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01章 自古
日内。
未央宫,承明殿。
刘据诏见了南越国太子赵婴齐。
在长安一十二年,赵婴齐早已改掉了南越老家的乡音,秦腔说得十分地道,「上君千秋万岁,
长乐未央。」
大行令张骞立刻就要翻译,根据大汉律例,即便异族高门汉言说得再好,也要以翻译的形式对话。
刘据摆了摆手,拒绝了这可笑的游戏,笑道:「搬把绣墩来。」
内侍绛伯领命,去搬了把绣墩,放在了赵婴齐的身侧,赵婴齐显得非常惶恐。
张骞又要开口,刘据眼神扫了过去,把话咽了回去。
「谢上君。」
赵婴齐谢恩落座。
与其说坐,不如说蹲着,只是微微挨着墩面的前半部分,方便随时站起。
「赵婴齐。」
「臣在。」
赵婴齐瞬间便站起,刘据很是无奈,示意其坐下说。
「在我朝多年,觉得怎麽样?」
「回上君,甚好。」
赵婴齐坐不敢坐,站不能站,扭捏极了,但回答时,却充满真诚,「臣入得天朝好,得陛下丶
上君照拂,不仅衣食富足,还娶了邯郸女子,并幸得一子赵兴,此皆托陛下丶上君鸿福也。」
「你对我朝可有归属感?」
「在臣心中,臣已经是汉家之人!」赵婴齐扶着绣墩,跪在了地上,示诚道。
「你愿意率领南越国众内属我朝吗?」
.....
赵婴齐没有想过上君的问话这麽直接,愣在原地,期期艾艾,不能作答。
刘据没有怪罪,继续问道:「那你知我朝臣民对南越国的真实想法吗?」
「臣知也。」
「如何?」
「..激愤。」赵婴齐艰难答道。
大汉朝与南越国,从一开始,就不怎麽和谐。
南越武王赵佗趁着秦末及楚汉相争的纷乱,设置关卡丶断绝交通丶拥兵自重丶兼并三郡,自立为南越王。
在高祖皇帝刘邦击败霸王项羽之后,就将吴芮封为长沙王,此人也是高祖皇帝生前唯一没有打击的异姓藩王,因为长沙位于卑湿之地,不是什麽好地方,再加上长沙国毗邻南越国北部,高祖皇帝就是让这麽一人一地处在大汉与南越之间,作为缓冲。
不仅如此,高祖五年,分封吴芮时,诏书是这麽说的,「故衡山王吴芮—有大功—其以长沙丶豫章丶象郡丶桂林丶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
这当中,封给吴芮的领地里,赫然有赵佗实际控制的南越三郡,把大汉没有掌握的地域提前分封出去,这有个专业名词,「遥封」。
遥封是种政治暗示,高祖皇帝作为大汉天子,不承认南越赵佗王权,我和大汉只承认岭南三郡是你吴芮的地盘,但是,这部分地盘要你自己抢回来。
一封诏书,操纵了长沙国和南越的敌对关系。
不过,仅仅六年,高祖皇帝就派出辩士陆贾出使南越,以汉廷之名,正式册立赵佗为南越王。
原因很简单,高祖皇帝剿灭异姓诸侯王的计划进入关键阶段,在相继诛杀陈丶韩信丶彭越等一千功臣后,英布直接反了。
吴芮是英布的岳父泰山,高祖皇帝担心这对翁婿会联手起兵,承认赵佗王权,是为了联手南越,反过来牵扯长沙国,令吴芮无暇向女婿英布伸出援手。
敌丶友反转,这便是政治,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面对高祖皇帝的示好,赵佗也不客气,要了无数好处之馀,还要求开启南越关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准许大汉铁器流入南越国。
赵佗靠着汉家铁器,在南越之地大杀特杀,使得周边闽越丶西瓯等诸多小族臣服,南越国势力空前,来到了「东西万馀里」的地步,俨然有成为大汉南方劲敌的可能。
于是,当政的吕后,果断下令「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限制南越国发展,赵佗完全不接受汉廷的制裁,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手段。
甚至在名号上,改「王」为「帝」,自称南越武帝,不再称臣,要与大汉天子平起平坐。
在得到汉廷进一步制裁后,赵佗更是发兵攻打了长沙国边境,开启了两国战端。
直到孝文帝从藩王即天子位,大汉与南越才重修旧好,息了外患。
之后的岁月里,南越国对大汉一直是阳奉阴违,在两国来往时南越王向汉称臣,但在其国内,
仍以皇帝自居,连皇帝行玺都有。
刘彻即位后,大汉臣民对南越国的不满甚嚣尘上,朝野上下,洋溢着「早日杀进番禺城」的好战之声。
毕竟,和难找难杀的匈奴人相比,在没落且固定的南越国人身上,更容易取得军功。
赵婴齐在长安这十几年,亲眼目睹了大汉的无上国力和军事实力,见识了大汉天子为了武功盛德有多麽舍得消耗人力物力,如果再开战端,绝对不是南越国可以承受的。
而且,赵婴齐清晰知道,建元六年那一仗,大汉名为救南越,实则在结束以后,陛下就在唐蒙建立下开通西南夷道,其目的正是为了从群江上游能对南越形成军事进攻。
现在,西南夷道基本打通,没有打通的地方,也不影响大军行进,
「你知道,现今大汉的主要精力,在匈奴,在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