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 一碗馄饨半两银  大佬的选夫标准:有钱,能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楚宴这会儿正陪池七挨家跑粮铺问价呢。
    按说楚宴一个大将军,府里买米买粮这种事也不归他管,他难得陪妻子出门炸街,进哪儿都不会进粮铺。
    可事情就有这么巧。
    夫妻俩出门走了五百米才出崇义坊,池七就饿了。
    主要是看到崇义坊和长兴坊路口的馄饨摊,她嘴馋了。
    池七拉着楚宴在馄饨摊上坐下,才知道这摊子上的馄饨一碗要卖半两银。
    贵的她瞪圆了眼,那不敢置信的眼神活脱脱就是在问老板娘:“你看我是像冤大头,还是像傻子?”
    “想必老爷和夫人是打外地来的吧?”老板娘面对池七的瞪视和楚宴的疤脸也一点儿不慌,笑看了眼分坐两人左右两桌的七个大汉,才徐徐道:
    “夫人还真别嫌小妇人这馄饨贵,咱们这洛阳城可是皇城,天子脚下,这物价自然与别处不同。
    就说小妇人卖的这一碗馄饨吧,虽说要半两银子,可这用料也讲究啊。
    你看我这汤头用的是养了两年的老母鸡慢火炖足五个时辰吊的高汤,肉沫用的就是当天宰杀的猪身上的五花肉剁的,除了小青菜是自家地里种的,最难能可贵的就要数这里头的蛋丝。
    这蛋丝是用七彩羽鸡的蛋摊的。
    七彩羽鸡生在山中,捕捉不易,因为羽毛生的漂亮,平常就是有猎人抓到也会直接卖给达官贵人,我等升斗小民要想弄到七彩羽鸡的蛋,那真是冒了生命危险的。
    都说物以稀为贵,因为这蛋得之不易,小妇人每碗馄饨也只敢往里头搁这么小小一撮,夫人可别嫌小妇人小气。”
    什么七彩羽鸡,池七听都没听过。
    她转头去看楚宴。
    楚宴冲那妇人挥手,示意她下去,这才倾身附到池七耳边小声道,“就是野鸡。”
    野鸡就野鸡嘛,还说什么七彩羽鸡。
    池七撇了撇嘴,却也不由的佩服这老板娘的玲珑心思。
    不要以为古人就不聪明,给商品搞噱头增加卖点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下肚,池七填饱了肚子终于有心思关注别的了。
    这处摆在路边的小小馄饨摊,延街不过摆了八张木桌,除了他们这一伙九人,几乎座无虚席。
    只是这半两银子一碗的馄饨,如此受欢迎,让池七感觉很不可思议。
    毕竟大米也不过只卖三十文一斗。
    池七最近才因为自家庄子上养着的楚家军伤兵,被楚石科普过粮价,认识了时下的粮斗。
    池七亲自上手掂量过,量斗盛满,大概重约十二斤半。
    而半两银子大概能买两百斤出头的精米。
    也就是说他们一行九人,一人一碗馄饨,就相当于吃掉了一千八百多斤精米。
    时下百姓能吃上精米的都是大户,能吃上糙米、碎米的人家都是极少数。
    一般的百姓能日常吃饱就已经极为不易了,他们用来果腹的自然也不可能是精米白面,而是十文一斗的粗粮。
    池七要不是有一空间的金银财宝做底,又“生财有道”,光想想这换算结果就能心疼死。
    “刚刚那老板娘说这洛阳城的物价要比别处的贵,可这一碗馄饨就要半两银子,也贵的太多了。可我看她这摊子上的生意还挺不错的,这些人难道都不觉得半两银子一碗的馄饨贵吗?”
    “洛阳城因为是皇城,物价是一区更比一区高,街街不重样的。”
    楚宴耐心的小声跟池七解释:“一碗同样面皮和肉馅儿的馄饨,你去城北吃,只用三十文一碗;去到城南就得五十文一碗;城东卖一百文,可在城西,你要不卖半两银子一碗,都没客人上门。听着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嗯嗯嗯。”池七点头如捣蒜。
    楚宴笑道,“其实原因很简单,城西这一块儿住的人非富即贵,特别是靠近皇城的这一片儿,不光物价贵,地价也贵。
    拿这个馄饨摊举例,在崇义坊和长兴坊路口摆这么一个摊子,光租金每月就要二十两。摊子的租金再加上材料成本,她这一碗馄饨要不卖三百文都是亏的。
    再加上能在这儿吃东西的,不是有头有脸人家的丫环、管事,就是本身略有家资。老板娘要是卖便宜了,食客坐这儿吃东西,万一遇上熟人会觉得丢脸。
    再则也怕老板东西卖的便宜了,用材不讲究,因此这城西地界的吃食,才慢慢有了半两银子的最低定价。”
    “那粮价呢?”池七很敏锐,一下就想到了粮食问题。
    “该不会城北的大米只卖三十文一斗,到了城西就要三两银子一斗吧?”
    楚宴闻言不禁失笑,“那倒不至于。粮价乃是国之根本,自是不可能一地一价。只不过城西的粮铺也不卖一般的大米罢了。”
    “贡品?”
    楚宴点头,“差不多吧。”
    这么不严谨的答案,可算是触到池七的敏感神经了,主要是这个知识点跟她知道的不一样啊。
    池七忍不住挠头,“贡品不是只有皇上可以享用吗?城西的粮铺也能随便买卖?”
    “没办法,大乾穷啊。”楚宴深有所感的叹了口气,道,“大乾建国之初,皇上为了安抚万民,大赦天下,免了百姓三年赋税。
    可因为连年征战,大康的国库早就空了,若非皇上接手的是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