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前者,眼下大乾各地的小型水利工程陆陆续续都建设起来了,中型的水利工程也有完成不少的,而一些紧要的大型水利,虽然还远没有到要完工的地步,但大致的基础是打下了。
这些水利治理的好处不言而喻,各地洪涝、水患灾害的发生率都有了极大程度的降低,水资源利用得当,对百姓生活所需、农业灌溉等等都有了不小的改善,还有漕运体系的重新梳理,南北人口、商货之往来更加密切了。
后者,修路的进度与治水颇有些类同,都是地方上,小范围的修建工作得以完成,正在逐步铺开,大范围修路时期也正处于筹备之中,议定要以金陵城以及新定都城这两个地方作为起始点,连通大乾各地之首府,去修建、扩展官道。
不过......
还是那句话,休养生息没结束,一切都不好大动干戈,所以时间定在了一年或是两年之后开始动工。
但不管怎么说,地方的道路修建成功,好处也是初现端倪的,诸如商贸流通加大,运输成本降低,政令更加容易直达基层,民众百姓的出行也更加便利......
种种好处,非常明显、直观!
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政策、计划,都有了极大推进,这且不一一细说。
时间很快到了大乾三年六月,一件大事打破了平静,让天下为之瞩目!沸腾!
明教军队在彻底攻占吐蕃、回鹘两国之地后,宣布向大乾归附!
而大乾对此也作出了积极应对,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疆域版图再度开拓了数千里之地!
这让周边列国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大乾休养生息的政策,虽然没有明示天下,但由外转内的趋势是很明显的,尤其是这两年时间,完全止戈,对外战事彻底消停的状况,都让诸国在敬畏之余,很是长舒了一口气,更不用说,“朝贡”商贸做的好好的,诸国其实都有了不小的益处,恨不得大乾长长久久的安定下去,别动刀兵才好,他们也好继续维持。
然而......553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才堪堪两年的时间,大乾再度对外开拓了,但这一次不是以兵力征服,而是以这种匪夷所思的途径获取到了数千里之地!
虽然吐蕃、回鹘这两国之地称不上什么好地方,但再是如何不好,那也是数千里之地啊!
加在一起,绝不会比大辽、大金的国土面积要小,甚至要超出不少!
这样的一个广阔土地,直接归附了!?
要说周边诸国对于明教军队没点了解,那也是不可能的,对他们打着赤焰、日月旗帜,学着大乾起兵造反,种种相似相通之处,也是有所察觉的。
心里未必没有揣测这股势力与大乾有所关联,然而再如何有所关联,可这毕竟是两国之疆土啊!
这打下来稍微稳固一下局势,那都是一方大国了!
如此直截了当地选择归附大乾,是不是太果断了些?!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求支持~)
第五百八十八章 诸国震动!上下失措!大理谈话!
所以......
这会不会是大乾自编自演、故布迷阵?
明面上休养生息,实则暗地里以明教为幌子,攻取吐蕃、回鹘两国?
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不然他们实在很难想象,一方造反势力,在吞灭了两国之后,本可以建立一方大国,却反而投献归附,把数千里之地拱手相让。
这合理吗?
这完全不合理啊!
能开国称制,谁会愿意去当臣属呢?
但如果这支明教军队本身就是大乾军队,那么一切就都能说得通了。
当然,难以解释的地方其实还是有很多的。
比如在初期,他们也不是没有派细作前去探查相关的情报消息,对于这支明教军队的行事作风,还是颇有一些了解的,虽说与大乾军队有着相似相通之处,处处加以模仿,但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出端倪。
这种相似只是流于表面,实际上的内里核心,很难与真正的大乾军队相提并论,或者说,压根不能比!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诸国高层虽然猜测明教势力与大乾有所关联,但又不至于直接定性明教军队便是大乾军队。
到了后续,明教军队真的渐渐向着大乾军队靠拢,他们了不得也只是猜测其背后有着大乾作为靠山支持而已。
想的是大乾或许有心扶持一股势力作为屏障?
再深的事情,他们确实没往那方面想。
但其实,即便知晓了又能如何?
按理说,唇寒齿亡,应该作出应对,可这不是大乾的国力、兵力强盛到他们都感到悚惧、窒息的程度么?
谁敢去撩拔虎须?
这个时候,诸国纵然有所揣测,也只能是视而不见,不闻不问的,当个鸵鸟心态。
生怕稍微干了些什么敏感的事情,让大乾动怒,然后引来大乾天兵镇压,乃至是灭国之祸。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对于这件事情,也确实感到很是意外。
以明教军队所攻取的巨大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