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6章 离京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离京前总要去拜访刘秉卿。
    他虽没入刘门,可刘秉卿到底是座师,门生的礼数总要给到。
    暖阁里热浪滚滚,沈逾白坐在刘秉卿底下,眼角余光却瞥见屏风后露出的青色衣袍。
    杯盖被合在杯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你可有后悔没入我门下?”
    刘秉卿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不辨喜怒,只是这话却着实有些咄咄逼人。
    可见上位者无论年龄如何,气势总是外放的。
    沈逾白垂眸,道:“学生既已选了路,便要埋头走下去。”
    他定然是不后悔的,但这话显然是刘阁老不喜听的。
    拜访完宫外的,宫内那位也得去见一面。
    再进宫时,他提了一个大食盒。
    天元帝瞥了眼,就问:“只这些?那方便面耐放,怎的不多备些。”
    沈逾白:“臣回去就备,陛下可还有其他想吃的?”
    天元帝对他的识趣颇满意,道:“其他一应吃食都不耐放,你便专心做些方便面吧。”
    又道:“此次去往通城,莫要嫌弃困苦。你尚且年轻,想事太理想,总要磨炼一番才知如何为官。待你能造福一方百姓,再来与朕谈论你那些治国之道。”
    沈逾白便道:“陛下,臣此去凶多吉少,怕是再难见到您。”
    天元帝就撩起眼皮看他,沈逾白不吭声了。
    “说吧,想求什么。”
    沈逾白拱手:“臣身死不足惜,却不敢辜负陛下期望,更不敢苦了一方百姓,臣恳求陛下允臣带十万斤红薯赴任。”
    改革自古便是极难,哪怕只是在一州试行,也定会有诸多阻力。
    一个不慎就是身死的下场。
    此时尚且在京城,若不讨要些东西再走,便是与自己为难。
    此番是天子想在地方上试行改革,定然要付出些代价才可。
    十万斤红薯推广到通城各个县,粮食收成增加,百姓能在极短时间内填饱肚子,到时民心所向,他再行改革之事,也就会顺畅许多。
    想将十万斤红薯运往通城,必要有人马护送,这也是为他提供一份依仗。
    天元帝道:“如今南边灾情虽缓解了,却还是极缺粮食,朕不能允你。朕拨给你二十人,再加白银一万两。”
    有钱有人,事情就要好办些了。
    沈逾白叩谢圣恩,起身离去。
    瞧着那道年轻却有些瘦削的背影,天元帝眼中露出一丝惆怅。
    旋即叹息一声:“厨子走了,往后朕只能吃那光禄寺的猪食了。”
    ……
    十月初九,宜远行。
    该拜访的恩师好友都拜访过,沈逾白在这一日起程。
    挥别众人,沈逾白在护卫们的护送下前往通城去。
    待远远瞧着队伍离开,纪兴正不忿道:“连中六元是如何风光,如今竟被外派,入了翰林院又有何用!”
    沈知行宽慰道:“还是有用的,逾白外派是五品知州,你在六部观政完就只能任七品知县。”
    纪兴正咬牙:“你这么一安慰,我心里好受多了!”
    卫风道:“纪兄有家中帮扶,前程也不会太差。”
    殿试结束,纪兴正就与其他未入翰林的进士、同进士们入六部观政三个月,如今已观政结束,等待翰林院的庶吉士馆选,待馆选结束,就该外派了。
    虽都是外派,去的地方却有贫苦富饶之分。
    这时就看谁有关系。
    纪兴正因不愿入翰林院,家里已经在帮他上下打点,以期能外派到一个富庶些的县,也免得他受苦。
    那些出身贫寒的进士们就只能静静等着,待关系硬的先挑完,剩下若还有空缺,才会轮到他们。
    若没实缺,便只能一直等着。
    几人闲叙时,沈逾白的马车已往城门而去。
    马车突然停住,沈逾白撩起车帘向外看去,就见一辆半旧的窄小马车挡住在他的车马前。
    前方一护卫疾步跑过来:“沈大人,前方有人来送行。”
    沈逾白下了马车,就见褚茂业从那窄小马车上下来,朝这边走来。
    到了近前,褚茂业拱手:“我来送送沈兄。”
    沈逾白回了一礼,一如往常:“褚兄来送我,我却匆匆忙忙,实在有失礼数。”
    褚茂业脸色一僵,瞧着他那从容的神情,脸上便是藏不住的怒气:“沈兄分明知晓我入了刘门,却还如此豁达,究竟是未将我放在眼里。”
    两人同科,便是天然亲近,后入了翰林,更是走得极近。
    后来沈逾白被言官弹劾,褚茂业便主动远离,实在已是甩开两人的情谊。
    他本以为沈逾白会对他多加嘲讽,再不济也该给个冷脸,可沈逾白并未有任何不同,这更让他羞恼,语气也就极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