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第 22 章  庶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庶兄》 22、第 22 章(第1/2页)

    022

    江永陵一进门,就先问候起江老夫人的身子。儿子孝顺,江老夫人自然觉得舒心,摆摆手叫他坐,摇摇头道,“不必挂心,都是些老毛病了。虽不好根治,却也没什么大碍。”

    江永陵这才坐下了,接过丫鬟奉上的茶,坐直了身子问,“不知母亲叫儿子过来,有什么吩咐?”

    江老夫人沉吟着抬眼,“秦氏换了宜嘉院里的管事嬷嬷,此事你可知情?”

    江永陵闻言,不虞地皱了下眉,“此事秦氏请示过我。生了病的下人挪出府养病,乃是府里的规矩,并无什么错处。可是宜嘉来您跟前哭诉了?”

    江老夫人知晓江三爷不喜欢宜嘉,可没料到,他这样的不留情面,去揣测一个年幼的孩子。她攥紧手中的珠串,淡声回道,“和宜嘉无关。董氏原先是我屋里的人,她被秦氏安排出府,我难道问一句都多余了?”

    江永陵本还沉着脸,责备宜嘉不懂事,听了江老夫人这话,却是敛了面色道,“您误会了,儿子绝无此意。儿子是怕孩子不懂事,扰了您的清静。您身子不好,千万别动气。”

    江老夫人听着这话,心里一时思绪万千。

    果真是应了二郎的话。永陵宠信秦氏,偏爱秦氏所出的一双儿女,心里那杆秤也是歪的。人一旦有了偏见,便坚若磐石。就算她将二郎拿来的两味药材,摆到江三爷面前,只怕他也不信是秦氏有意为之,只当下人错抓了药。反倒还要怪罪宜嘉惹是生非。

    秦氏只换了药,没有下毒,怕也是事先料到了这一点。一旦事发,只要推说是下人不识药性弄错了,她顶多是个失察之责。只要江三爷信了她的说辞,其他人就是有所怀疑,难道还能为了一个下人,越过江三爷动一个有宠有子的姨娘?

    思虑片刻,江老太太松了手里的珠串,语气淡淡地道,“罢了,此事我也是听下人说了一句,便随口问问罢了。你既不想我管,我便不过问了。”说着,见江三爷还要再开口,她一拂手,换了个话题,“今日找你过来,却是为了桩正事。”

    江永陵只好恭谨地道,“母亲请说。”

    “前些日子我和徐家的老夫人见面,闲聊时说起她一个外甥续娶的事,倒是提醒了我——”江老夫人捻着佛珠,不疾不徐地道,“你正妻之位空悬已久,膝下也没个嫡子,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我想着,不如给你续一个知书达理、性子大方的继室,叫她替你操持后宅,你也好安心替圣上办差。只是不知你自己有无旁的打算。”

    母亲忽的说起续弦,江永陵有些意外,不过内心并不抵触。他虽偏宠秦氏些,但也只是因为秦氏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又素来柔顺,要说什么为了秦氏不娶续弦,自是没有的。且他这样的身份,也的确需要一个正室。想了想后就道,“儿子倒没别的打算,全凭您安排便是。”

    江老夫人点头敲定,“你既也觉得好,那我便放出消息去,替你挑个贤惠能干的。”

    江永陵自觉先前说错话,惹恼了母亲,这会儿便顺着老夫人的话,笑着吹捧道,“母亲挑的人,自是顶好的。儿子绝无异议。只盼着新妇进了门,与儿子一道好好地孝敬您。”

    江三爷温文儒雅,俊美翩翩,又是江老夫人的小儿子,他这样刻意讨好,江老夫人哪里还板得住脸,没一会儿便露出了笑。

    屋内伺候的卫嬷嬷见母子二人重归于好,气氛又融洽起来,也放心下来。三爷赌气自请去湖州那几年,老夫人多有伤神,精神每况愈下,她看了也担心不已。如今三爷回来,母子俩关系和睦,是最要紧的。

    江永陵又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侍从进来传话道有人找,他才起身告辞。

    临走前,江老夫人才又似想起了什么地叫住他,轻描淡写地道,“我记得你身边,有个姓孙的管事嬷嬷,擅长账目。我名下有个铺面,少个管账的人,倒想问你要了这人来使。”

    一个下人而已,母亲开口,江永陵立马便应下来了,“母亲既用得上,我明日便吩咐她过来。您只管差使便是。”说罢,才带着侍从走了。

    妙馨院里,秦姨娘在廊下浇花,忽地看见丫鬟领着正院的管事进来,随手把花浇递给身旁婆子,笑吟吟地客气道,“蒋管事怎的还亲自来了?可是三爷有什么吩咐。”

    那管事拱拱手道,“三爷叫小的给姨娘带句话。三房有位姓孙的嬷嬷,老夫人点名要了人,三爷答应了,叫姨娘安排。”

    秦氏面上的微笑,一下子僵住。那管事传了话,便拱手告退了。

    秦氏忙牵起笑容,示意婆子送人。等人一走,脸色就阴沉了下来。她才把孙氏塞到绿漪堂,老夫人就来要人了,这未免也太巧了些。还不等她思索出什么,丫鬟又叩门进来了,神情略带些紧张,“姨娘——”

    秦氏睁开眼,有些不耐,冷冷地道,“什么事?”

    丫鬟屈了屈膝,急忙开口,“老夫人院里的卫嬷嬷来了。”

    秦氏一愣,旋即深吸一口气,吩咐道,“请卫嬷嬷进屋来说话。”那丫鬟出去,秦氏也站起身来,心腹嬷嬷替她打理裙裳。刚弄齐整,丫鬟就引着卫嬷嬷过来了。

    这卫氏是老夫人出嫁时跟来的心腹,在府里很有资历,连江三爷读要敬她几分。秦氏也只得小心应付,微微笑着,不敢摆什么架子,“卫嬷嬷,您坐……”

    卫嬷嬷肃脸立着,微微颔首,“姨娘不必客气,奴婢说完就走,还要回去跟老夫人复命,就不坐了。快到冬至了,老夫人打算给菩萨像前供奉些佛豆粥。这些豆子,请秦姨娘拣了,晒干煮熟后,叫人送去鹤柏堂。”

    说着,微微侧身,示意丫鬟把篮子递上。秦氏身侧的妈妈忙上前接过,掀开白巾,就见篮中全是一粒粒的豆子。

    卫嬷嬷又直直目视着秦姨娘,加重语气道,“还请姨娘别忘了,拣了后务必先晒干再煮熟,先干后熟,切勿混淆了。供佛的东西,若是弄错了,可就积福不成反积祸了。”

    秦氏捏紧了手里的帕子,强作镇定地应下。卫嬷嬷也不再多说什么,带着丫鬟走了。秦氏猛地坐到贵妃椅上,脸色发白,心里一时既后怕,又觉得屈辱。良久,情绪才平复下来,她扶着嬷嬷的手站起来。

    老夫人这是知道她动的手脚,刻意叫卫嬷嬷来敲打她了。

    这回是她错估了老夫人的手段,本以为几年过去,老太太放权给几个儿媳妇,对府里情况的掌控大不如前了。却没想到,是她大意了。老太太虽年纪大了,多年的经营却还在。

    秦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