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说不定我是您的后代呢?  我那被老祖宗围观的现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唐太宗嘚瑟地看了一眼魏征:看到没,我这个皇帝做得还是不错的吧?
    魏征收敛了笑意,面无表情地看了孔雀开屏一般的唐太宗一眼:
    陛下这是又飘了?本来今天大家伙儿都高兴,想着让陛下放飞自我一天,现在看来还是不能太过放松啊,得时刻提醒陛下啊!
    魏征理好朝服,一刻都不耽搁立即上前开始了上谏。
    一旁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互相对视一眼:难道陛下今天没被魏征进谏不舒服了?
    随即不再理会两人的小情趣。
    徒留嘴欠的唐太宗硬着头皮继续虚心聆听魏征的忠言直谏。
    李白因为诗歌而流芳千古,这给无数的读书人打开了新的思路大门:
    原来诗写得好,会写文章也可以千古留名,看看李白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很好,以后不用死磕科举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局面该变一变了,我们读书人的路是越走越宽了!
    宋太祖赵匡义一脸的苦涩:我的燕云十六州啊!
    大宋没有了燕云十六州哪个有脸提大一统?
    也不知道我的后世子孙们有没有收复回来?
    要是这天幕选中了我就好了,到时候我一定要好好地问上一问我的燕云十六州怎么样了?
    元朝。
    忽必烈对于大唐的诗歌及各种文化繁荣不感兴趣,但是听到大元的疆域远超大唐,这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啦!
    一边喝着酒一边跟同伴计划着下一步该踏足那一片区域,攻打下来留给后世子孙放马牧羊比较好?
    明朝。
    洪武时期,朱元璋抚着胡子肯定地点点头,这大唐确实不错,就是这唐太宗养儿子这方面就比不上咱老朱家!
    并且咱的大明也不差,毕竟是咱亲手推翻了暴元,重建汉人江山!也不知道后世还记不记得咱?
    永乐年间。
    征途中的明成祖骑着大马,看着天幕幽幽道:也不知我的永乐大典能不能像李太白的诗词那般受后世的欢迎?
    ……
    “咱们接着看看第四位是哪位幸运儿?”
    “大秦,姜二婆!”
    满头白发,沧桑瘦弱的老太太连上了线
    大秦人们一看,终于等到秦了,可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黔首。
    始皇帝心中憋着的那口气终于松了,随后又懊恼起来,怎不选中朕呢?
    这老妇人也不像是能问出什么好问题的样子啊?
    姜二婆激动不已,没想到她一个糟老婆子临了了还有这份运道,能够被天幕选中。
    “婆婆,您好呀!请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可能是经常跟阿嫲呆在一起,对待老太太,班浔一般都是比较有耐心的。
    “小淑女,老婆子想知道我在入土前还能再见到我那随军南征百越的儿子吗?”
    看见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一脸的期待,班浔有点不忍把那个残忍的答案告诉她。
    “婆婆,南征的将士一直驻守百越各地,终生没回。
    我是岭南人也属于百越,先祖记载我们整个村子都是南征将士之后,说不准就是您的后代呢!”
    什么,那几十万大军居然都没有回来吗?
    阿耶、夫君、儿子这辈子都没有再相见的可能啦!
    心底悲痛不已的不单单是老婆婆了,要知道始皇帝为了百越之地,前前后后可是派出了六十万的兵力啊!可想而知那些军属会有多少人?
    始皇帝:这次估计又会被骂暴君了吧?堵心事又增加了!
    那些儒家学派的又要说教了,还有六国余孽肯定也会利用这次机会开展复国反秦活动,又要不安分了。
    班浔看见老婆婆涕泗横流,心有不忍,为了转移老婆婆的悲伤之情,班浔特意找了许多百越各地的照片。
    “婆婆,您看!这是您儿子曾经流血征战、驻守的百越,现在可是闻名全国的大都市,都繁荣昌盛着呢!
    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可见他们曾经的付出是值得被铭记、肯定的!”
    班浔,说完就把灵渠的宣传片投放到天幕
    【这是始皇帝命监御史禄在岭南年开凿的灵渠,历经五年后通航。
    从此‘径缘桥底入,舟向市中穿。脚浆挥波易,蓬窗买酒便。’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灵渠是世界文化遗产,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华夏最古老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始皇帝忽然有点心酸:被骂横征暴敛多年,现在终于有人理解朕的良苦用心了,不容易啊!
    【沿海港口的碧波上万船停靠,蔚为壮观;平原鱼米稻香,水网密布,相互勾连,一片丰收的喜悦;‘江作青罗带,水如碧玉簪’的山山水水!
    烟雨桂林更是一幅幅水墨画的写实版!
    夜幕下,霓虹灯璀璨耀眼,让城市更加的炫目。】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