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她缓缓合上案卷,目光幽深。
“他果然在等。”她低声喃喃,“等我露出破绽,等我失势。”
沈清音站在她身后,轻声道:“陛下,周廷岳此举,已属谋反无疑。您若下令围剿,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铲除。”
么心缓缓点头:“是啊,他已无退路。”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夜色,心中一片清明。
“传我旨意。”她沉声道,“命林承安即刻率军围剿周廷岳残部,务必将其擒获。同时,调遣京中禁军,随时准备支援。”
沈清音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么心独自站在窗前,手中握着那枚玉佩,仿佛在寻求某种力量。
“母后,您若泉下有知,可会怪我太过狠心?”她低声呢喃。
无人回应,唯有风声呜咽。
她缓缓闭上眼,心中却已做出最终的决定。
这场风暴,她必须赢。
否则,她便不再是帝王,而只是一个失败的统治者。
夜色更深,皇宫陷入沉寂。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境,一场惊天的决战,正悄然逼近。
么心站在御书房的窗前,夜风微凉,吹动她一袭玄色龙袍。她望着宫墙外深不见底的夜色,心中却如潮水翻涌。
西境战报已至,林承安亲率禁军,成功围剿周廷岳残部,然周廷岳本人依旧下落不明。据前线传回的消息,周廷岳在最后关头带着亲信突围,去向成谜。
“他逃了。”么心低声呢喃,目光冷冽如刀。
沈清音站在她身后,轻声道:“陛下,周廷岳虽未擒获,但其势力已被彻底瓦解。西境已归朝廷掌控,叛军残余亦已四散,不足为惧。”
么心缓缓转身,目光幽深:“不足为惧?你可知,他若不死,便是一颗不定时的毒瘤,迟早会卷土重来。”
沈清音微微蹙眉,低声道:“陛下所言极是,但如今西境已稳,周廷岳若无兵权,便难成大事。他若逃入边陲荒地,恐怕连活命都难。”
么心冷笑一声:“他若真想活命,就不会逃,而是会找一个能让他东山再起的地方。”
沈清音顿了顿,低声道:“陛下怀疑……他已投靠外敌?”
么心缓缓点头,目光如炬:“大梁边境,北有突厥,西有吐蕃,南有南诏。周廷岳曾为镇西将军,对西境地形、兵力布防了如指掌。若他投靠吐蕃,便可为其提供关键情报,甚至引敌入境。”
沈清音心头一紧:“陛下之意,是吐蕃可能趁虚而入?”
么心缓缓坐下,声音低沉:“正是如此。周廷岳若真有此意,便说明他并未放弃复起之念。而他若真能引吐蕃入寇,那我大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边患。”
沈清音沉吟片刻,道:“陛下可有应对之策?”
么心目光微冷:“吐蕃若真有意入侵,便不会仓促行事。他们必会先试探我朝反应,再决定是否真正出兵。我已下令,命西境驻军加强戒备,并调遣京中精锐增援边境。”
沈清音点头:“属下已命人密切监视吐蕃使节动向,若有异动,必能第一时间察觉。”
么心微微颔首,随即又道:“此外,传我旨意,命兵部即刻拟定边防战备方案,务必在吐蕃未动之前,做好万全准备。”
沈清音应声而去。
么心独自坐在御书房内,望着案上那份尚未批复的奏折,思绪却早已飞向千里之外的边疆。
她知道,这场风暴远未结束。
周廷岳虽败,但并未彻底覆灭。他若真能引吐蕃入寇,那她便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好迎战的准备。
而她,已无暇犹豫。
翌日清晨,金銮殿再次召集重臣议事。
么心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冷峻:“昨日朕已下令加强边防,并调遣京中精锐增援西境。今日召诸位前来,是希望诸位能同心协力,共御外敌。”
群臣面面相觑,皆知此事非同小可。
兵部尚书颤声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协助朝廷稳固边防。”
么心微微颔首,随即下令:“即日起,设立边防专案,由兵部、户部、刑部三司联合查办,务必将边防战备事宜落实到位。”
众臣齐声应命。
待朝会散去,么心回到御书房,沈清音已候在殿中。
“陛下,吐蕃使节今日入宫,请求觐见。”她低声禀报。
么心微微一笑,目光幽深:“他们倒是来得快。”
沈清音皱眉:“陛下,吐蕃使节此番前来,恐怕另有目的。”
么心缓缓起身,走向窗前,目光深邃:“他们若真有意入侵,便不会明目张胆。他们此番前来,必是试探我朝态度。”
沈清音低声道:“陛下可要亲自接见?”
么心点头:“自然。我要让他们知道,我大梁并非软弱可欺之国。”
沈清音应声而去。
么心独自站在窗前,手中握着那枚玉佩,仿佛在寻求某种力量。
她缓缓闭上眼,心中却已做出最终的决定。
这场风暴,她必须赢。
否则,她便不再是帝王,而只是一个失败的统治者。
夜色更深,皇宫陷入沉寂。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境,一场惊天的决战,正悄然逼近。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