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90  我死遁后他疯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死遁后他疯了》 80-90(第1/16页)

    第81章

    “夜夜守在娘子身边”……

    次日,萧无衍在府中用过午膳后才走。

    他这般从容,显然对收服先锋营营众之事胸有成竹,姜幼安便也没什么好担忧,欢欢喜喜地送他出门。

    萧无衍私以为这份欢喜应是娘子对他升任骑尉而开心。

    只是近来他心底贪念愈发重了,除了欢喜开心,他还想在娘子身上找到一丝眷恋或不舍。

    他目光灼灼。

    即便与旁人话别寒暄,那双黑眸几乎也一直黏在顾幺幺身上。

    姜幼安早就看出他的意

    图,忍俊不禁,却故意逗萧伍,装作什么都没发现的模样继续“稳重”送人。

    直到他要上马,灼灼目光渐渐变得黯然,姜幼安才止了玩心,在众人瞩目下忽然抱住他的腰,依依不舍道:“夫君旬休的时候,我会让表兄送我去塞河。”

    萧无衍黑眸刷一下就亮了,立刻回抱住顾幺幺。

    不过知晓娘子心中有他,他已知足,并不想让娘子舟车劳顿,遂道:“先锋营要日日操练,我调去做骑尉恐怕要有段日子不能离营,娘子,你且安心看顾医馆,待我在塞河安顿好便回来接你。”

    姜幼安闻言微默一瞬,点头应了:“嗯。”

    她不想让萧伍担心,但腿长在她自己身上,若甘县诸事办妥之后萧伍还没回来,她自会去塞河找人。

    ……

    天气炎热,送萧伍离开之后姜幼安便回了书房,锦月贴身跟着伺候,锦盘则快她们一步奔去厨房后头存冰的地窖,从里头取了两大块冰送了过来。

    屋里的冰鉴很快冒出丝丝凉气。

    锦月仔细照顾着自家殿下,贴心地为她擦去面颊细汗。

    没一会儿,高二和齐荣便找了过来,在廊外敲响书房门求见。

    姜幼安料想他们是为先前在橘田县调查萧伍之事而来。

    其实月初那会儿,齐荣刚跟锦月三娘来甘州那日就已悄悄向她禀报过此事。

    他和高二两人在橘田县潜藏数月,甚至真在当地开了间医馆,但对于萧伍,他们所查到的消息却并不多,只知萧伍乃是当年镇远军攻下定州之后才迁去橘田居住。

    不过查到这点也已足够,这已经能证明萧伍对她的确有所隐瞒。

    “进来吧。”

    敛敛神,姜幼安扬声传二人。

    果然,二人今日来此正是向姜幼安请命:“姑娘,姑爷的事可还要继续查?”

    姜幼安轻轻摇头,果断道:“不必,此事到此为止。”

    人都有秘密,决定跟萧伍成亲之时她便知道他不会像陈宗那样容易掌控,当初之所以让高二和齐荣去查,是因为二人刚刚成亲她还不够了解萧伍,防人之心不可无。

    可今时不同往日,她早已知晓萧伍心志,一个为甘州百姓而不顾自己生死的大燕将士,当然值得一份信任。

    高二与齐荣亦有此感。

    他们在橘田县虽然没查清楚姑爷身世,但当地百姓只要知晓他们与姑爷的关系便会对他们百般照顾,这足以证明姑爷过往多年的为人。

    当然,更要紧的是他们在定州发现有人在暗中探查太子殿下的消息,是以如今与调查姑爷相比,他们更想跟在殿下身边护卫殿下和未来小皇孙的安全。

    另一厢,书案后的姜幼安也在思索此事。

    云州突发战事,九县一镇各地边界皆有重兵把守封锁,这才挡了那些想进云州城查探她踪迹之人,让她得以喘息跑来甘州。

    可那躲在暗处之人若在云州寻不到她的踪迹,恐怕很快就会查到甘州来。

    姜幼安相信,她女儿家的模样能够迷惑那些人的眼睛一段时日。

    然而夜长梦多,她若想自己和跟在她身边的这些人真正获得平安,唯有尽快恢复太子身份回长安才是。

    “高二,若派你去塞河买栋宅院,你需要几日功夫?”

    问罢,姜幼安想了想又补充道:“不开医馆,不必太大,像我们曾在青禾镇住的院子大小便可,周围最好没有太多邻居,若是可以,也可将附近的院子都暗中买下来。”

    高二瞬间明白殿下这是在为今后撤离做准备,谨慎思考过后回道:“回姑娘,三日,至少要三日。”

    姜幼安凤眸微凛:“好,那便给你三日,下月十六你出发去塞河镇,买下宅院后再去镇远军向萧伍传信,将此事告诉他。”

    高二闻言默默算了算,初六出发,初七一早便能到塞河,若顺利在三日内买好宅院,那么他去军中向姑爷传讯时便恰好是姑爷在先锋营的第二个旬休日,想来彼时姑爷在先锋营应当也站稳脚跟了。

    思及此,他顿时拱手领命:“是,姑娘,小的定将此事办妥。”

    *

    转眼就是七月十六,药堂终于修缮好,不日便可开门看诊,高二也背着小包袱出发去了塞河。

    与此同时,甘州府衙又颁布一条新政令——

    甘州十月便入冬,镇远军十几万将士也需要新的御寒棉衣,月前府衙已从各州城采买来足量的棉花和棉布,但要在两个月内缝制三十万棉衣,仅靠如今在各县镇做事的几十位绣娘远远不够,因此府衙决定从民间聘请大量绣娘做工缝衣。

    做工期间,甘州各县镇的衙门会为绣娘提供食宿,待将三十万棉衣全都缝好,府衙也会按每人做的衣裳件数发放工钱以及相应分量的棉花和布料。

    姜幼安用午膳时得知此事,心情大为愉悦,一时没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