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分是真的,臆测那部分是假的。但我从未跟在场的任何一个人提起过这个案子,也没查到是谁发的短信。可这时候,有个人却自称知道是谁发的短信,发短信的正好是死者……”
这也可以是凶手制造命案,栽赃秦闻的操作。李彬知道得太多,反而可疑!
不需要秦闻帮忙推理,大家顺着他的思路一想就明白了,又默默地拉开了与李彬的距离。
诚然,秦闻的嫌疑并未洗清,但李彬也没比他清白到哪里去。
李彬瞪直了眼睛,没想到秦闻三言两语就把自己拖下水,他越发惊慌,“不、不是这样的!”
这种辩白太过苍白。
但李彬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道:“如果能找到关鹏的手机,也可以看到我们的聊天记录。说不定还有更多线索!比如找到关鹏网购群发短信服务的证据!”
如此一来,就可以证明他的清白。
可秦闻摇摇头,“即便找到了,与你的聊天记录的有效程度是一码事。你怎么保证那些消息不是你控制他、拿走他的手机后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有些凶案的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请勿寄存你的脑子》 40-50(第5/16页)
是情绪产物。因为各种原因吵架吵上头了,从动嘴演变为动手,动手又没控制好力道。
人一倒下,后悔、恐惧的情绪就会上来,犯罪者甚至可能无法面对自己制造的凶案现场,落荒而逃。由此造成的现场通常留有各种证据。
但有些凶案,却是有预谋的、甚至可以说是“熟能生巧”的。现场处理得干干净净,却又留下一个有着【重要证据】的手机,你确定要被这手机牵着鼻子走?
刚才的现场勘察秦闻以观察为主,没去翻关鹏的口袋,一方面是因为现场有施亿守着,他不信有其他人能去搞破坏,在的东西肯定还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觉得找到有效证据的可能性较低,优先级不高。
众人与李彬之间的距离更远了。
他哆嗦着嘴唇,想为自己辩解,却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只能惶恐地咕哝着“我不是”“我没有”之类的话。
“不用紧张,刚才我只是按照你的逻辑演绎了一下你成为最大嫌疑人的可能。但这种漏洞百出的推理不是我的风格。”
事实上,如果李彬不是演技咖、故意示弱的话,他身上的嫌疑反而更小了。若他是真凶,本该有多个角度驳斥秦闻的推论,为自己脱罪。
秦闻观察着所有人的表情,“在我看来,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嫌疑人。”
44
第44章
◎第一轮嫌疑人的排除◎
“秦老师,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我刚才听你的分析,感觉挺有道理的,知道得最多的就是很可疑!但你为什么不针对最大嫌疑人李彬进行深入调查,反过来怀疑每个人?”
有人忍不住问。
找到嫌疑人然后进行深挖,这才是正经推理吧?
可秦闻的做法,就像往前走了一步,又主动后退了无数步,回到了案件的起点。
“因为概念化的分析似是而非,它就像一个套路,往谁身上搬都行得通。这种分析法得出的最大嫌疑人不是真的嫌疑人,嵌套进客观事实中就会发现,很多细节对不上。”
秦闻举了个例子。
他之前说:这可能是李彬控制住关鹏后,用他的手机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但从时间线和尸体状态来讲,这个推论都有很多疑点。
其一:采风团众人收到群发短信的时间在九点半左右。这个时间点,商业街有店员看到过关鹏。那时候他一个人坐在一家奶茶店里玩手机(这是大家出去找人之后得出的时间线)。
这时候与李彬互发消息的应该是关鹏本人吧?那自导自演就不成立了。
其二:尸体上没有束缚伤,李彬是怎么控制的?
……
关于案情的进度,秦闻并不是往前走了一步后退回原点,他一直都在原点,且蓄势待发。
听到秦闻主动为自己洗清嫌疑,李彬的表情先是恍然:对哦,这种分析是有问题的!
随后变成了茫然无措:如果秦闻真的是他想象中的杀人狂魔,为什么还要帮自己脱罪?可不是秦闻,又该是谁?
秦闻瞥了李彬一眼,继续扫视全场,他希望用【尸体状态】和【时间线】这些关键词勾起某些人的表情变化。
在场众人神色各异,但很遗憾,秦闻没有看出明显异样。
好吧,想用这种方法将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诈出来,还是有些天真了。
秦闻收回视线,决定按照流程来:他需要对时间线进行重新梳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询。
原本滞留在各楼层的客人,在值守在各个楼梯口的酒店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被有序疏散到了大堂中。
这回,没有人再质疑秦闻的调查主导权,包括李彬。
秦闻也拿到了酒店工作人员及住客的名单。除了他们采风团外,滞留酒店的住客只有十八人。
当然,也有普通住客提出了疑问,“这件事跟我们这些普通住客没有关系吧?你们说的那什么【群发短信】,我们没有收到。问题应该出在你们采风团和酒店工作人员内部。”
其他住客接连点头:对!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只是局外人,不想当嫌疑人!
秦闻平静道:“【群发消息】和【关鹏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