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章 虚惊  抄家流放后,我拐个京圈太子爷做夫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此后的时间,江颂宜照旧做批发生意,经营旗下的铺子,每日为城中供水。
    可她明显感觉到来庭州进货的商队在逐步减少,她明白,旱灾已经在发挥它的威力了。
    让江颂宜感到欣慰的是,第一批试验的塑料大棚反馈良好。
    庭州步入十月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早上起来,路边的枯草上甚至能看到一层薄薄的霜。
    往年这个时候,地里连杂草都陷入冬眠了,城外入目尽是枯败之色。
    可今年城外盖了上万亩塑料大棚,大棚里的温度甚至比普通农户家里还要暖和几分,种在大棚里的作物也绿油油的,生机勃勃。
    转眼到了十一月中旬,庭州降下第一场大雪。
    九月份盖了塑料大棚的农户收获了第一批青菜。
    “哎呀,江家人果然没骗我们!这大棚在冬日真的能种出东西!”
    “是啊是啊,也多亏了江家卖的种子和肥料好,要是换了我们之前的菜种,可没这么高的产量。”
    收获青菜的老农眼角眉梢尽是喜色。
    往年的庭州冬日里哪还能看见蔬菜,吃的都是白萝卜这种耐储存的东西。
    白萝卜虽然能吃,但一整个冬天都靠这个东西度过也是够呛。
    老农当天就把收获了青菜摆在城中卖,冬日的青菜少见,种得这么好的青菜更是难得,一斤卖到十五文钱,也很快就售罄了。
    其他没盖塑料大棚的人见状,悔得肠子都青了,纷纷到官府登记申请,想赶一赶第二批塑料大棚的名额。
    江家的玻璃大棚也在持续产出,不仅青菜大丰收,还收获了今年第一批紫葡萄。
    葡萄采摘下来,一筐一筐送入城中,江颂宜让人分别给城中交好的朋友都送了一筐。
    考虑到明年粮食可能会紧缺,江颂宜开始号召盖了塑料大棚的老农储存粮食。
    像土豆之类本身就耐储存的东西,只要存进地窖就能吃上一年。
    但青菜不耐储存,只能经过焯水晾干,晒干脱水成菜干之后才能储存到明年。
    在江家的号召下,城中兴起了制作菜干和腌菜的风潮。
    或焯水晾干,或烘干脱水制成的菜干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种菜干就算自家吃不完,还能卖给别人,补贴家用。
    忙忙碌碌中,时间到了十一月十九日。
    江颂宜这段日子格外注意来自京城的消息,每每接待从京城来进货的商队,她都会打探京中的消息。
    但商队从京城来到庭州,出发至少是一个月前的事了,带来的消息有滞后性,并不具备参考性。
    考虑到萧秉宁是秘密回京,如果圣上要将萧家诛九族,旨意也会传到庭州来,江颂宜也特别注意萧家的动静。
    十一月十九那天,整个江家的人都无心做生意,时刻注意着外边的动静。
    江颂宜派了两个仆从,一个守在庭州城门口,一个待在萧家外面盯梢。
    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骑马回来禀报。
    马厩里的二十多匹马已经喂饱了,定制的马车车厢里准备好了吃食和衣被,江家所有人人手两把枪和数百发子弹,盛徐行那边更是准备了一架直升飞机。
    只要江颂宜一句话,直升机就能传送到江家后院的空地上,由江颂宜驾驶直升机,带着家中的老弱妇孺先走。
    其他人则用热武器杀出一条血路,拼出城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江家人精神紧绷了一整天,庭州城却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发生。
    夜幕降临,江颂宜也不敢放松警惕,聚集全家人守夜。
    直到过了午夜,还是什么事都没发生。
    江颂宜高悬了一整天的心渐渐放松下来。
    她回到房间,打开铜镜。
    铜镜那头的盛徐行也在熬夜,见江颂宜神色平静,两人好几年的默契让他明白今日的庭州是安全的。
    “没出事就好,看来不是今年。”盛徐行道,“你去歇会儿吧,这几天你焦虑到黑眼圈都熬出来了。”
    江颂宜却摇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今夜我就不歇息了。”
    她必须得看到明天的太阳出来之前,萧家和江家都是安全的。
    否则就算躺下了她也睡不着。
    盛徐行明白她的处境,也不勉强她去休息。
    “那我陪你一起。”
    江颂宜无心休息,江家其他人同样也睡不着,生生坐了一夜。
    直到外面响起第一声鸡鸣,东边的天际泛起了鱼肚白。
    江颂宜紧绷的神经一点一点放松下来。
    “盛公子,不是今年的十一月十九。”江颂宜长长松了一口气。
    过了今夜,最差不过是明年的十一月十九。
    那江家和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