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年?

    公主如今如此嚣张,全仰赖万岁偏爱!待……之时,看七公主还能如此嚣张?!

    ——以上,深受固伦成翼公主之害者联盟·京城总部成员为自己挽尊之想法。

    康熙明目张胆的偏爱,多年积攒下来的习惯,朝中大臣们逐渐学会了对瑞初的所有看似不合礼教的行为,如鞭笞红带子、纨绔子;如经营工厂专招女工;未嫁女独身南下;偶尔在宫外的公主府留宿过夜等等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当他们瞎了看不见吧,君臣和乐不好吗?没事何必去拽老虎嘴边的毛。

    何况七公主的公主府是皇上亲命修建、府内一应服侍人等也是皇上命令配齐、甚至早早按照皇子等级将皇子开府应有的庄园田产都拨给了七公主,这不也算是一种无言的纵容吗?

    某些人自认将帝心揣摩清楚,更不敢轻易捋老虎须子,干脆便当看不见瑞初做什么。

    他们揣摩的也确实是有几分道理的。

    因为他们找康熙告瑞初的状,只会让康熙更烦他们。而若想借着攻讦瑞初踩永寿宫甚至果毅公府一脉一脚,那他们也应该思考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第2/3页)

    ,在踩了永寿宫的同时,他们是否也狠狠踩了将瑞初宣扬成上天赐给他的福瑞的康熙一脚。

    对瑞初的偏爱,无论最初来的是否纯粹,但多年下来,也已经成为了康熙的习惯。

    敏若打算着要如何与康熙坦白、然后如何让康熙接受,只觉两眼一黑。

    又是件大工程。

    安儿的事刚完,瑞初又来了,她的出场费谁给结一下?儿女都是债啊!

    康熙如今对瑞初婚事的打算,还停留在他自个闷在乾清宫里给他闺女“选妃”的阶段,若让康熙知道瑞初连要领进家门的猪都内定好了,不知得有多大的反应。

    敏若抬手按了按眉心,轻叹一口气。瑞初知道她头疼什么,笑道:“额娘莫要担心,交给女儿便是了。”

    敏若示意她说说,瑞初道:“虞云的身份已是最合适的了。出身寒微却又并非全然没有背景,自己有本事,不愁上进。虽是民人身份,可他是在舅舅家长大的,又不一样。便是没有我,再过几年,倘若他上进些,有些成就,汗阿玛也会在宗室中选宗女与他赐婚。”

    这就是传说中纯粹的为了政治因素点鸳鸯谱。

    敏若道:“可要嫁给他的是你啊。”

    “是我,就更好了。”瑞初似乎淡笑了一下,然后正经起来,道:“我的性子霸道,汗阿玛心里也清楚。若是配一个勋贵门第,众人眼中的‘如意郎’,我也未必能过得舒心。”

    言外之意是,如果盼着她过得舒心,康熙也会倾向于给她找一个有才干但家世不显、不傲气好相与的额驸。

    康熙本人也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这样看来,虞云确实算是个不二人选。

    敏若道:“你心里有数便好。”

    要谈的是将会影响到一辈子的合作案,瑞初看起来仍是云淡风轻的。

    她将这门婚事定义为人生中的一个必要节点,她需要走过这个节点,奔向她心中的远方。而这段婚姻是否幸福,她与未来的额驸是否两心相印,能够白头偕老,这些并不在瑞初的考虑范围当中。

    如果说婚姻是一门考试,她只需要做完卷子,即拥有婚姻,连及格分都不需要拿到,对附加题的分数便更是无意。

    从感情上讲,敏若知道这对虞云来说并不公平。但活在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背景之下,敏若非常深刻地清楚一个道理,即作为女人,永远不要去心疼、同情男人。

    因为男人们时刻拥有着多于女人数倍的退路。

    即便是瑞初和虞云这种在当下世俗观念下万分悬殊的身份之差,瑞初也比虞云更经不起闪失。

    虞云在婚后,如果寻求感情不顺,他可以纳妾,可以再觅新欢,可以在别处寻找慰藉,只要不和离,他随时享有与公主并肩的一切尊荣。

    而瑞初,她是这桩婚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又是最输不得的那一方。

    瑞初没有退路,或者说她在心里便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从做下决定的那一天开始,她便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婚姻是她要打的最持久的一场仗之一,她必须赢得彻彻底底。

    她的额驸可以与她感情疏离,但必须绝对可靠,或者绝对愚蠢。

    敏若凝视着女儿的眉眼,半晌,在她眉心轻轻落下一吻,“无论何时,你与哥哥,都是额娘在这世上最爱的人。”

    瑞初环住她的腰,如幼时一样将头贴在她腰腹间,带着冷面下极为隐蔽的眷恋轻轻蹭了蹭,低声道:“有您和哥哥在,无论遇到任何事,我也永远都不怕。”

    再坐起来时,她又是一贯平静清冷的模样。敏若怜爱地摩挲女儿的鬓发,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去吧。你五姐早等着你呢,你从南边给她挖了这么多人回来,她可答应给你什么谢礼了?”

    瑞初道:“央我再资助些银钱,让我有投资修建大清第一座女子书院的资格算不算谢礼?”

    她言语间带着淡笑,敏若无奈摇头,摆摆手道:“去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切都很顺利,九月,蓁蓁来请敏若给书院提了八个字的校训,书院名为“微光”,敏若取的,康熙御笔钦赐匾额。

    蓁蓁在书案边为敏若研墨,看着她挥笔落墨一蹴而就。

    志洁行芳,志美行厉。

    蓁蓁道:“我本想定自强不息,瑞初说那便太招眼了些,于是只定了这八个字。不过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将那四个字也加进校训当中。”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