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思退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次辅于达此前并未在朝堂维护过沈逾白,想来是等着沈逾白亲自求上门,将沈逾白的人情给还了。
    等了许多日,沈逾白并未上门,或许是担忧沈逾白并不知他的心思,也就派人把事挑明了。
    沈逾白却道:“多谢次辅大人,下官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下官该听君父调遣。”
    那小厮得了回复,回去复命时,于达笑了笑,挥挥手让小厮下去。
    此子终究不知,《论语》是教人用的,若以此为官,那便是大错特错了。
    经过沈逾白被弹劾一事,于达就知沈逾白并未投靠刘秉卿。
    此子乃是崔明启的学生,崔明启连跳两级升任户部右侍郎,简在帝心,再熬几年攒够资质,怕就能入阁。
    若能通过沈逾白与崔明启交好,无疑又让他多一助力,届时又何愁扳不倒李庆芳?
    凡事要讲个名正言顺,若沈逾白能求上门,他再行事就有了章法。
    若他贸贸然为沈逾白说话,只会引起崔明启忌惮。
    崔明启此人乃是武将转文官,轻易不会站队,若他太过急切,就有逼迫之嫌,反倒容易树敌。
    首辅李庆芳权势滔天,于达只能四处拉拢,做最宽厚的次辅,拉拢他人才是生存之道,万不可再得罪人。
    此事也只能作罢。
    调令从内阁发出,众人看到沈逾白外派之地时,翰林院唏嘘不已。
    谁能想到,风光无限的沈六元竟会被派到那等地方,可见圣上已对他厌弃了。
    以至于沈逾白再来翰林院时,被许多人宽慰。
    只是他们还未开口,先叹息两声。
    沈逾白为人和善,又厨艺高超,不少人尝过他带来的吃食。
    以至于后来沈逾白被下令不能再开火时,众翰林神伤许久。
    如今又是因这等事被治罪,便有不少翰林愤愤不平:“那些官员不去参光禄寺吃食难以下咽,却来怪沈六元自行做饭,怕不是欺负我们翰林无权无势,可随意拿捏!”
    “便是被外派,也不该去那等地方。”
    “我等一同去找学士大人,求他护一护。”
    众翰林以往便是有龃龉,瞧见沈逾白并未犯错却要发配到那等地方,便生出唇亡齿寒之感。
    翰林乃是词官,一身风骨,本就敬佩沈逾白的胆气,此刻很为沈逾白叫屈。
    他们纵使再清贵,也知沈逾白是得罪了李庆芳,被其打压。
    只因沈逾白拒婚,就被秦家打压。众人为他鸣不平,又被首辅记恨,如何能不冤。
    “他秦家要嫁女,旁人必要娶吗?秦家女儿莫不是比公主还尊贵?”
    “此话万万不可说。”
    “我偏要说,秦家已逼得沈兄终身不娶还不够,竟还要毁了沈兄的前程。我等苦读多年,是为民请命,而不是成他秦家的女婿!”
    “逾白兄乃是六元及第,国之栋梁,怎可就被此事耽搁?首辅大人竟为了学生脸面就毁人仕途,实在不容人!”
    众人越说越气愤,当即就要入宫面圣。
    还是沈逾白给拦住,好一番规劝,才将翰林们的怒火压下。
    沈逾白又自掏腰包,在百味楼定了几桌,也算是辞行。
    入翰林不到半年,能有如此多人为他叫屈,沈逾白便觉十分满足。
    酒酣散席,沈逾白踩着月光朝家走去。
    秋风一吹,酒气散了七分。
    来京中住了大半年,这条路匆匆走了几百回,今日沈逾白才留意到拐角有家包子铺,纵使天黑,也冒着腾腾热气。
    街道中间有家极气派的金楼,此刻灯火通明。
    沈逾白的脚步一转,便进了金楼。
    再出来已是一刻钟之后。
    路边的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灯笼里的光被升腾的热气笼的有些模糊,好在今晚月如银盘,照亮众人脚下的路。
    隔得老远,沈逾白就发觉门口有团黑影。
    走近了一看,竟是沈知行蹲坐在地上。
    “今日并非休沐,你怎的回来了?”
    沈逾白沉声问着地上的人。
    沈知行想起身,却“哎哟”一声,一屁股跌到地上:“腿麻了!”
    沈逾白帮着踢了他的脚底两下,沈知行好了些,便一骨碌爬起来,急忙道:“我逃课了,你被外放了?”
    会试过后一个月,沈知行进了国子监。
    因着国子监有号舍,只有休沐日他才会回来。
    今日听说沈逾白被外放,他便翻墙逃了回来。
    沈逾白将其带进屋子里,两人面对面坐着,沈知行又焦急地问了一遍,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你是六元及第啊,怎么能被外放呢?就不能推辞吗?”
    外派后,此生便是想爬回京都是极难,更莫提入阁。
    若是留在宫中,翰林们熬着年限,一旦有了实缺,他们就会被派往六部任职,且多是侍郎。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