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9章 战或议和?  女帝与首辅的二三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勤政殿,萧璇坐在上首。
    底下几位亲信大臣都很气愤。
    “陛下,老臣方才得知陛下竟在京郊外遇刺了,这些贼人可真是胆大包天。”
    左相一脸气愤地说道。。
    “幸好陛下无事,这些贼人也太放肆了。”
    右相道。
    “平王最近在做什么?”
    萧璇突然问道。
    左相和右相听见陛下突然提起平王,都有些诧异。
    “陛下是怀疑?”
    右相迟疑道。
    镇国公世子元宏回禀道:“回陛下,平王依旧和往常一样,都是深居王府,并不怎么出来走动。”
    萧璇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似乎就是这么随意的一问。
    但底下的几位大臣也和陛下共事多年了,知晓平王做了什么,才惹得陛下有此一问。
    又是在陛下遇刺这样的关键时点。
    几人心中都有所猜测。
    不过萧璇召他们过来,并非是为了刺客一事,此事她已经交由李怀霖和都察司去查了。
    让他们过来,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如今夏国业已归顺,再不复存,这天下便只剩秦楚两国,诸位爱卿,有何见解啊?”
    萧璇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
    左相右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踌躇。
    陛下与秦国昭武帝私交甚笃,虽说这国事私事不可混为一谈,但这人总有恻隐之情,岂能不受干扰。
    两国之间如今的关系已经是白热化的地步了,天下一统迫在眉睫,大势之所趋非人力可阻拦。
    要么议和,要么兵戈相见,两国总要选一个。
    自从陛下回朝,这一路上就刺杀不断,显然就是有人不愿见两国议和。
    那就只剩一条路了。
    “陛下,臣以为,以两国如今之局面,当以不战,议和为上佳。”
    元宏站出来说道。
    萧璇点头,看向左相右相,“左相和右相呢?”
    “老臣也觉得元世子所言有理,秦楚两国自来交好,姬太子如今尚在我国,若是两国能不动干戈,双方坐下来商议,于两国百姓而言都是好事。”
    左相道。
    海熙侯苏辉却意见不同,“臣以为不可,此番陛下回京,便接二连三遭遇刺杀,可见有人不愿两国坐下来和谈,议和之事说起来简单,但其中涉及利益纠葛甚大,两国之间总要分出个高低出来,谁坐上那把龙椅,谁才是天下之主。天不容二日,国不容二君,两国意见恐难一致。历来天下一统,唯有武力征服。”
    海熙侯道。
    萧璇食指敲着扶手,神色淡淡。
    右相看向海熙侯道、“秦国乃是敬德皇后的母国,陛下亦是长于秦国,感情深厚,如何就到了要武力解决的地步了。海熙侯此言未免严重了。”
    海熙侯没有理他,当即掀袍跪地。“陛下,臣所言皆是为了大楚,此事绝非顾念私情之时,还请陛下三思。”
    萧璇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此事还不到海熙侯所说的地步,百姓好不容安稳下来,若是秦楚两国再生事端,于大楚,于百姓都非幸事,爱卿此话就暂且莫要再说了。”
    海熙侯抬头看陛下,陛下已然是有了主意。
    罢了罢了,终归还不到图穷匕见之时。
    “臣明白,只是陛下,如今这时节,为防秦国生变,还请陛下早做安排,就当是有备无患。”
    海熙侯又道。
    两国若是谈崩了 ,那就只能兵戎相见,做好边关部署,便是真打起来了,他们楚国也不怕。
    他这个提议,殿中的几位大臣倒是赞成的。
    ”陛下。海熙侯此言有理,如今正是紧要关头,边关也当尽早做好部署。“
    元宏拱手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萧璇点头,“准了。”
    ——
    陛下收复夏国还朝,乃是国之大庆。
    萧璇下令,举国同庆三日。
    回京的次日,便设了宴席嘉奖一众将士。
    安夏公夏侯疆也出席在列。
    这日傍晚,朝臣携家眷入宫赴宴。
    皇宫门口排起了长龙。
    安夏公的车驾便在其中,谁让这皇城之中遍地的皇亲贵戚,贵族世勋。
    “康王兄,请。”
    几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