总部的技术部门至少要18个月才能搞出替代方案。

    这18个月里,可口可乐会拿着那个该死的菱形瓶盖,在全球每一个角落提升他们的用户体验!

    我们的玻璃瓶可乐丶美年达,会继续被消费者抱怨难开!

    市场份额会一点一点被蚕食!

    品牌形象会受损!

    这些损失,是几百万美金能衡量的吗?!」

    他停下脚步,指着桌上那份摊开的《星岛日报》,怒斥道:

    「还有那个劲霸!可口可乐的渠道就是它的跳板。

    一旦它在北美丶欧洲站稳脚跟,藉助可口可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