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成就是柳家人。
她歉然道:“两位真是对不住啊,我们早就跟村里人说好了,他们用劳动和材料换豆腐方子。”
男人眉头微动,这是看不上十两银,还是嫌少?
婆子余光觑了大爷的脸色一眼,又道;“沈娘子,他们能给你换几个钱啊,我们……”
沈宁打断她,“这位大娘,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庄户人也是说话算话的,我说出去了,还换得这么多材料,不可能不教他们做豆腐。
再者你们花十两银买豆腐方子,指定是想开豆腐坊。
可在乡下卖豆腐没什么赚头,顶多一天换两斤豆子,就换点辛苦费,人柳家都看不上这点儿。你要赚钱就得去镇上,可镇上有柳家豆腐坊,你肯定开不起来。
再说人柳家也不靠豆腐赚钱,还有酱油、腐乳、油皮什么的好些吃食呢。
我教村里人做豆腐真的只是为了让他们也能吃上豆腐而已。”
男人听得微微颔首,不曾想一个村妇竟然有如此见识,他忍不住凝眸悄悄打量她。
婆子被沈宁说服,觉得有道理,这些庄户人学会点豆腐也不可能去镇上抢生意。
她又看男人。
男人几不可见地点了下头。
他本意的确不是过来阻止沈宁教别人做豆腐的,毕竟这天底下会做豆腐的人不少。
府城、县城以及其他村镇都有豆腐坊,即便乡下也有里正家做豆腐。
他纯粹是好奇。
裴端那天满怀歉意地找他聊天,说二弟媳不知道哪里学来的点豆腐方子,还要教全村庄户人做豆腐换盖房子的材料。
他劝过二弟,可二弟不听,依然要教人做豆腐。
他也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柳家的豆腐坊生意,所以给柳大爷知会一声。
柳大爷当时洒然一笑,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说的是“豆腐坊只是我柳家一门小生意,而且龙庙镇也只能有我一家豆腐坊,至于乡下怎么吃豆腐,柳家不欲多管。”
他看不上乡下庄户人的那点钱,或者说大部分大户都看不上,他们看上的是庄户人的田地、粮食以及劳力和干净机灵的孩子。
如此打发了裴端,他也不当回事,可回到镇上掌柜的又说起来。
他就让掌柜的去宋家探探口风。
宋家老太太却说和裴家不熟,不清楚这个,又打发儿子陪媳妇回娘家了。
之后宋母似乎就对裴家态度有所改变,和气很多,且还主动帮忙买石灰。
这些事儿也不是机密,宋家也没让下人保密,柳家自然一打听就知道。
柳大爷就越发好奇。
所有消息都说豆腐是沈氏自己琢磨的,不是裴二郎做的。
居然这么厉害,能自己琢磨点豆腐。
他让掌柜的去药铺打听过,裴家人没去买过石膏。
而当地点老豆腐的盐卤都被他家掌控了,并没有散卖的。
那她用什么点的豆腐?
偷他豆腐坊的卤水?
不、不可能!
柳大爷对自己掌控豆腐坊的能力非常自信,他的手下不可能有这等吃里扒外的人。
关键豆腐坊做工的都是签过卖身契的家奴,不敢吃里扒外,再者也只有几个大师傅才知道卤水的秘密,其他家奴根本不知道,自然也不晓得偷点豆腐剩下的水。
他也排除了宋家从外地买豆腐方子给沈氏。
宋老太太压根儿看不上裴家,不可能是她扶持沈氏做豆腐,只能是沈氏会做豆腐得她高看一眼。
太过好奇,所以他趁着裴二郎不在家的时候带着婆子来探探情况,看看沈氏是何方神圣。
现在亲眼看到沈宁,他就有一种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农妇,这指定是哪个大户人家流落在外的千金小姐或者太太的感觉。
虽然她手里拿着稻捆,头上包着破布,手上都是干活儿磨出来的茧子,可没有哪个庄户人有她这等沉凝优雅的气度。
对,是优雅,举手投足都带着一种气度。
还有她说的那些话,都不是普通人能有的见识。
另外他从没在哪个村妇脸上看到过她这样自信又稳重的神态。
还有那双眼睛。
她有一双会说话、会笑、会发光的眼睛!
这个女人不一般。
沈宁将该说的都说了,也解释了豆腐方子的来源,就是她小时候在娘家无意中看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40-50(第6/42页)
过豆腐,分家以后自己琢磨几次就会了。
她也不想开豆腐坊,就想换点材料盖房子,也让乡亲们除了豆饭高粱饭还能吃点别的改善伙食。
至于柳家人信不信?
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柳大爷信了,所以对方不要十两银子他也没有加码。
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自然不会高价封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