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沈清音站在御书房外,夜风如刀,割得脸颊生疼。她望着天际残月,心中却如明镜般清明。周廷岳虽死,但他的布局并未随之烟消云散。他的党羽仍在,他的暗线依旧潜伏在朝堂与边疆之间。而最令她担忧的,是赵远昏迷前所言的那句话??“周廷岳真正的计划,不只是扳倒林承安……”
她知道,这盘棋局远未结束。
“大人。”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是她的贴身暗卫。
沈清音转身,淡淡道:“查得如何?”
暗卫低声禀报:“属下已查出,周廷岳生前曾在兵部秘密调阅过一份边疆布防图,涉及的不只是西境,还包括北疆与南岭。更可疑的是,他在半年前,曾秘密派遣一名心腹前往吐蕃,之后便再无音讯。”
沈清音眉心微蹙:“吐蕃那边可有动静?”
暗卫点头:“属下已派人潜入吐蕃边境,发现吐蕃王帐近日频繁调动兵力,似乎在筹备一场大战。”
沈清音沉默片刻,缓缓道:“周廷岳之死,恐怕只是他计划中的一环。他早已预料到自己会被揭发,所以才选择自尽,以保全幕后之人。”
暗卫脸色一变:“幕后之人?”
沈清音缓缓抬头,目光深远:“周廷岳背后,还有人。”
暗卫闻言,心中一震,却未敢多言。
沈清音沉吟片刻,道:“你立刻去通知林承安,让他加强西境防备。同时,我需要亲自前往北疆,查证那份布防图的去向。”
暗卫迟疑道:“大人,北疆局势复杂,若周廷岳真在那边布下杀局,恐有危险。”
沈清音淡然一笑:“我若不去,谁去?”
暗卫不再多言,拱手应命:“属下即刻安排。”
沈清音目送暗卫离去,转身望向宫墙外的夜色,心中已有决断。
翌日清晨,沈清音便向么心请命,欲前往北疆调查周廷岳遗留的布防图。
么心听闻后,神色凝重:“你此行,恐凶多吉少。”
沈清音拱手道:“陛下,若不查明真相,周廷岳的阴谋便无法彻底铲除。臣愿以性命为赌注,揭开这场风暴的真正源头。”
么心沉吟良久,终是点头:“好,朕准你前往北疆。但你须记住,无论发生何事,务必保全自身。”
沈清音郑重应下:“臣明白。”
三日后,沈清音率队离开京城,一路向北,直奔北疆。
北疆之地,地势险峻,气候严寒,常年风雪交加。沈清音一行人穿越崇山峻岭,终在七日后抵达北疆边城??雁门关。
雁门关守将乃周廷岳旧部,名为李慎,为人沉稳,极受将士爱戴。然而,沈清音一入关城,便察觉城中气氛异样,守军戒备森严,城门紧闭,仿佛早已预料到她的到来。
“大人,此人恐有异心。”随行暗卫低声提醒。
沈清音微微颔首,神色未变,只是淡淡道:“先见李慎。”
李慎在城中设宴,亲自迎接沈清音。席间,言语恭敬,态度谦和,但沈清音却从他眼中看出一丝警惕与不安。
“大人此来北疆,不知所为何事?”李慎试探性地问道。
沈清音端起茶盏,轻声道:“本官奉陛下之命,前来查证一份边疆布防图,据闻此图曾由周廷岳亲自调阅,而雁门关正是其存放之地。”
李慎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此事属下未曾听闻,还请大人见谅。”
沈清音不动声色:“若李将军未曾听闻,那本官便亲自前往兵部查阅。”
李慎神色一紧,随即起身拱手道:“大人请稍等,属下这就命人去取。”
不多时,一名副将匆匆而来,手中捧着一卷密档。
沈清音展开布防图,仔细查阅,发现其中竟有数处边关的兵力调动记录,与周廷岳私下调动的边军完全吻合。而更令她震惊的是,这些调动的目的地,并非吐蕃边境,而是??京城。
“他果然……早有预谋。”沈清音低声道。
李慎站在一旁,神色复杂,却未再开口。
沈清音缓缓合上布防图,抬眸望向李慎:“李将军,周廷岳是否曾私下召见过你?”
李慎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是。”
沈清音目光一凝:“他对你说了什么?”
李慎缓缓道:“他言道,陛下已受林承安蛊惑,大周江山危在旦夕。他命我若见局势有变,便率军南下,以勤王之名,护陛下周全。”
沈清音心头一震,果然,周廷岳的布局远比她想象的更深。
“你为何未行动?”她问道。
李慎苦笑:“属下虽忠于周廷岳,但更忠于大周。若陛下真有危险,属下自当效死。但若只是权臣之争,属下不愿成为他人棋子。”
沈清音看着他,良久未语,最终缓缓点头:“你做得对。”
李慎拱手:“大人若需属下协助,属下愿效犬马之劳。”
沈清音沉吟片刻,道:“本官此行,不仅为查证布防图,更是为查明周廷岳背后的真正主谋。你若愿助我,便替我查清雁门关内,是否仍有周廷岳安插的暗线。”
李慎郑重应下:“属下即刻安排。”
沈清音离开兵部,回到驿馆,心中却愈发沉重。
周廷岳的背后,究竟是谁?
他若只是想扳倒林承安,为何要调兵南下?又为何要勾结吐蕃?
若他真想篡位,为何不直接掌控兵权,反而要借吐蕃之手?
这一切,都像是一个更大的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