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巢鸾凤》 6、第六章(第1/3页)
洛京乃数朝故都,王气汇聚之地,四方共有十二座城门,外建瓮城、月城,其上设有箭、闸楼等,平日常备火器弓兵。
若在章宁年间,不提兵马如何才能顺利抵达洛京城外,光是诸般城防,就够数万兵马攻上月余。
可今时不同往日,一声攻城令下,京畿守备竟溃不成军,不过短短三个时辰,十二城门俱破。
说“破”也不准确,其中大半守军本就无心抵抗,得知闻人太后薨逝,承宁帝遇刺身亡,更是纷纷大开城门,认归靖王,称洛京百姓苦妖后昏君久矣,如今靖王还归国都,实乃天命所归,还请靖王速速入主洛京,平定城中大乱,还洛京百姓旧日安宁!
守军如此,威远军自无强攻之理。
除却闻人氏心腹负隅顽抗的几处,其他城门几无伤亡,兵马便已长驱直入。
如今洛京城内情况,的确不容乐观。
原本百姓知晓威远军兵临城下,只是躲在家中不出,以免两军交战受到波及。
然眼下贼人肆虐,城中许多百姓被逼得仓皇窜逃,街上哭喊声打斗声混成一片,横七竖八倒着不少受伤或已经惨死的无辜民众。
“娘,阿爹不是说,威、威远军都是好人,不会伤害我们吗?呜呜呜呜……阿娘,阿娘!”
街边稚童抱着妇人尸首哇哇大哭。
凌空正有一箭朝这稚童破风而去——
年逾不惑的靖王瞳仁一紧,飞马上前,长刀反挑斩断利箭,身手敏捷一如当年。
孩童泪眼婆娑地抬头,一时都忘了大哭,收着打起嗝来。
靖王翻身下马,摸摸他的脑袋,温和又不失威严地说道:“小子,看好了,我才是靖王,本王身后的,才是威远军。”
身后精兵已将方才意欲射杀的贼人抓了过来,一脚踢在腿窝,使其跪地。
靖王先吩咐了下属将孩童带去安置,随即长刀抵在所擒之人喉颈,洪声宣告:“吾乃大昭靖王,今日贼寇趁乱犯我皇都,妄图动摇我大昭根基,尔等速速随我护佑百姓,平此贼乱,凡伤我大昭百姓者,一个不留!”
说着,他毫不留情地将刀下之人当场斩杀。
霎时,鲜血四溅。
威远军纷纷举起手中兵器应和,其声响彻云霄,不绝于耳:“伤我大昭百姓者,一个不留!一个不留!”
“原来那些贼寇不是威远军的人……”
“我就知道,威远军可是先帝爷一手操练出来的亲兵,怎会对我们这些大昭百姓动手!”
“定是那妖后见不得靖王回来,拿普通百姓开刀。”
“靖王回来了,我们是不是有救了?”
“有救了!有救了!”
……
百姓们终于反应过来城中作乱的并非靖王之人,一时恍然大悟,又觉有了主心骨,纷纷跪拜在地,祈求军兵庇佑。
靖王也履其所诺,自正南方向的昭华门往前,并不急着直奔皇宫,而是一路救扶沿途百姓,安定民心。
及至宫城外的永盛门,竟已有数千洛京百姓簇拥靖王所率军兵,长街相随。
与昭华门的民心所向、畅通无阻相比,东西方向的祈安门与延年门情况较为棘手。
两门守将皆为昔日闻人氏朋党,心知即便称降,靖王也不可能轻拿轻放,故而死到临头,也要奋力一搏。
不过诸般挣扎终是徒劳,在威远精兵攻坚之下,两门也并未抵抗多久。
日暮时分,残阳笼罩着这座鲜血与火油交织的皇城,仿佛在宣告曾横行大昭的闻人氏一族就此落幕。
沈刻带领亲兵穿过西市,一路奔袭至宫城西南方向的敬安门外。
敬安门是最接近大昭内廷的一座宫门,宫中采买、外出等一应事宜,皆从此门出入。
此刻满身血污的丰羽看着眼前巍峨宫门,已是压不住满腹怒火。
王爷未免太过偏私!
自怀阳出兵以来,仗都是他们少将军打的,到了洛京,王爷却领着世子走正南方向的昭华门,独留少将军领兵攻打西边的延年门。
谁都知道延年门是块难啃的骨头,非说能者多劳,他也懒得计较。
可南北数门既开,军兵竟未第一时间赶来里应外合,即便清缴贼寇刻不容缓,又何至于精兵尽出,腾不出手来帮衬?
此番做派,不过是要让全城百姓都知道他靖王爱民如子罢了,平白让他们损兵折将,耗费许多工夫!
丰羽心里窝火得紧,偏偏城门刚破,靖王那边又派人过来传话,命他们顺路从西南侧宫门进宫,清理内廷。
听到这话,他都气笑了。
路还能这么顺的?
他实在忍不住,啐了一口,朝沈刻不忿道:“王爷怎能把费力不讨好的活儿都扔给少将军,内廷不过是些后妃与内侍宫婢,能立何功劳!”
沈刻垂眸,擦着枪上鲜血,漫不经心道:“内廷怎么了,你不是想看后宫美人?那便刚好看个够。”
说完,银光一闪,他手中那柄长枪便如离弦之箭,直直向前,稳扎在敬安门的匾额之上。
身后精兵见状,立时昂首,高喊冲杀,跟着他策马疾奔向火光连天的宫城。
独留丰羽在原地愣了几瞬,等回过神驱马向前,还在纳闷——
不是,他什么时候说过想看后宫美人了?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