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0-150  [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即使姐妹俩有玉佩可以沟通,但通讯间隔整整两个月,玉佩又只有这么一组,打仗的时候是不能指望的。

    如今她们在各地据点的情报部,还是采用传统的飞天走地式通讯——天上飞鸽子,地上跑快马,因此王允替董卓追回了半天的时间差,足以让董卓逃过被姐妹和孙坚的南北包夹。

    “哎,我也知道,但和董卓接触时间也不断了,以他的性格,这次让他跑了,下次恐怕……”

    没有科技傍身的话,硬碰硬的代价,只会比这次更惨重。

    按照姐妹的计划,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他们在黄河渡口直接杀死董卓,全歼敌方的有生力量。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渡江的兵力必须在董卓之上——袁绍中途畏战而逃,白波军从河东郡赶来,存在时间和人数上的不确定性。

    所以次一级的选择是,让贾诩在朝廷运作,趁着董卓领兵在外,直接将小皇帝劫出皇宫,送往长安,引董卓往西,姐妹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杀死董卓。

    当然这个方案也是有风险的,如果董卓不去追小皇帝,她们就必须和董卓在黄河对峙,一直等到孙坚和白波军的增援。

    结果现实是,白波军来了五万,远比预想的人数要多,姐妹完全可以全歼敌军,但贾诩那边因为信息差,直接来了个大的。

    搬小皇帝一个董卓不一定去追,那搬走整个洛阳呢?

    都城都给你迁了,你跟不跟?

    果然,董卓立刻撇下姐妹的讨董联军,追着小皇帝往西去了。

    姐妹的目的勉强达到了,但贾诩自己却陷入了危险。

    “士邑迁都的命令,是什么时候下的?”董卓率领军队往西,于郭汜留在洛阳的旧部会和,这些士兵在洛阳城杀了一批贵族,携带了大量的财物,因此拖慢了脚步。

    马车外,变成奴隶的贵族们在鞭子的驱赶下,哭声此起彼伏。

    马车内虽然坐满了人,却是鸦雀无声。

    确实,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迁都是对董卓最好的决定。

    但问题是,士尚书这命令下得时间实在是蹊跷,当时董卓还没输呢!他怎么就知道要迁都?

    当然董卓是不可能在心里承认自己打输的。

    段宁、曹班,一个女人,一个不男不女的人,在董卓心里是连袁绍都不如的,他怎么会承认自己输给这样一支军队呢?

    “是在两日前下的命令。”郭汜的手下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董卓看了自己的谋士李儒一眼,什么也没说。

    当夜,一封密信急送至洛阳。

    皇宫里,一名西凉士兵向文臣们宣告相国的旨意:“诸位就留在洛阳,听从王尚书的调令,各司其职。”

    文臣们听完,脸色各异。

    董卓在出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40-150(第3/15页)

    之前,将朝政交给了士邑和王允两位尚书,如今士邑以三公的名义下令迁都,董相国却让王允留在洛阳。

    董卓是和王允离心了吗?

    还是说董卓其实也不信任士邑?

    北面泰山郡守曹班和南边的长沙太守孙坚打到洛阳了,他们打的都是讨董的名号,自己不跟着董卓去长安,焉知非福。

    风雨飘摇的时局下,他们这些手无寸铁之力的文人就如同水中浮萍一般啊。

    且不论朝臣们如何揣测,对于姐妹而言,她们讨董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曹班曾为自己来这个时代太早而感到遗憾——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那时,她以为自己只是这个时代的旁观者,能以未来的人姿态,居高临下看这个世界。

    然而乱世之下,谁能做真正的旁观者呢?

    要想不被漩涡卷走,她们只能让自己如参天巨木一般根蟠厚土,狂风才不能折断她们的枝丫,暴雨才无法撼动她们的根本。

    她们真的来早了吗?看看如今的天下大势吧!

    那些在未来可能对姐妹构成威胁的势力——

    袁绍刚刚返回冀州,准备和他的上司韩馥翻脸,曹操还在扬州募兵,孙坚在袁术的账下,企图通过讨董的功绩,谋得更进一步的地盘,他的两个儿子,都还在吴郡,刘备则更加了,现在连地盘也没有。

    所以姐妹选择刺董,她们要的是皇帝,有了皇帝和军队,占据长安,那就是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的霸业。

    大争之世,怎可放弃良机?

    她们不仅要刺董,她们还必须全歼董卓部队的有生力量!

    借助姐姐在凉、并二州的根基,以及妹妹在扶风格物院打下的基础,三辅一带只差长安一环,便可连成一线!

    姐妹会师后,重新分派兵力,为了追击董卓,同时确保贾诩的安全,两人商定分头行动。

    姐姐率大军追击董卓,拖住董卓会师李傕、董旻的脚步。

    妹妹率轻骑前往长安,迎接圣驾——

    骊山脚下连下了两场雨,春雨贵如油,却是对农户而言的,如今这里的农户要么逃命,要么被迫或主动加入到各方军队中,雨水一漫,田坎便成了泥泞的沼泽,小皇帝乘坐的黄金马车,滚过泥浆,泥水溅起来,脏了丝绸幕帘。

    天色渐暗,赶了几天几夜路,即使是护卫马车的宫廷侍卫,也有些困顿迷糊,马车内却传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