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柳世昌工厂倒闭  婆婆让我守活寡?军官老公回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周知桐接下来三天,不是工厂就是应宝县。
    应宝县的店供货足,新款多,生意由先前几天的平淡稳定,到了每日爆满。
    衣服的利润高,资金回流快,她把赚到的一部分钱拿去装修金南的店铺。
    去到金南,一边上学,一边管着商铺的装修。
    吕芬一直在店里帮忙管着。
    解赫泽索性又叫来四位退伍的女兵,帮着知桐经营金南的店铺,另外再招了六位当地的营业员。
    金南的店铺很快就装修好。
    伍自强把工厂的货用货车拉到了金南市。
    一番准备,金南市的知泽服装连锁店开业。
    当天金南大学的人傍晚放学时想要去捧场,愣是挤都挤不进去。
    玉安那边,柳世昌贷的款前两天就已经到帐,他贷了整整二十万。
    工厂现在没有了厂长,一时也找不到个好用的,索性自己管着。
    可他也没有管工厂的经验。
    再看着先前的那些土得掉渣的衣服,烦得不行,也学着周知桐找人把这些衣服弄出去卖,可根本就无人问津。
    后来索性三毛钱一件一次性给了一个外地人。
    柳世昌不知道的是,这个外地人的实际老板是周知桐。
    周知桐知道柳世昌为了厂里的那些丑货焦头烂额。
    这些丑货的确是过了时。
    但这个年代,绝大部分地区对衣服都没有什么时髦之类的概念,反正能穿就行。
    周知桐跟解赫泽商量了这个事情,解赫泽立马就叫了他的几个战友,先是跟街道办的刘主任打听消息,问玉安有没有倒闭的工厂,他们收旧货,像衣服之类的都能收。
    刘主任对柳世昌工厂的事情是了解一些的,便去跟柳世昌说。
    柳世昌立马就让刘主任带了他们到工厂。
    几个战友先是对这些刚做出来没多久的衣服一番批判,愣是把三块钱一件的价钱,降价到三毛钱一件。
    柳世昌想着他们要把这里两万件衣服都收走,也正好眼不见心不烦,都同意了,全部都打包给了他们。
    这两万件衣服,实亏一万多。
    两万件衣服被货车拉到了金南市,租了一间仓库堆放着。
    周知桐给赫泽的四位战友印刷了名片,上边写着是销售经理,让他们去外边跑业务。
    还发动认识的人把衣服拿去摆地摊。
    这年头,最容易做的生意就是摆地摊。
    过个十几年,那些当个体老板,当老总的,只要问起来,半成都是摆过地摊的。
    柳世昌跟人打听,请了两个会自己设计衣服的裁缝,让她们设计了一批款式,看着还行。
    又去了一家专做蚕丝面料的工厂,准备做高端服装。
    接着柳世昌整日让黄源开着车带他去买商铺。
    转眼到了暑假。
    周知桐的工厂和两家商铺都运转正常。
    这两个月,她也开始招收加盟服装店。
    那些下岗职工,有半成都去开加盟服装店了。
    周知桐为了把他们这些店铺搞起来,只让他们去租或是买商铺。
    首批货,她直接供应。
    这些年,只要勤奋,什么生意都容易做。
    真正的捡钱的年代。
    柳世昌那边这两个月接连开了十几家商铺,听说商铺生意不好。
    衣服倒不难看,就是太贵了,能买得起的没有几个。
    柳世昌的货卖不出去,手上的钱大部分拿来买了商铺和高档布料。
    工人每天的开销和工人的工资,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银行那边知道了他这边的情况,开始让他偿还贷款。
    现在柳世昌的工厂,每天都有银行的人过来。
    银行的人,柳世昌可不敢用暴力对待。
    工厂勉强维持到十月份,终于,柳世昌熬不住了,把所有商铺全部给了银行,工厂索性也给了银行。
    可这还不够,他还欠银行十万块。
    索性啥也不管了,带着几个小弟跑去了粤省。
    银行也不可能去接管柳世昌的工厂,只能把他工厂里的设备和布料卖了。
    周知桐趁机以低价把柳世昌工厂里的设备和布料都买了下来,还收留了他们工厂的工人。
    至于柳世昌的两家工厂,她联系了上回在沙市跟父亲一起吃过饭的两家港岛老板,鼓励他们过来办厂。
    他们可是真正做实业,有能力的人。
    有了周知桐牵线搭桥,海浦市政府也安排了人特地去港岛,把他们请到了玉安。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