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7章 化干戈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此次虽风险极大,然回报也是极大。
    昨日他已招待过宣旨内侍,已对京中的情形有了大致了解。
    正如沈逾白所言,首辅已向陛下请辞,李门此次损失惨重,如今已是群龙无首。
    而他又在临海立下大功,此次回京,必成为李门的领头人。
    一旦首辅致仕,内阁只剩两名阁老,该要增添人手。
    论资排辈,他秦诏也该入阁了。
    沈逾白送他如此大礼,他必然要有所表示。
    回京乃是无数外派官员所期盼之事,也只有当了京官,方可称得上一句前途无量。
    沈逾白却笑着拒绝:“多谢秦大人的好意,下官来通府的任期还未满,该做的事未做完,不是回京的好时机。”
    以沈逾白六元及第的出身,本该在京中熬资历一路高升,却因他秦诏与李门被外派。
    此次他与沈逾白联手,方才发觉沈逾白的才干。
    秦诏就知自己压不下沈逾白。
    沈逾白能在通府就将京城的首辅李庆芳逼得致仕,他秦诏纵使入了阁,怕也会被其拉下来。
    如今最好是趁着此次合作,与沈逾白化干戈为玉帛。
    一旦秦诏将沈逾白调回京,便可将当初外派沈逾白的仇怨化解,即便做不到盟友,到底不用结仇。
    “当初秦家对沈六元多有得罪,我在此替他们向沈六元赔个不是。”
    秦诏对着沈逾白深深一揖。
    沈逾白将其扶起,道:“下官与秦大人均来自建康府,实在不必结怨,往后下官怕是还要劳烦秦大人帮忙。”
    当初秦家对他诸多阻挠,到底未下死手。
    后来秦家因他失去过半田地,此次又给通府捐了三十万两纹银,家底该是彻底掏空,整个家族也该没落了。
    秦诏哪怕入了阁,必定会被许多人盯着,不敢明目张胆地敛财,秦族想要恢复往昔,必定极难。
    他在朝堂没什么势力,不如呈了秦诏的情,往后老师在朝堂也好有照应。
    朝堂之上,即便首辅也不可大肆树敌,何况是他这等毫无根基之人。
    秦诏笑道:“沈六元有事但可找本官,至于秦族,本官自会去书信,让他们不可找沈族的麻烦。”
    许多事经不起查。
    譬如临海官员与晋王之间做的那些勾当。
    晋王被压往京城之后,私盐一事彻底被揭开,秦诏将整个临海上上下下查了个底朝天,上至布政使,下至各州县的父母官,皆被揪出。
    腊月本该是百官放假的日子,临海官员却是夜不能寐。
    年前,涉事官员尽数被抓,连通府的许多官员也未逃脱。
    此时陆通判便连连感叹孙同知死得其所。
    至于那五名污蔑沈逾白的衙役,也因陷害朝廷命官被抓,由秦诏直接押送前往京城。
    临海官员的大清洗,却让百姓们欢天喜地。
    压在身上多年的大山终于被移开,这个新年,到处锣鼓喧天。
    随着官盐的正式筹办,通府许多百姓成了灶户,能有稳定进项。
    至于那些没被选中的,也找到了新的活:修运河。
    年前,通府就贴出告示,要招工修运河,与那通往京城的运河相连。
    原本百姓们得知此事时,以为是要服徭役,惊恐不已。
    待到后来才得知,竟是给工钱。
    每人每月仍旧是五百个大钱。
    通府的房屋道路已然修完,许多人正愁没进项,如今这运河修建,就是给他们送挣钱的营生。
    修运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要被招上,那就是有了长久的营生。
    家家户户的男丁都涌去府衙报名,就连临海的百姓也都往通府跑。
    过完元宵,运河正式动工。
    此消息传到京城,彼时的京城正忙于私盐一案,并未在意。
    三月,罗氏终于被沈逾白接到了通府。
    沈逾白是亲自去临海接的罗氏。
    一路奔波,罗氏早已疲倦,正坐在马车上打盹,就听赶车的沈泽兴奋道:“嫂子,六元郎来接咱们了!”
    罗氏赶忙撩开帘子看过去,就见她儿子一身青色衣衫立在一棵梧桐树下。
    翠绿的叶子间撒下银光,给青年镀上了一层金边。
    瞧见那熟悉的马车,青年笑着招手,马车停下,青年声音清朗:“娘,一路辛苦。”
    罗氏心里发烫:“有族人一路照应,不辛苦,倒是阿泽他们累得很。”
    沈逾白笑着朝沈泽等人拱手,一一打招呼。
    沈泽等人哪里敢受他的礼,一个个连滚带跳地避开。
    沈逾白笑着道:“泽叔,你还是唤我逾白吧,莫要生分了。”
    “那哪儿成,您如今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