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0-130  姚黄赵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处理好了,庆王才扫眼江面,质问彭大纪:“为何不追?那几个逃匪往支流去了,一定会逃回今晚匪窝的临时驻地。”

    彭大纪:“支流越往里水面越窄,河道也浅,战船无法通行,改用匪徒留下的小船则有遇到弓箭手伏击的危险。”

    庆王抿唇,现在他最听不得“弓箭手”。

    彭大纪已然知悉庆王的心胸,命人将五花大绑的王晟押过来,审道:“你们如何得知商船是饵,又如何知晓岸上会有州府官兵?”

    别的商船绕路是因为货少胆小,庆王安排的商船货多,又请了荆州水军护航,道理上说得通,且庆王只带少量侍卫秘密进入潭州城,一到就定好了引蛇出洞之计,此后再未与冯知府走动,连一千府兵都是今晚入夜后临时调动的,匪徒就算有线人也很难查到江陵那边过来的蜀商是饵。

    王晟大笑:“老子昨晚做梦梦见的,可惜老天爷只让我梦到了你们的庆王爷,没让我梦到你们还安排了骑兵!”

    这等鬼话,分明是不想交代实情。

    匪首要留着押送京城,彭大纪让人堵住王晟的嘴,开始审问被俘的喽啰们,答不上的当场砍杀,连砍了六个,第七个跪下了:“将军饶命啊,三位当家行事谨慎,每次出山都是临时吩咐,从不会提前透露任何计划,小的只知道今早来了一个线人,定是那线人打探到了消息!”

    彭大纪皱眉,看向庆王,他昨晚才派了一个心腹入城告知庆王今晚商船抵达此段江面的具体时辰,这是连荆州军那边都掌握不了的行程,船上的水军更无法泄露秘密。

    庆王明白彭大纪的意思,消息是从他这里漏出去的。

    但今晚调兵的事庆王只告诉了身边派去给冯知府传话的那个侍卫,侍卫已经死了,没死他一个京城侍卫也不会跟潭州匪群勾结,如此……

    庆王咬牙:“来人,带兵去围了知府府衙!”

    等庆王、彭大纪随后赶到知府府衙,冯知府早摘了乌纱帽趴跪在地,因为他极为宠爱宠到人家好奇什么他都会答的小妾夏氏在听说骑兵围了府衙后,朝他娇笑几声,随后掰断发簪掏出毒药自尽,徒留一个烂摊子给他。

    “王爷,下官真不知道她……”

    庆王一脚踹断了冯知府的求饶之言。

    三大匪首,陈威身死、王晟被擒,山里只剩一个空有计谋没有战力的书生柳四夷以及余下的百十个喽啰。

    引蛇出洞的计谋不好再用,庆王光烦心回京如何跟父皇交代了,心烦意乱想不到什么好办法,这时,彭大纪献策道:“王爷,匪徒主力被诛,余党正是人心惶惶之际,王爷可遣那些俘虏回去,让他们给山里的匪徒带话,称朝廷发了告示,主动投案者可免死罪只服三年劳役,若谁能提着柳四夷的人头来见,诸罪全免且赏银百两,如此,匪徒余党必将自相残杀,彻底瓦解。”

    换成杀人如麻的陈威或王晟,小喽啰们或许不敢动手,柳四夷一个秀才郎,随便哪个小匪都能打得过。

    庆王看着他的衣摆,笑道:“指挥使好计谋,不枉本王离京前父皇对你赞不绝口。”

    彭大纪垂眸道:“王爷谬赞,此番剿匪全是王爷出谋划策,下官只是带兵出力罢了。”

    庆王见他是个聪明人,心里舒服了一些。

    如此,他针对匪群主力、余党的计谋都是功劳,昨夜的骑兵也是他让彭大纪安排策应的,而那近千官兵的死全因冯知府色令智昏,在身边藏了一个匪徒的内奸。

    五月二十二,在陆续几十个山匪投案之后,终于有一个脸上带疤的悍匪出来了,手里提着三当家柳四夷的人头,而围在柳四夷身边的五六十个山匪皆死于为了争夺柳四夷人头的自相残杀中。

    至此,潭州石峰岭匪群终于被清缴干净。

    彭大纪、庆王都要给京里写折子通过四百里加急提前送过去,彭大纪还特意请庆王先阅览了他的折子。

    庆王看得很仔细,发现彭大纪虽然没有将他夸得天花乱坠,却也将定策的功劳都给了他,还单独奏了他击杀陈威之功,奏了水军中活捉王晟的那个百户的战功,最后痛斥了冯知府泄密之举。

    抵达荆州半个多月了,庆王终于在心里给了彭大纪一句夸词:是个不邀功不贪功的忠厚之人。

    动身之前,庆王还特意请彭大纪吃了一顿席面。

    彭大纪深谙官场之道,自然不会明着得罪庆王,但他更明白永昌帝才是他最该效忠之人。

    所以,彭大纪没有告诉庆王,皇上早就调了荆州的一个代皇上监察本地官员的暗卫过来,暗卫询问他庆王关于剿匪的一言一行,彭大纪如见天子,半句都不敢隐瞒。

    五月二十六,经过几日车马颠簸刚刚抵达北苑的永昌帝在行宫的寝宫里单独睡了一个好觉,次日一早,两位丞相就又送来了高高两摞奏折,旁边还有一小摞汪公公单独摆着的无需通过中书省直接呈交皇帝亲阅的各地密折。

    永昌帝来北苑避暑是真,不能耽误国事也是真,因为要在行宫住将近四个月,永昌帝将两位丞相、六位尚书以及在京的公侯武将要员都带来了,各地该送去京城的奏折会直接送到行宫,帝王与重臣们批阅后再送到京城各官署操办。

    永昌帝先看被两位丞相放在最上面的那些折子,这种通常都是大事,密折虽密,却并非紧急要务,有的地方暗卫上报的甚至只是某位大官于某月某日收了谁谁送来的美人小妾。

    为了让永昌帝有个好心情,前两封折子便是庆王、彭大纪关于潭州剿匪的奏报。

    永昌帝先看彭大纪的。

    打开之前,永昌帝的心情是平静的,因为区区一千匪徒,朝廷派了五千卫所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姚黄赵璲》 120-130(第5/15页)

    兵去剿,成功剿了是应该的,一两次没剿成顶多算差事办得不好,最多还得再拖延一段时间,但绝不会有大伤亡。

    打开之后,永昌帝先看到了彭大纪言简意赅的总结:匪窝破了。

    永昌帝不自觉地点点头,再往下看,老三初初抵达潭州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