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几位州侯所说为事实。
看着跪在下面一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大司徒,明仪本人却没有为此感动到。
无他,明仪为人随和,虽然现在骤登高位,也没有因此就觉得高人一等,她和喜州州府的官员关系都不错,私下里也经常聊天,曾经就有小官无意之间说到冢宰和大司徒府上极为奢侈,新王未即位前,作为掌握国家大权的冢宰,其本人吃一道鸡髓笋,要用上百只鸡的髓,而取完髓的剩下鸡肉,直接丢掉,而大司徒本人也不遑多让。
明仪秉承着兼听则明的至理名言,也不会一下子就相信他人的话,但是看看廉业身上那件低调奢华的衣服,明仪就有些怀疑了。
穿着这样华贵的服饰,结果现在哭诉国府没钱,钱都去哪了呢?
常世的百姓无数饥饿而死,可这些飞山已经成仙的官员们却闭目塞听。
对于此,嬴政端的是面无表情,直接下令削减王宫用度,君王本人减少用度,明仪见状,便向嬴政请求裁撤作为宰辅的用度。
嬴政同意了。
当然这些不过是杯水车薪,毕竟翠篁宫现在就两个主子,主上也没有妃妾,本身用度就很少了。
不过明仪正好借此机会在上午处理辅佐政务时便对嬴政说道:“主上,正所谓以身作则,臣想着每日一个人用餐,因着身为台辅的缘故,餐饭极为丰盛,一顿饭便要十几道菜,有些过多了。”
嬴政当时正在喝水,闻言蹙眉说道:“这哪里多了,如此寒酸确实不符合台辅的身份,国府便是再穷,也不会短了台辅的。”
当时明仪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不禁迷惑起来,主上以前是州侯之子,这前乐州侯便如此奢侈吗?
不过她还是坚强的说道:“主上,臣一个人能吃多少,还是过于浪费了,臣每日与主上在一起,不若以后一同用餐可好。”
“朕记得台辅不能食肉?”
这种婉言相拒,明仪早就有了准备,她厚着脸皮说道:“主上,臣吃的少,可以只吃素菜,况且麒麟天性便不愿远离主上,还请主上允许。”
台辅都说到这份上了,嬴政这种脸皮薄的也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又因为明仪与他本就是半身,便允许了。
因此之后每日二人都一同用餐,别人不敢强行进谏请君王用餐,这对明仪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反正嬴政也不可能因此就处罚自己的半身。
不过,钱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嬴政本人很想裁撤地官长廉业,甚至是想要抄家灭族那种,可偏偏如今新即位,嬴政本人的根基在乐州,乐州那边也是刚刚恢复,不可能调人回来。
蒙毅的才能很强,进入禁军短短一月,便彻底掌控住了禁军,在有兵的情况下直接抓人也没问题。
若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强行抓人审问,便是开了一个坏头,恐怕以后众臣便会有样学样。
但事情很快有了转机,那是新王刚刚践祚的第二个月中旬,一位年纪轻轻,飞山不到三年的地官私下托朝士艳华求见了台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十二国记]宰辅的品格》 25、穷(第4/1页)
登基大典自是要隆重,因此要准备差不多三个月。
而明仪这些日子,也终于适应了一国宰辅的生活。
于她而言,只有忙碌二字可以形容。
她本人其实十分想摆烂,只是一想到百姓还在受苦,她就只能努力起来了。
不过令她更震惊的是她的主上,嬴政本人太勤政了,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工作狂。
甚至因为本身入了神籍的缘故,他可以几天不吃饭忙政务。
这要是放在那边世界,不猝死也会短命,只能说幸亏这个世界王是神仙,不会被累死。
一开始明仪也没发现,因为她自己也很忙,作为一国台辅要每隔三日起大早上早朝,每日上午都要辅佐君王处理朝政,虽然因为嬴政本人极为出色的能力,明仪只能与嬴政讨论政策,下午作为首都州喜州州侯还有属于州侯的任务。
尤其是之前明仪根本没接触过这么高等级的政务,明仪整个人陷入了政务地狱,光是每日咨询三公,与州府官员处理政务就已经让她忙的焦头烂额。
直到有一日侍奉王驾的内官没办法来寻了她,明仪才知道了君王竟然勤政至此。
没办法,明仪便厚着脸皮用了一个君王无法拒绝的理由。
新王即位,百废待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事实。
巧国的问题太多了,一开始身处适应期的明仪虽然看出来点什么,却有心无力,等到一周以后,她彻底理清了台辅和州侯的职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逃往其他国家的难民听说新王即位便陆陆续续的回国了,可巧国虽然因为新王即位妖魔消失了,但之前造成的破坏却不会一下子消失。
粮库无粮。百姓都到了啃草的地步了,甚至因为啃草吃树叶的人太多了,造成了千里之地没有一丝绿色的地步。
饥饿的百姓没有法子,只能饮鸩止渴,田地中的青苗也被吃光了。可谁能责怪百姓,所有人都知道,青苗不能吃,吃了秋天就收不到粮食,没有粮食就会饿死。
但没法子,现在不吃,他们立刻就会饿死。
最后,在早朝时,明仪建议不若从雁国和奏国买粮。
这提议一出,嬴政本人也觉得可行,但立即,地官长大司徒廉业站了出来,他跪在大殿中央,将头上的官帽直接取了下来,当场哭诉国府无钱。
说实话,当时明仪很不相信,毕竟她每日锦衣玉食,来往官员也一个个光鲜亮丽,结果你告诉我国府没钱。
嬴政得知国府无钱的时候也沉默了,上辈子作为秦王,他拥有举国财富,秦国又强大,所谓昆山之玉,随和珠,太阿剑,翠凤旗等宝物于秦王不过寻常。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