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莫扎伊斯克防线北部的攻势因为补给以及部队伤亡原因目前不得不暂缓攻势。
罗科索夫斯基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重新休整防线,抓紧时间在后方构筑新的防线,同时向莫斯科最高统帅部申请新一批物资资源。
由于防线离莫斯科较近,且占据着本土作战优势,毫不夸张的说,苏军目前的物资补充效率要比德军高个十几倍,甚至数十倍。
只是苏军对于重装备提供依旧有不小的缺口。
绝大多数技术兵器都已经在前期接连的失败战役中白给了。
而莫斯科城内的大部分工厂,发电厂,以及大量的工业设备也开始搬迁。
莫斯科城内的重装备产量开始下跌到最底层,新组建的部队与拥有重装备缺口的部队也只能等从其他地方运送来的重装备进行补充。
莫斯科国防委员会(gko)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要求绝大多数重要的机关单位全部撤离莫斯科,向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撤退。
莫斯科这座城市只留下一些比较重要的官员用于稳定形势,苏联在为迁都做准备。
从10月16号开始,莫斯科的撤离行动就紧锣密鼓的实施,包括博物馆不少的艺术藏品都已经被运上火车,运往后方。
苏军的这一系列的撤离行动导致莫斯科城内发生大规模恐慌,不少市民都纷纷用各种手段开始逃离莫斯科,火车站人满为患,还没被炸毁的桥梁上满是着急出城的平民。
人们纷纷逃离莫斯科,城市道路上拥堵不堪。
市区内的许多商店与百货公司都被洗劫一空,零元购的现象开始在莫斯科城内发酵。
再加上一些借机新混入城内的德军间谍开始煽动骚乱,火上浇油,莫斯科城内的骚乱久久无法平息。
紧急之下,在20号上午八点,身处前线一整夜没睡的瓦列里被紧急召回莫斯科。
他被斯大林找来在广播站发表公开讲话。
瓦列里觉得却不太合适,他跟斯大林商量在市民最多的地方公开露面发表广播讲话,这样或许能让骚乱尽快平息。
但这也给瓦列里平白增添不少危险,斯大林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才让瓦列里在广播站发表演讲。
只是在瓦列里的强烈要求下,斯大林最终同意了,同时在人群中布置大量的内务部与军警部队来负责保护瓦列里的安全。
至于为何找瓦列里回来讲话,得益于苏联之前在报纸上的各处宣传,莫斯科城内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苏联的‘战斗英雄’,瓦列里。
有不少人更是对他非常崇拜与信任。
斯大林认为瓦列里出面是非常管用的,如果瓦列里不管用,他就得亲自出面了。
(事实上,历史上斯大林亲自出面,莫斯科的骚乱也没有彻底平息。)
瓦列里在20号中午在莫斯科市中心,一处最为拥堵的大道上公开露面,发表公开的广播讲话。
大量安排好的记者提前在现场拍摄照片,用来做未来几日的宣传。
由于莫斯科城内有不少外国大使馆,许多第一时间听到瓦列里公开露面消息的各个外国记者也都纷纷赶去。
他们都争着抢着,生怕落后一丁点,现在苏德战争在许多国家的报社中都是第一手最受欢迎的新闻素材,尤其是美国。
得益于罗斯福新政,美国现在已经从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缓了过来。
现阶段除去渐渐膨胀的霓虹,罗斯福对于其他地方的敌人并不是太操心。
但他也在持续关注苏德战争的情况。
美国国内的不少民众也都在关注这一消息,所以只要身在莫斯科的新闻记者能找到合适的新闻发回国内,很容易爆火。
瓦列里在大道上的演讲很成功,莫斯科城内的骚乱在一天后减少大半,不少莫斯科市民还自发的走上街头配合军警部队处理市区骚乱。
城内的骚乱很快得到平息,莫斯科宣布戒严,各个出城口的道路全都被严加封锁。
与此同时,苏联开始在莫斯科城内组织50万市民开始构建城内与城外的防御工事。
瓦列里也算是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
抽空顺路回一趟家,确保家人与冬妮娅都安全后,他也离开莫斯科回到了前线。
米哈维尔也是莫斯科一个区的警局局长,他也是骑一集的老兵,为了确保安全,他把冬妮娅一家接到自家所在的公寓楼内。
在之前的莫斯科大恐慌中,瓦列里家所在的公寓楼内也有不少家庭已经跑路了,已经确定他们是不会回来了…
所以他找了一个被收拾干净的公寓,米哈维尔将冬妮娅一家安置在此。
冬妮娅一家人自然是没意见的。
米哈维尔派一些心腹负责保护这座公寓楼,确保混乱不会波及到这里。
20号晚上,回到前线的瓦列里第一时间就收集关于德军的信息。
得知在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德军部队并没有任何动静。
抽出空来的第56装甲军的主力部队并没有着急向苏军侧翼发动攻势,他们在等第46装甲军休整完毕后再一同发动攻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五步兵军也同样暂缓攻势。
此时,南边的第40装甲军也抽出空来,他们将卢金中将率领的第五集团军一点点的往后推,终于也在20号的晚上将苏军彻底赶出莫扎伊斯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