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要如何跟皇帝禀报,要如何避免其他权贵染指白糖生意,要如何保障裴二郎一家的利益等等。
白糖,意味着财源滚滚!
有了白糖,陛下就有钱了!
有了白糖,陛下还可以跟大臣们谈判,要求他们支持朝廷重新造船出海贸易。
不,不造船,造船太过靡费,应该直接征用……嗯,征用不行,征用会引来反抗,是合作,直接跟某些大家族合作,让他们把船租借给朝廷。
不,不是给朝廷,应该给陛下。
陛下的私人商队,盈利一部分给朝廷充盈国库,一部分入皇帝私库。
这样陛下才有足够的钱做想做的事儿!
顾千里是锦衣卫千户,是皇帝的心腹,自然对皇帝忠心耿耿。
有这等好物,他第一个想的就是皇帝以及皇帝代表势力的利益。
很自然的,裴长青沈宁一家也被他划为皇帝阵营。
裴长青已经蹲在地上跟小鹤年复盘了。
小鹤年全程参与试验,不需要翻阅笔记就如数家珍,“这是8号土,不是黄土,呈灰白色。晾晒烘干磨碎,然后加水合黄土调成泥糊糊,像我娘她们腌蛋一样把红糖块厚厚地腌在陶瓦糖漏里,糖漏的小孔连着下面的陶罐,滴出来的就是混着深褐色糖液的泥水,凝固后就是黑色的混着渣滓的糖,需要继续融化过滤、脱色。”
裴长青摸了摸小鹤年的头,由衷赞道:“阿年,你是个实干家。”
如果可以的话裴长青不想当传统意义上的官员,他更想做实干派,专心搞民生经济,而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在政治生态上。
虽然小鹤年聪明,但是裴长青也希望儿子将来过得轻松些,不要把精力耗费在政治斗争上。
小鹤年嘿嘿笑,小小的胸脯里激荡着大大的梦想,以前他觉得自己很会读书,为了不被大伯拿捏,他要好好读书至少考个秀才,最好考个举人。
后来跟着爹娘学了不少本事,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50-160(第5/31页)
其今年又是种新作物又是研究白糖的,这给了他很大的成就感。
实地研究,让他收获了比单纯读书更高级的快乐!
尤其这种从无到有,培育出新事物的感觉,太神奇、太充实。
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充盈着他的心脏,让他也有些晕乎乎的。
这就是爹娘说的年轻人有无限可能?
他可以好好读书考科举,走仕途,当官。
他也可以好好学数理化,研究发明,当一个发明家!
当然,他觉得自己可以二者兼得。
因为他还年轻,他有的是时间一边读书一边做研究!
如果师兄在就好了,那他们就可以做得更好、更快!
他好想师兄回来,一起学习,一起研究。
他迫不及待地要去给师兄写信啦。
顾千里也急,他等不及十来日后回京亲自给皇帝禀报,他要即刻给皇帝写奏折,走六百里加急上京。
他拉着裴长青笑道:“二郎,你们一家又立下大功,这一次陛下肯定会给更大的赏赐。”
之前的数字算术法、拼音识字法、研究新食材、不畏强权助力淮洲府肃清官府蠹虫、间接帮助陛下建立后宫御膳房,皇帝御赐沈宁“福气娘子”名号,为她的作坊保驾护航。
后来裴二郎夫妻更是在萧先生教导太子的问题上出谋划策,事实证明效果显著,太子正往更好的方向改进,圣心甚慰。
现在他们一家又做新式衣物、种新作物、研究新式制茶法和新式白糖制法,新衣服和新作物可以造福天下黎民百姓,也能增加朝廷税收,而新的制茶法和制糖法能大幅度增加朝廷税收!
这样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陛下肯定会厚赏的。
顾千里觉得说不定皇帝会直接赐封裴长青一个官职,先帝朝有很多传奉官,本朝却很少。
瞧裴长青读书那么辛苦,若是陛下御赐一个官职倒也不错。
顾千里本身就是世袭军职,不需要自己科举、打熬,自然更喜欢走御赐的路子。
他寻思回去也可以跟陛下好好给裴长青求个恩赐。
于是他耍了一点小小的心机,没有管裴长青和小鹤年要详细的制白糖之法,只带上这些白糖以及一个模糊大概的制法,另外再把瓜子和玉米带回去。
为了方便赶路,裴母和裴父帮忙把葵花籽从花盘上搓下来,玉米则用麻布口袋单个装好。
依着沈宁和裴长青就把玉米粒也搓下来,可顾千里不同意,他要给陛下和朝中大臣们瞅瞅小鹤年他们培育的大玉米。
一个玉米棒槌上多少玉米粒,清清楚楚。
搓下来就不可信了啊。
第二日天蒙蒙亮,顾千里就揣上裴长青和小鹤年的书信,将马侧革袋里的种子、白糖等物品快速检查一遍,然后跟众人告辞。
这一路他将换马换船不换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城,务必让皇帝和大臣们尽快看到成果。
那两车礼物就由韩方在后面慢慢走陆路、水路进京。
七月下旬的京城,早晚已经有了凉意,正午却依然炎热。
此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