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所以调军不可为,起码是现在不可为。
而与北方诸国结盟也是如此,对方都已经大规模军事调集,这肯定不是区区结盟就能渡过去的,只能先议和,岁币、割地都可以谈,只要能不打,一切好说。
而叛军这里,则是加大诏安、招抚的份量,不要做什么试探了,直接拉到顶,什么爵位、官职、赏赐都能给,只要能归顺,哪怕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归顺也行,要是真的事不可为,直接分封各路诸王,尝试让叛军内部自乱......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求支持~)
第四百九十章 南北不顺!勤王令!分封诸王!
大宋朝廷这样不惜下线的决策,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有用处的。
不提调边军南下的这个被暂时性否决了的策略,其他两个,先说与北方诸国议和一事。
如果放在以往之形势,辽、金、西夏大概率都会接受割地议和的丰厚条件,能不动刀兵即能吞夺大量土地、财富,这自然是极好的事情,然而现如今~的形势是什么?
大宋动荡,南边起义军席卷!
各国高层虽然暂时不清楚具体之细致种种,但从很多侧面消息也能窥探、揣测到一些情况,那就是大宋现在俨然是有些无力平叛的局面,内部极度空虚,这种时候,割地议和都显得有些不足以让诸-国高层满足了。
真要割地又能割掉多少?大宋再如何倾颓也不可能自斩命脉,与其议和谈判,还不如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举南下入侵,亲自撕咬吞下一口“肥肉”来得好!
当然,话虽如此,却也并不意味着辽、金、西夏三国会不理会大宋的和谈请求,该谈的还是得谈,万一狮子大开口对方答应了呢?能兵不血刃就夺取大片疆土,这买卖做得!
哪怕不成功,先和谈着,一来是麻痹对方,二来也是窥探虚实,三则也可以从容调兵,说是要大规模军事调动,眼下才一个来月的时间,筹备工作繁琐,最起码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彻底发动南侵大略,这事也急切不得,何不与之先谈着?
如此,大宋朝廷派去与诸国沟通的使者都是被磨得不行,面对一系列的狮子大开口以及种种试探之举,难免身心俱疲。
而针对义军的诏安、招抚之举措,同样也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派遣南下联络的使臣根本很难见到各路大军统帅,义军席卷之势已成,天下人心畏惧,多有望风而逃、投诚献城之事发生,各路大军都忙着攻城略地,以尽快扫荡一路之地,彻底完成军事大任!谁有时间精力去理会大宋朝廷使臣?
另外一方面,能担当一军统帅之人,各个都是宗门内部精英中的精英,会看不出大宋朝廷的打算?
自然不可能。
都能猜测到大宋朝廷此举,无非是为了议和、诏安、招揽之类的打算,再加上义军密探传回来的种种消息情报,两相结合,确认无误,如此一来,自然谁都不会去理会朝廷使者。
议和不可能,义军夺取天下的大略是上下共识,眼下又是席卷天下的高潮时刻,谁有功夫跟你朝廷议和?
而诏安、招揽,各路统帅更加不可能去碰,生怕见一面都是污了自己的清白。
如此种种考虑下,对于朝廷使者的见面请求,各路大军统帅都是不约而同地选择视而不见,不作理会。
大宋朝廷面对南北皆是不顺的局面,以及越发恶劣的形势,也是彻底慌乱起来,每一日都有前线情报传来,叛军又攻占了哪里云云,大宋之疆土正在以一个匪夷所思的速度被蚕食着、侵吞着,如此危如累卵之局势下,朝廷方面不得不动用最后的手段,一面号召、命令各地起兵勤王,一面对义军南边六路统帅以及北边两路统帅都大肆封王!
此举一出,令天下震动!
大宋治世百年,到底是培养出了不少忠贞爱国之士的,南方被义军横扫、威压,知晓厉害,加之局势已定,百姓归附,再如何起心思,也是不敢动作,可北方大片地方并未直面过义军兵锋,虽其威名震慑天下,但终究还是有着不少豪杰之士聚拢乡勇数千,赶赴中枢勤王救驾去了。
加上从北方各地调遣而来的地方厢军,一股相对庞大的兵力正在往京畿地区集结。
当然,这一举措也并非全是好处,倒不如说,这是不得已为之,负面影响极大,一个是抽调了如此之多的兵力,令各地空虚,有动乱之象,另外一个,勤王令的号召,让天下有识之士都窥探到了朝廷的虚弱与窘境,加上十万平叛大军大败溃逃以及赵宋官家临危欲逃的消息流传,这不仅让各地的凝聚力大幅度下降,继而对中枢离心离德、阴奉阳违,还让各方势力都滋长出了野心,拥兵自重、无视中枢勤王号令的厢军统领以及地方官员可不少,各地绿林、群盗、乱军兴起,开始有心作乱,地方上的空虚也让他们有机可乘。
甚至有不少势力打着义军的名号,响应起事!
.......0 .......
小股小股的叛乱正在大宋北方各地涌起,如星火连绵。
不过......这些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都无关紧要了,相比起南方叛军的巨大威胁,其他乱象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不能应对好南方叛军势力,大宋都快要亡了,还管什么小股作乱?即便后续可能会发展成大乱,那也是未来的事情,而渡不过眼前的难关,大宋根本没有未来,还能如何?只能视而不见,全力应对南方叛军。
而如果说,勤王令的颁布,让各地看到了中枢的虚弱与窘境,那么分封诸王之举措,则是彻底把一切遮羞布都给扯下来,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朝廷的无力以及叛军的强势。
大肆分封各路叛军为王!
这要不是逼得实在没办法了,朝廷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如此,震惊、骇然、悚惧者无数!
同时,各方势力也都密切关注着义军之动向。
面对朝廷这般举措,义军会如此应对?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