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5、第 145 章  探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沈清音轻声道:“陛下,朝堂之上,忠奸难辨,臣能做的,只是将真相查出。”

    皇帝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你可知,朕为何要你彻查此案?”

    沈清音抬头:“请陛下明示。”

    皇帝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头飘落的雪:“朕,想看看你是否值得朕信任。”

    沈清音心中一震。

    皇帝回过头,目光如炬:“如今,你让朕看到了。”

    沈清音再次叩首:“臣,定不负陛下信任。”

    皇帝点头:“好。”

    他转身坐下,沉声道:“李慎,即刻下狱,抄家问斩。至于……裴元。”

    他顿了顿,语气复杂:“朕会亲自为他平反。”

    沈清音心头一松,缓缓起身:“臣,遵旨。”

    ***

    数日后,京城下了一场大雪。

    沈清音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皇宫,心中一片清明。

    她终于明白,这场棋局,她已经赢了一半。

    可她也清楚,真正的敌人,或许还未浮出水面。

    她转身,走入风雪之中,身影坚定如初。

    她知道,自己的路,还远未结束。

    而这,也只是开始。

    沈清音回到府中,已是深夜。

    她并未点灯,只站在窗前,任寒风扑面而来,吹得她衣袂翻飞。

    她手中紧握着镇北侯的回信,字字句句,仿佛烙在心头。

    “另有朝中重臣参与。”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李慎那封密信,裴元临死前的血书,还有王德海的暴毙。

    她终于明白,这背后牵扯的,不是一桩谋逆案,而是一场足以撼动整个大周根基的阴谋。

    她缓缓睁开眼,眸中寒光乍现。

    她不能再按部就班地查下去了。

    必须,快、准、狠。

    ***

    翌日清晨,沈清音便召集了府中所有暗卫,下令彻查兵部尚书李慎的所有行踪,尤其是他与吐蕃使团的往来记录。

    同时,她亲自前往大理寺,调取裴元生前所有审讯记录,并命令验尸官重新查验裴元的死因。

    大理寺卿战战兢兢地迎她入内,低声问道:“大人,裴元之死,陛下已定论,您再查……是否妥当?”

    沈清音淡淡一笑:“若陛下真信此事已了,又怎会允我继续查?”

    大理寺卿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

    沈清音翻开裴元的审讯记录,一页页翻阅,忽然,她的目光停在一页不起眼的纸张上。

    那是裴元被关押后的第三日,狱监记录的一句话:“裴元夜中低语,似在与人密谈。”

    她皱眉:“当时可有人在场?”

    狱卒答道:“无人,只有一名狱卒夜间巡更时,听到他低声说话,但未听清内容。”

    沈清音沉思片刻,随即下令:“将那名巡更的狱卒带来。”

    狱卒很快被带入大理寺,神色惶恐。

    沈清音盯着他,语气不疾不徐:“你说裴元夜中低语,可还记得他说了什么?”

    狱卒低头思索片刻,小心翼翼道:“回大人,小的只听清几个字……‘李慎……不可信……’”

    沈清音心头一震。

    她终于明白,裴元并非真正想死,而是……察觉到李慎已不可信,才选择以死明志。

    他用死,来换取真相的浮出水面。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低声问道:“你可曾将此事上报?”

    狱卒摇头:“小的当时以为是梦话,未曾在意。”

    沈清音点头,挥手让他退下。

    她缓缓起身,走向窗边,望着外头阴沉的天色,心中已有决断。

    ***

    三日后,兵部尚书府外,沈清音亲自带队,将府邸团团围住。

    李慎被从睡梦中惊醒,披衣而出,神色惊疑不定:“沈大人,这是何意?”

    沈清音目光冷冽,缓缓开口:“李尚书,陛下有旨,命我彻查太子裴元之死,涉及朝中重臣,烦请大人随我去大理寺走一遭。”

    李慎脸色瞬间苍白,却仍强作镇定:“沈大人,老夫乃兵部尚书,岂能随意带走?”

    沈清音冷笑一声:“李尚书,若无事,何惧查?若真无罪,自可堂堂正正去大理寺对质。”

    李慎嘴唇颤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他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暴露了。

    沈清音不再与他多言,一挥手,两名暗卫上前,将李慎押上马车。

    府中众人惊慌失措,却无人敢阻拦。

    ***

    大理寺内,审讯厅灯火通明。

    李慎被押入堂中,仍试图挣扎:“沈清音,你可有证据?若无实证,便是诬陷朝中重臣,你担得起这罪责吗?”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