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110  被太子强取豪夺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少年英姿。”

    “夫人说的这件事臣是知道的,宁国公的这位女婿出身不凡, 据说与燕国皇室有些渊源,臣是见过这人的, 的确有些才气, 行为举止不卑不亢, 也难怪宁国公会看中他做自己的女婿。”

    “与燕国皇室有些渊源吗?”

    刘瑜捻着胡须, 沉思着, 在考虑是否可以利用这一层关系。

    “陛下将燕国贵族迁到京都附近, 本就是为了控制这些燕国遗民, 陛下连燕国皇子都能赦免, 这一点渊源恐怕做不了什么。”

    王蒙皱着眉头直接将刘瑜未出口的谋划夭折于脑子里了, 当日王蒙就不同意留下燕国皇室嫡系一脉, 但刘瑜为了拉拢人心,还是没有处死燕国皇族。

    刘瑜仁善的声名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这百年动乱来,王朝更替频繁,屠杀前朝王室更是平常,几乎成为一种惯例。

    刘瑜虽然灭了燕赵两国,却没有对燕赵皇室赶尽杀绝,不仅不杀他们,还让他们继续能够锦衣玉食,只不过他们需要从自己的国都迁到洛阳来。

    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刘瑜毕竟这样做了,他希望能够开一个好头,不会让这互相屠杀仇恨继续传下去。

    刘瑜希望今日他善待这些亡国贵族皇室,他日自己国灭的时候,子孙后代也能够得以保全。

    刘瑜从未想过自己的王朝能够千代万代流传下去,在这百年来,他从未见过不灭的王朝,他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魏国能够更为长久一些,在自己治下,百姓能够有一段和乐安宁的日子。

    王蒙则从不认为刘瑜的这种行为会得到这些亡国贵族的感恩,他太清楚,这些遗民的想法了。

    在百年的相互屠杀的仇恨中,想要有个仁善的结局太难了,王蒙甚至觉得刘瑜的很多做法不过是宋文公罢了。

    可王蒙还是会愿意跟着刘瑜,或许是因为他这份天真吧,真的以为自己的仁善可以感动别人,真的以为凭一己之力可以改变这个昏聩的世道。

    “湖阳公主的驸马不是被汝阳侯杀了吗?”

    邵玖淡淡一笑,并没有继续往下说下去,剩下的也不需要她再说了,刘瑜和王蒙已经能够明白邵玖是什么意思了。

    “可这未免太毒了吧?”

    刘瑜反应过来,发出了反对的声音,甚至有些难以置信,这么恶毒的计谋会是邵玖想出来的。

    可邵玖只是一脸无辜,她可是什么都没说,无论刘瑜联想到什么都和她没什么关系。

    “这确实是个好计策,即使宁国公知道我们是故意的,也没办法,要么他就忍了这口气,要么就是蔑视皇权了,以宁国公的性子,是不可能忍下这口气的。”

    邵玖从书架上拿下一卷书来,倚靠着书架,接下来的事情她就不便参与了,她还是更乐意站在岸上看戏。

    “湖阳公主是朕的妹妹,也的确该为她选一位合适的驸马了。”

    刘瑜的这句话相当于是同意了这个计策,刘瑜和王蒙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算计的意味,又一同看向了书架旁的邵玖。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弱柳扶风的女子会想出那么毒辣的计谋。

    幸而,邵玖不是他们的对手。

    邵玖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放在权谋争斗上,她依然在忙着整理手头的典籍。

    当日沈旭初一月默写的典籍数量是相当有限的,虽然在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100-110(第3/15页)

    程度上弥补了兰台藏书的缺憾,却还远远不够。

    至少在邵玖看来,如今兰台的藏书仍旧是不足的,作为国家的藏书机构,其中的藏书甚至赶不上一个世家大族的藏书数目。

    邵玖曾向刘瑜建议,希望刘瑜能够在全天下收集藏书,凡是前朝典籍能献于朝廷者,必有重赏,并且还要派出书吏,到各个藏书的世家去抄书,尽量增添兰台的藏书量。

    刘瑜听从了邵玖的建议,也取得了成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从全国各地献到朝廷的藏书数不胜数。

    可这些藏书有真有假,有脱漏衍误,还有一些假借先贤造的伪书,这些献上来浩如烟海的书籍,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甄别的。

    邵玖从典学和太学中挑选了大量的女史和太学学生来做这件事,这样的工作注定是枯燥而繁重的,但这正是邵玖的乐趣所在。

    对于北朝的文化建设,邵玖有着太多的想法,而与勋贵豪强的权谋争斗只是她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

    元后是个极为聪慧的人,她虽然没有系统学过管家之道,但经过邵玖一段时间的点拨调教,再加上邵玖特意挑选女史的帮助,元后对于宫务已经开始驾轻就熟了。

    典学的事务在典学规章建立完全之后,也就不需要邵玖再花费太多心思了,再加上有徐淑妃时刻盯着,邵玖也乐得将典学交到徐淑妃手中,她只是偶尔过问。

    刘瑜曾无数次庆幸他将邵玖留下来了,邵玖的才华永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她本该是宰辅之才的。

    “累了吧,我带你出去走走。”

    刘瑜从背后将邵玖圈住,邵玖正拿着笔在点校一本民间献上来的一本何平叔的注疏。

    “陛下怎么来了?”

    邵玖的确看得眼睛疼,民间献上的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字迹早已模糊,辨识不清,有时邵玖也只能依照儿时记忆暂时补全。

    “你也不必赶在这一时半会,身子本来就弱,要是累倒了,”刘瑜本想说,我会心疼的,可话临到嘴边,又变成了“这整理藏书的事可就没人可托付了。”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