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奇迹快餐店[美食]》 130-140(第1/16页)
第131章
陶晓军已练就了单脚站立的本事, 每一位顾客,他的第一句都是:“早上好。”
“早上好老板,两个鲜肉包,一个豆腐粉条包,一个油条麻糍。”
“早上好。”
“老板早上好,七个鲜肉包,五个豆腐粉条包,五盒炒米线,七个油条麻糍。”
“按份数装, 还是给你装一起?”
奇迹快餐店大堂,刘敏秀朱春华钱一花抓紧时间包包子。里面厨房,李杰将检查了两遍,确认一根残余的毛都没有的猪蹄焯水,朱莉抓卤料包。
“你也调一个同样体量的卤料包。”
李杰愣了愣:“……好。”他还只复习了一遍。
直播间人数三十多万,吴承凤要不是想放大看看卤料包的配方,才不会多给他制造一个观众数量。但放大也看不清楚,因为人家这一步就是背对着的。
“烦死了,不给人看放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她今天要去各门店视察,肚里已经酝酿了一堆火气。
朱莉教李杰片鱼片的技巧,由于戴了口罩,画面又是无声的,直播间内只看到朱莉熟练的不间断的一片片片下来的画面。
朱莉今天要做酸菜鱼吗?
你没看文字嘛,介绍里写了番茄鱼。
片鱼不学也没事儿,火锅料店就有得卖的, 不过我还得去买番茄。
烧烤里最爱点面筋了, 孜然面筋也喜欢。
没吃过番茄鱼,朱莉我来啦!
番茄炒出沙质感,小块的也要留,再加一包纯浓缩番茄酱,番茄味更浓。裹了蛋清与淀粉浆的鱼片放入这锅浓郁的番茄汤里,盖上锅盖焖上三四分钟便可。
齐豫换下工作服,和朱莉打了声招呼便得走了。她和刘敏秀一起去,有一个名作家讲座,问过出版社,可以带人。
刘敏秀在齐豫的推荐下,空闲时间段读了很多书,从一个月读不完一本,到终于能读完一本,再到半个月读一本。读多了,便也有了自己写的想法。她很羡慕齐豫的文章能在杂志上登出。
朱春华也看书,但他并没有像刘敏秀一样有表达的欲望。
但作为鼓励,知道刘敏秀有自己写的想法后,量好尺寸给她买来了一张书桌,台灯,沙发椅都配备齐全。朱莉和弟弟妹妹又趁休息日陪老妈去配了老花眼镜。
“至少看起来那么回事儿了,挺像作家了。”朱春华瞧着。
在朱莉,和文雯文超的心里,妈妈想做什么就是什么,不用发表什么,已经是作家了。
过生活就是在创作。
店里一下少了两个人,钱一花暂替刘敏秀的工作,王琴钱丽芬本打算两人分一分,把齐豫的工作做了,但黄品莎的加入,两人工作的量基本没变。
“很长时间不见了一花,昨天听春华说你回来了,怎么不在家休息两天。”赵大妈点菜的时候问。
“昨晚睡一夜已经休息好了,今天一点不累,在家闲不住。”
“你比我身体好,我要是出门几天,回家一点都不想动。那你盛菜,小刘呢,今天怎么不见小刘?”
讲座名称钱一花记不住,家里说了好几遍她也听不懂,问儿子。
赵大妈一听,“挺好,活到老学到老,我也在老年大学报了课,一星期一节国画,老师都是美院退休的,很有经验,单大妈报的书法,我们每周三结伴去。”
朱春华第一次听说:“老年大学有什么要求吗婶?”
“啥要求都没有,交钱就行,一学期五百,一点不贵。啥课都有,国画油画素描书法写作,绣花织毛衣下围棋体操乒乓球,太多了。”
“写作也有?”
“有,也是请作家来教的,改天你让小刘去了解下。”
“有认字的吗?”
这把赵大妈难倒了,她从没关注过:“没听说,下次上课我去问问,问完给你电话。”
“嗐,不用等周三,打个电话给他们校办,吃完回去我给你们打,春华你真可以给你妈报一个。”
陈佳乐听着,阿姨和爷爷奶奶都这么积极地学习新知识,她的心情有些微好转,闷闷的胸口泄掉了一些气。 “奶奶,我要一份番茄鱼,孜然面筋,还有一片卤豆干,谢谢奶奶。”
好朋友心情不好,盛雨晴也不太吃得下,“我也要一份番茄鱼奶奶,还有孜然面筋,酸辣土豆丝。”
她不知道怎么安慰陈佳乐,她们俩一人考上一人没考上,这事儿本来就很尴尬,现在能做的只有陪伴,别让乐乐的思维陷入死胡同里。
酸酸的番茄汤开胃,而且很轻薄,多喝也没有负担。鱼片也是番茄味,入口顺滑,陈佳乐没吃饭,先将这一碗鱼汤喝完了,喝的时候也在下决定:“我打算二战。”
不用多说,盛雨晴第一个支持:“今年能进面试,明年就能过,加油!我特别相信你。”
加了孜然和烧烤料的面筋不比烧烤摊的逊色,外面一圈干干焦焦的吃起来最香,关键还有洋葱和青红椒,没有炒断生,嚼起来是清甜,很好吃很下饭的一碟小菜。
这道菜把小酥肉拼里也好吃。
再大的事儿,好像从奇迹快餐店出来,都能汲取满满的能量,找到新的转机。
小糖糖由妈妈牵着进来,高高兴兴,蹦蹦跳跳,两根小辫子甩的如拨浪鼓。
不用上学太快乐啦!
班里上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