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第十四章  家父宋仁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14、第十四章(第1/3页)

    紫宸殿。

    每逢朔望之日,皇帝生日,接见外邦使节,紫宸殿就会举行朝会。

    相比起能够容纳数千人,但只在年节时才会启用,让在京官员向官家齐贺新春的大庆殿朝会,紫宸殿朝会更符合大事开小会的华夏决策智慧,实为大宋朝目前的政治中心、权力心脏。

    今日正值望日,紫宸殿朝会如期举行,而在满堂的朱紫色中,有个淡黄色的小身影被衬得尤为突出。

    凡此身影行经之处,一众朝堂大佬纷纷避之不及,让本就秩序不太井然的紫宸殿变得更加纷乱。

    原因无它,因为造成纷乱之人的身高不够,脑袋上的戴着的长翅帽又太长。

    若是触碰到,少不得一个帽歪发散的结局。

    更为重要的是,其人身后还跟着四个小太监,抬着一张相当宽大的座椅。

    那些原本在半闭着眼睛养精神,想着待会该怎么喷宰执的台谏官得见此情此景,立刻就激动了。

    须知他们的升迁路可是架在别人肩膀上,这紫宸殿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品质十分良好的踏脚石。

    不管有没有作用,踩上一脚总是不会错的。

    而且这扰乱紫宸殿朝会秩序,也着实令他们十分恼火。

    冬日夜长天寒,好不容易从暖和的被窝爬起来上朝,想着借排班这会儿好好眯会,结果还被不开眼的给扰了,这还能忍?

    必须参他,狠狠参他!

    参得他身败名裂,参得他丢官罢职,好学会什么叫朝廷威仪不可侵犯。

    但当个头最高的御史探头往骚乱处看了一眼后,立时变得安静如鸡。

    天爷诶,看服制年岁,那人分明是豫王,参个屁!

    除非他们得了失心疯,想和红袍紫袍过不去。

    总之就在这种嘈杂又静默的诡异气氛中,赵昕用双手护住帽子艰难地穿过人群。

    在见到晏殊后如释重负般长舒了一口气,指挥着身后的小太监道:“把椅子放在晏相公身后吧。”

    晏殊见到赵昕也是难掩惊诧,道:“大王怎么也来朝会了?”

    他方才也在好奇是何人敢在,能在朝会上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但身为宰执,泰山崩于前面色不改是基本心理素质,也是基本要求,所以也就按下好奇,等着答案揭晓。

    可万万没想到,答案居然是这样的。

    豫王怎么上朝了?豫王怎么能上朝呢?!

    退一万步说,即便官家要让豫王上朝,怎么事前也不同他们这几位宰执商量一二~?

    赵昕装作没有看出他脸上的惊讶,像个普通的早熟孩子一样说道:“是爹爹让我来上朝的啊。大冷天真是怪磨人的,早知道就不来了。”

    晏殊没有接话,作为宰执,他敏锐嗅到了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

    本朝皇子唯视膳问安而已,即便是太子,那也只是大庆殿朝会上带领百官向皇帝祝贺的吉祥物。

    豫王再聪慧,如今也才六岁,是个当吉祥物都有些勉强的年纪。更甭说紫宸殿上不缺少他这个吉祥物。

    经过一通分析排除,晏殊得到了一个令他惊讶万分的结论:“官家这是让豫王学习朝政来了。”

    可这不是闹么,豫王才多大点年岁啊,现下比起旁听学习朝政,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先圣之言,知道国家是怎么基础运转,历朝历代是怎么兴灭接替的。

    不然地基都打不牢靠,又谈何架屋?

    但他保持了缄默。

    因为大宋朝虽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绝非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君权是要强过相权的。

    只有皇帝愿意为做到某事付出多大代价,没有皇帝做不到的事。

    晏殊少年神童,宦海沉浮多年,如今又是天子心腹,很明白现在坐在龙椅上的官家是多么优柔寡断,能让他不经宰执做出这种决定是多么不容易。

    因为做出决定十分不容易,所以也绝没有更易的可能性。

    赵昕同他说完话后也没有多待,而是迈着小短腿蹬蹬蹬跑到了前头,对着一脸淡定的吕夷简行礼道:“见过吕相公。”

    不管赵昕内心对这些大宋朝的文官观感如何,面上的尊重礼遇还是要做好的。

    毕竟这些个家伙虽然大部分都是他看不上眼的废物,但手里的权力都是实打实的。

    事缓则圆,软刀子割肉方为上策。

    吕夷简眉毛微动,语气平和道:“臣也见过二大王。”顿了顿然后又说道,“臣听说二大王最近已经开始读书了?”

    “是啊。”面对这位目前全身心只想着平稳退休的两朝元老,赵昕回答得相当痛快。

    吕夷简却忽地语气转为严肃:“大王既已读书,就更该知礼,不可为了自己轻松在紫宸殿上设椅。

    “而且朝事干系重大,往往朝堂一言,便涉及无数人身家性命。

    官家爱护大王,对大王寄予厚望,方才让大王来参加朝会,大王切不可因年幼而生懈怠忽视之心,也不可畏难不前。”

    这是听到了赵昕当才和晏殊的对话,来提醒赵昕了。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君臣有别,理论上能在这紫宸殿上坐着的,只有官家一人。

    宰执位再尊崇,也不过是在垂拱殿君臣私下奏对时有一张椅子坐。

    那些个御史言官如今或是没有反应过来,或是碍于官家现如今只有二大王这一个儿子不敢言明。

    可万一要是官家将来又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