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异样心思。
历来世家大族,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传承不绝,是因为他们都惯会审时度势,懂得四方下注,起义军的政治倾向固然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也极为痛恨排斥,但形势如此,世家中的有识之士现也不得不收起以往的傲慢态度,彻底重视起来。
毕竟......
攻下江宁府后,起义军从此就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先前,哪怕是占据着江南东路以及江南西路的泰半之地,地盘虽然不小,但在世人看来,却依旧如同无根之水一般,没有凭依,没有根基,随时有可能倾覆,谁也不觉得起义军能够长久。
最多震惊于起义军的势头之猛,异乎寻常罢了。
但是现在,一切都彻底不同了!
有了江宁府的起义军,不仅令治下百姓大受鼓舞,逐渐安心,也令得各地世家、豪强,不敢再以寻常之“蚁贼”、“叛军”视之。
江宁府这块地方,作为南方最重要的治所,是能作为一方霸业之基的。
往前细数,也有作为一朝都城的时候。
此地龙盘虎踞,素来有王者之气!
现在起义军占据着江南东路以及江南西路的大部分地盘,又有了江宁府作为根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能称得上是一方割据势力了。
大宋这些年风雨飘摇,各地流民、群盗四起,倾颓之势早有显现,俨然一副日落西山之景。
在这种情况下,起义军只要能据江宁而守,顶住朝廷的镇压,保持治下不崩,再徐徐图之,那未必不能......
真正成事!
意识到这一点,一众有识之士都不由地沉默了。
按理,他们此时应该下注,起码得暗地里搭上线,以保证家族绵延不断,但是起义军对地主、豪强、世家的强硬态度,又着实令他们无所适从,也难以忍受。
在大宋这样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体制内,他们能获得最大的优待,享有各种特权,而在起义军这里,一切特权都烟消云散,累世积累的土地要尽数充公,还得受所谓之公审,倒查罪责,给那些泥腿子们偿命还罪......
高高在上惯了,这谁tm得了!?
所有人都在这一点上,对起义军望而却步了..0
基于此,只有极少极少的家族势力,会主动下注;而更多的世家,则都在冷眼观望着,并未表态。
他们在等待,等待一个绝地翻盘的机会。
起义军纵然有一定成势的可能,但是他们公然与天下世家、豪族为敌的做法,是一个极端倾向,绝对难以聚拢人心,或者说,与天下人心背离。
现在碍于其兵锋威势,大家身陷其中难以反抗,逼不得已下,不得不顺从。
但是等到朝廷镇压暴乱的大军一到,那情形又将大为不同,届时所有不满起义军的地方势力共同反复,与朝廷大军里应外合,自能一举平定暴乱。
退一步讲,哪怕不能一次平定,也要将起义军的势头打断。
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一支敌视世家、豪强的势力崛起。
如果可以,他们恨不得直接下场镇压!
但是没办法,起义军的兵锋太猛了!
一朝造反,横推江南,势如破竹,至今从无败绩!
谁都不敢用家族性命,去试试这把钢刀利与不利。
只能蛰伏起来,寄希望于朝廷。
而起义军这边呢0.6,则压根没时间精力去理会这些别有用心的世家、豪强、地主。
管你什么态度,该公审公审,该土改土改!
若是老实配合,自然不会太过为难,杀了罪大恶极的,以及惩罚有罪者,其他的一律照正常百姓分田分地,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胆敢反抗,那迎接的就将会是起义军的强势镇压!
那个时候,不仅一切财产都要尽数收缴充公,所有参与者之家眷亲族都得受到株连严惩!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四百一十二章 洪七公:干脆投义军得了......
对起义军而言,他们并不怕有地主、豪强反抗,反而乐见其成,正中下怀,因为可以借此机会,一次性根除这些当地宗族势力,既能扫清一些潜藏的隐患,也能为之后的施政治理,减少一定阻碍。
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地主、豪强如果太过顺从,他们反而不好下手。
倒不是碍于师出无名的缘故,都造反了谁还管那些?只是单纯的规矩如此。
土改分田政策对于世家、豪强、地主这些势力虽然很不友好,但是其中也明令规定了种种细则,哪怕是这些被收缴土地的原既得利益者们,也要进行分田分地,给予基本保障。
他们接受与否,态度如何,都影响不了政策的施行,但起义军自身,要按照规定好的政策细则来开展治理工作,不加以辨别清楚就直接赶尽杀绝,是明令禁止的。
相当于是给他们所有人一个机会。
愿意归顺最好22,各自相安;敢有乱起,直接连根拔除!严惩不贷!
当然,这些其实都是小问题罢了。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