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三四五章 财帛动人心  重生从1993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什库尔干县一名已故柯尔克孜族老歌手的遗孤,生于1985年,失踪于1993年夏季,曾随母亲参与边境巡演,在一场突发雪崩中失联。关键证据是一段家庭录音,其中八岁的男孩正用母语哼唱一首自创童谣,经AI拆解,其核心旋律与三地采集的古老唱段完全一致。

    “是他。”唐俊看着画面中模糊的童年影像,喃喃道,“那个引发山崩的孩子……不是受害者,是传承者。”

    他立即组织考察队前往帕米尔高原。当地村民回忆,那场雪崩过后,山谷里连续七天传出奇异歌声,牧民们称之为“天灵吟”,从此禁止任何人进入那片区域。

    当他们抵达传说中的“歌谷”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跪地不起。

    整座山体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冰晶,阳光穿透时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而在谷底中央,矗立着一座天然形成的声波雕塑??由无数细小冰柱按特定间距排列而成,外形酷似五线谱上的休止符。每当风吹过,便会发出和弦般的共鸣,音色纯净如童声合唱。

    唐俊取出便携设备开始采样。就在他启动录音的一刹那,整个山谷骤然安静。

    随即,从四面八方传来回应。

    不是风,不是动物,而是成千上万个声音在同时吟唱??苗寨的引魂调、草原的安魂曲、渔村的潮汐号子、雪山的送魂谣……所有被“百脉归流”计划收录的旋律,竟在同一时刻于此地共振!

    AI频谱仪疯狂报警:【检测到跨地域同步声场,能量峰值突破安全阈值,疑似激活‘原初之声’全域响应机制】。

    唐俊却笑了。他终于明白了陈建国所说的“联合确认仪式”意味着什么。这不是技术认证,而是灵魂的认亲。当所有支流汇合,当所有遗音重聚,那扇门才会真正开启。

    他举起录音笔,对着山谷大声说道:“我们回来了。我们都听见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冰晶雕塑轰然碎裂,化作漫天光尘升腾而起。在那一片璀璨之中,他仿佛看见一个小男孩转身离去的背影,手中抱着一把古老的口弦琴,嘴里轻轻哼着那首无人能懂的童谣。

    回到深圳后,唐俊宣布暂停所有科研项目,转而发起“一人一音”全民行动:邀请每一个普通人录下自己最想被记住的一句话、一段笑声、或一首家传小调。短短半年内,数据库新增三百二十万条原始音频,其中百分之三点七经分析显示具备潜在共鸣特性。

    林婉没能等到第二期发布会。她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笑意。床头柜上放着一副耳机,里面循环播放着唐俊为她特别制作的音频合集??母亲哄睡的呢喃、雨打芭蕉的节奏、还有他们第一次约会时街头艺人弹奏的吉他曲。

    葬礼那天,唐俊没有请乐队,也没有致辞。他只是打开一台音响,播放了一分钟纯粹的空白磁带底噪。

    “这是她最爱的声音。”他对前来吊唁的人说,“因为它什么都没说,却包含了所有没来得及说的话。”

    一年后,“时空信箱?起源版”迎来第十万次投递。一位内蒙古少年上传了一段用马头琴模仿狼嚎的即兴演奏。系统判定符合条件,自动将其转入冰洞共鸣阵列。

    当晚,黄河源头的监测站记录到一次持续四小时的复合振动,频率覆盖全音频段,强度足以让百公里内的野生动物集体仰天长啸。科学家们称之为“大共鸣事件”,而牧民们则坚信:那是亡灵在重返人间的路上,唱起了回家的歌。

    唐俊站在纪念馆的水晶柱旁,望着夕阳将整片大地染成金色。一位小女孩跑过来,踮起脚尖对着麦克风认真地说:“爷爷,我想你了。”

    几秒钟后,风穿过石缝,带回一句温柔的回应。

    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有些声音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在冰里,在风里,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心跳里。

    而这场始于1993年的重生,终将以千万种声音,重新定义何为“人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