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90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落其中,随着滔天巨浪被打到岸边。

    它觉得有一点难过,此生怕是再也见不到主人。

    以后的许多许多的春夏秋冬,铜镜都静静躺在岸边,有时被秋叶淹没,有时被霜雪淹没,偶尔有野兽凑过来,用湿润的鼻子嗅嗅它,它觉得寂寞,突然就开了口:“你好呀。”

    受惊的野鹿快速转身逃离。

    后来铜镜又在那里待了很多很多年,直到一个写意的黄昏,远处传来驼铃的声响。

    一个胡商捡起了它,对着同伴大笑,说要将它带去长安,卖给那里的贵人。

    铜镜很期待,那胡商却粗鲁地把它扔进木箱里,骆驼在沙漠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它在木箱里晕得眼冒金星。

    实在是受不了了,大喊一声:“太晕啦!麻烦给我换个地儿!”

    胡商们受惊,以为遇到了妖怪,琢磨着要给它扔掉。

    铜镜道:“不要把我扔掉,我很值钱的,长安贵族一定会要我。”

    它被带到西市最大的捻金阁,肆主嫌弃道:“这镜子半点花纹都没有,哪个仕女会喜欢?不收不收,拿走拿走。”

    胡商只好把它带到转运潭,那儿平民也多,或许会有人要它。

    许多长安的女郎把它拿起来细细观望,觉得镜子照人清晰,却又嫌弃镜子后背磨损严重,还没有漂亮的宝相花纹,于是又把镜子放回去。

    又过了几日,一直到镜子自己都没有自信心了,一双温柔的手将它轻轻捧起,赞叹道:“这镜子照人好清楚啊,蒲桃我们买下吧。”

    温柔的两位主人此刻痛哭着跪在铜镜两侧,想伸手抓住铜镜,两人的泪水模糊了视野,只是徒劳的伸手,想把碎片拼起来。

    镜子闪烁起柔和的光芒,避免她们被碎片伤到手。

    似乎是在跟她们做最后的道别,它故作轻松道:“别难过,这样就很好,想当年我与主人偷渡玉门关”

    它还想说什么,却没办法再说话了,镜子周身柔和的光芒化作如同夜空中万千星辰般的光点,渐渐消散了。

    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阿盘带着大理寺少卿与衙役们匆匆赶了进来。

    段知微跟蒲桃拿出一块方巾,默默把铜镜包好,这镜子陪伴她们的时间是那么的少,却用这样惨烈的方式守护了她们。

    大理寺少卿李衡忙着跟袁慎己交涉,又差衙役把地上的阿依苏拖走。

    “还有个镜子”袁慎己去看那害得他迷住眼睛的方镜子,扭头一看,哪儿还有方镜的影子

    三月后,洛阳城。

    位于长夏门的南市市场繁荣,榆柳交萌,市内有三千余肆铺,一家平平无奇的古董铺子隐在其间,最是合适不过。

    “我从未见过那家铺子开门。”隔壁花肆的客人跟肆主聊天,捧着一盆牡丹摇摇头。

    方镜里的魔鬼正在挨老人的训斥:“若你找不到替身,那就永生永世被困在镜子里吧!”

    方镜里的魔鬼原来是来自扬州的丝绸商贩,在西市的古董铺子闲逛,见这方镜年代久远,定然价值千金,就将其买回了扬州。

    不料镜子突然出现个魔鬼,要求他必须杀满四个人,来获取永生。

    如果不从,那将永远噩梦缠身。

    商人没有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80-90(第7/16页)

    法,好不容易才完成了镜子的任务。

    镜子里的恶魔走了出来:“恭喜你,将我解救了出来。”而后狞笑着把满身鲜血的扬州商人推入了镜子中,扬长而去。

    好容易骗到一个回鹘商人,就差一点了。镜子愤愤地想。

    古董铺子的门又被推开。

    一个抱着牡丹花的洛阳姑娘好奇进来,四处晃荡了一圈。

    “尊贵的客人,有什么需要的吗?”

    隐在黑暗里的老人说。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花间夜色凉如水浓郁赤酱……

    夏天来得如此之快,长安变得炎热,卖冰块的

    商贩推着木车沿街叫卖,车轮碾过黄土地发出吱呀声响。

    段大娘推开食肆正堂的窗棂,热浪与雨水一起挤了进来,街边的槐树传进来淡淡清香。长安连续下了几日的雨,食客不多,只有卖伞的小贩胳膊里夹着各色花花绿绿的油纸伞在无人的街巷间吆喝。

    她望上一眼远处被烟雨笼罩的楼阁,叹了口气。

    最近下雨,生意本就不好,适逢七夕将近,许多老客都进店询问,去年那别致有趣的乞巧果子今年还做不做了。

    段大娘勉强笑一笑:“做,定然是要做的,您先订着,回头七夕来取便是。”

    待客人走后,她望一眼冷冷清清的厅堂,叹了口气。

    铜镜的事给大家伙儿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特别是被绑架的蒲桃,夜夜不敢睡觉,食肆几人轮流陪着,最后还是段知微和袁慎己驾着马车去蒲桃家中,将她年迈的祖母接了过来,这样蒲桃才稍微好了点。

    段知微这些日子也不太好过,她近来也时常精神恍惚,为着七夕,她试做了份糖糕,结果一吃,咸得发苦。

    因为晃神,因为再也没有一个碎嘴镜子在耳边念叨:“当年我随主人偷渡玉门关”,她将盐当作糖搁进了糕里头蒸。

    在本朝,盐和糖价格都奇高,段大娘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