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她只怕瑞初因康熙的疼爱而对自己的想法产生负罪感,认为自己愧对康熙的疼爱,愧对大清的江山,愧对爱新觉罗氏——康熙、大清与爱新觉罗氏,只要他在位一天,便是被捆绑成一体的。

    三者一体,康熙对瑞初的疼爱,就很容易变成困住瑞初的枷锁,瑞初自幼过高的道德标准和心中的仁善,则让她更容易生出负罪感,

    敏若思索着,缓缓道:“这世道延续的年头久了,世界局势千变万化,九州大地若不求变,还永远困在当下,闭眼不看向前走的远邦近邻们,终有一日,□□上国也会变成怀抱重金却无力保护的稚儿,届时……”她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后果之惨烈,非当下可以预料。所以求变是必要的,没有你……也会有后人。”

    只是今日主动求变,与他日被动求变,其中差别辛酸,不是轻飘飘几句话便能说尽的。

    瑞初凝视着她,清凌凌的眸子里似有很轻的无奈。瑞初握住敏若的手,轻声道:“额娘,相信我,我既做下决定,便永不会退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3页)

    她没想过掌控皇权吗?想过。可去岁下江南,沿途缓行,她几次便装细访民情,看着官员跋扈百姓疾苦,看着贪官污吏欺下媚上,看着满族高官在地方上嚣张不可一世,看着农工为牛马、商为猪羊,唯士人念着“书中自有黄金屋”清高不可一世。

    她便知道,若这世道不变,掌控了再高的权利,哪怕天下人跪伏在她脚下听她指派吩咐,也是无济于事的。

    因为这种“高高在上”,本来就是一种罪。

    至高无上、不受监察控制的权利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威胁。

    皇帝受命于天,皇权至高无上,而权利的刀剑,只对准最无力反抗、最饱受压迫的百姓。

    因为稍有余力的更高阶级之人,大部分都会想方设法地将自己受到的压迫向下倾泻。

    她唯有前进,没有其他选择。

    她可以□□新觉罗家的千古罪人,但她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想法是错。既然不认为自己是错,又怎会因此产生负罪感?

    瑞初轻轻握住了敏若的手,想了一会,问她:“如果女儿并不聪慧,也并不贴心,不能为您分忧,不能为您解难,您还会如此疼爱女儿吗?”

    “从你和你哥哥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对你们的爱便已成定论。”敏若温柔而坚定地道:“我要疼爱你们、呵护你们,要教你们仰俯无愧、心存仁善,你们两个就是我的责任。只要你们两个没长成欺压良善恃强凌弱之人,无论发生任何事,额娘都不会对你们失望的。”

    瑞初便笑了,她搂住敏若的腰,将头贴在敏若的肩上蹭了蹭,不是清清冷冷如高山冰雪的模样,眼光流转,带着几分清澈干净的美好,她道:“女儿已有了最好的额娘了。”

    明白了她的意思,敏若摸了摸她的头,心里一松,没再多言。

    谢选确实是有本事,南方的风水也确实养人。三月里收到照常来的家信,信里便写法喀的身子已经大有好转。

    敏若见了,心里一松——信中虽然写的隐晦,但凭对法喀和谢选的了解,她还是能分析出其中深层次的意思。

    大有好转,即已大致痊愈。

    也是,法喀的身体底子本来就好,这一年多里养得精心,好转得快也是理所应当的。

    如今正在斟酌药方、尽全力更加精心治疗,争取减少可能会留下的暗伤隐患。意思就是再治个一两年,保证不留什么后遗症,保养好了赤手空拳打牛犊子还是没问题。

    宫里日子混多了,尤其谢选与她相熟,那套明显不是法喀写得出来的话术敏若可太熟悉不过了。

    见她读信读着读着便有几分笑意,兰杜心里也一松,笑着问:“南边莫不是有了什么喜事不成?”

    “法喀的身子有好转了。”敏若并不吝惜对外表现出来,一天到晚盯着信纸哭丧,让外面人以为法喀不好了,才容易有麻烦事呢。

    就让他们知道法喀的身子有所好转,当年关于法喀伤势的小道消息在外头添油加醋流传得太狠,连算半个知情人(指有康熙直接汇报,自认对法喀伤势十分了解)的康熙都一度怕法喀不好了,何况打听的全是小道消息的那一批?就算再借给他们俩胆,对法喀的身体的好转程度,他们也猜不破天去。

    完全不用担心暴露法喀身体的真实情况。

    敏若大手一挥,永寿宫里人人得了金锞子,宫里各处来送零碎东西的宫人也都得了赏赐,再加上宫外施粥米、散春季祛邪扶正的药包,果毅公身体有所好转的消息很快在京中流传起来。

    康熙听说时已有些迟了,想起法喀信中所言,他轻笑一声,“难得见贵妃如此行事。”

    敏若一向怕麻烦,在后宫中处事素来低调,这不时不节、没个特殊缘故就忽然赏人,又如此大手笔地在宫外行善事,一看就是为了法喀。

    “那年的事,着实是吓住她了。”康熙先吩咐新进杭罗到了先送去永寿宫与贵妃挑选,又交代梁九功往要送去南边给法喀家的赏赐中再多添些药材补品,“问问太医,要预备正是他这个症候能用上、在南边又不好寻找的。南地水土虽好,却有一点不及京中,就是有些珍稀药材难寻,朕虽嘱咐他有需要只管开口,恐怕他也不肯为此事麻烦朕。”

    说到这,康熙长叹一声,深感自己与法喀实在是君臣相得的一代典范!

    日后他们这段君臣佳话若不能被镌刻史册之上,都对不起他对法喀的拳拳重视疼惜与法喀对他的浓浓崇敬忠心!

    “再派窦春庭随车队南下去给法喀瞧瞧,谢选虽然医术也不错,到底年轻。法喀的身子早些好,朕还想调他回京来,总在外面算什么事!”康熙安排道。

    梁九功应了“嗻”,笑盈盈地道:“毓贵主子肯定也盼着果毅公早些养好身子回来呢。”

    康熙叹道:“他们姊弟自幼相依,感情格外深厚。可惜法喀两个儿子都生得晚,不然朕如今也不必为了瑞初的婚事发愁。”

    涉及公主的婚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