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0-130  农家养娃种田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咋像吴秀娥呢?

    她下意识以为吴秀娥来触霉头的。

    水嬷嬷和陈玉箫也在东间炕上一起做针线呢,闻言都下地一起看看怎么回事。

    宫嬷嬷正领着四个小太监在草棚子里学算术呢,听见声音也出来了。

    几人走到南路边儿,就有小孩子哒哒跑来送信儿:“珍珠奶奶,你家童生娘子她爹没了,她兄弟来报丧呢。”

    很快就见吴秀娥跌跌撞撞地往这里来,一边走一边拍打着胸口嚎啕大哭,吴家俩兄弟一左一右跟着她,还有几个村里不干活儿的老人孩子跟在后面。

    大家伙儿都怕吴秀娥和吴家兄弟弄什么幺蛾子刁难豆腐娘子和裴二郎,所以跟着来看。

    若是吴秀娥无理取闹,他们就帮着豆腐娘子怼回去。

    现在谁都别想伤害豆腐娘子和裴二郎,他们夫妻俩可是全村的财神爷,带着他们全村赚钱呢。

    到了跟前儿,吴秀娥扑通给裴母跪下了,“娘啊,我爹没了,我亲爹没了,我可怜的爹啊——”

    裴母赶紧给她扶起来,“老大媳妇儿,你节哀。”

    她又跟吴大吴二兄弟俩说节哀。

    吴大一脸沉痛,“亲家婶子,我爹今……一早没的。”说着便呜呜泣不成声了。

    吴二也在一边哇哇哭,眼泪鼻涕一起淌。

    沈宁和裴长青对视一眼,明白了,这是报丧来的。

    家里老人没了,儿孙们要尽快给亲朋报丧,然后搭灵棚、装殓、停灵,等亲朋们来吊唁。

    前来吊唁的人越多越好,一是说明死者生前人缘好,死后很多人来送行,二自然是人多上的礼钱也多,家里可以收一笔,抵消办丧事的花销,毕竟丧礼比婚礼还要破费。

    而他们之所以来找裴长青和沈宁,自然是因为他俩现在是这十里八乡最有名的人。

    让他们去参加婚礼、葬礼,主家有面子。

    当然,吴大还存了另外的心思,眼瞅着沈宁的作坊越来越大,跟县城、府城大老板们交好,裴长青也越来越能干,还跟县衙搭上关系,他们自然想恢复走动,苦于一直找不到契机。

    现在老爹没了,他们要给亲朋报丧,就想顺其自然跟裴二郎恢复来往。只要两家恢复正常走动,那自家以后也能借上裴二郎的光。

    这时候都是死者为大,只要没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人死怨清,都不能再计较。

    沈宁和裴长青自然不会跟死人计较,更何况他俩压根儿就没跟吴家置气。

    当初要了赔偿分家以后,他们就把吴家抛到脑后去了。

    后来诅咒事件俩人虽然怀疑是吴二却也没生气,反而顺势营销了一把,让豆腐村更团结,还让附近村子也更向豆腐村靠拢。

    现在即便她家生意做得大,周边眼红说坏话的也没几个,即便有那么几个说风凉话的,也会被身边儿的村民怼得不敢再说。

    而吴二也没再搞什么小动作,他们自然也就没当回事。

    就算吴大存了道德绑架的心思裴长青也不怕,他和阿宁都是有原则的人,即便我和你来往,只要我不认可你,你也甭想借我的光。

    宋家都不行,更何况你吴家?

    这种表面的人情往来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裴母拦着要往屋里去的吴秀娥,大声道:“老大媳妇,那你快回娘家去帮忙,家里不用担心,有我和你爹呢,明儿老二会去吊唁的。”

    今儿吴家忙忙叨叨的,过晌儿都未必能搭好灵棚,去了还得给他们干活儿。

    吴秀娥见裴二郎和沈宁不请他们进屋说话心里很是埋怨,但是她爹刚死了,她也着实伤心,得回娘家去安慰她娘,还得给她爹装殓。

    原本她一得了信儿就要去的,是大哥说要给裴二郎报丧,她才跟着来哭这一场的。

    “二郎、弟媳,一定要去呀。”吴大抹着眼泪儿跟裴长青和沈宁施礼,然后和吴二互相搀扶着走了。

    虽然跟吴童生没什么感情,可裴父裴母还是挺唏嘘的。

    回屋,少不得又说了一阵子人生无常之类的话。

    宫嬷嬷:“叫我说呀,没什么好想的,活着一天就快活一天,到日子两腿一蹬也没什么遗憾。”

    水嬷嬷:“可不么,年轻时候总觉得有无限可能,争呀抢呀的,上了年纪以后发现其实自己身体硬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第9/42页)

    ,牙口结实,无病无痛的,比什么都强。”

    裴母也感慨:“说俺们庄户人,也没什么争抢的,整天就和老天争粮食了,上了年纪也一样身体不硬朗牙口不结实,到老累出一身病。”

    要不是分家跟着老二了,保不齐老头子已经累死了,她也好不到哪里去。

    沈宁和裴长青对这些人情不大懂,就问把大伯娘也请过来,商量一下给多少礼金。

    大伯娘:“普通人家不给礼金,给几个鸡蛋、一碗面也是有的,要是宽裕的就给二十文,三十文就不少,多的给五十。像吴家是大户了,讲究些,二郎和阿宁现在也宽裕,上个一百文也行,一百真不少。秀娥是闺女,上大头,那是他们的事儿,你们分家了,不相干。”

    潜规则就是今日上礼给别人,他日人家会还礼。

    只是丧事不像喜事那么好听,大伯娘就不多嘴。

    沈宁:“那咱就给一百,面儿上过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