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南都推官一壶油  重生2秒就嘎,复仇你都外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至年节前,大街小巷忽的热议起了潘府台要被急调入京的事。
    潘伯彦本人虽说也年富力强,可潘王两家在南都经营已久,从未有风声说要挪地方。
    此时要经营一个家族可不是以一年两年计,起码要经过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
    潘王两家在南都已是数一数二,何苦突然要去京城和人掰手腕子?
    多半还掰不过……
    结果,这阵风传了没几日,又转了向。
    这回说的是潘伯彦要被问罪夺官,进京不是调用,而是捉拿。
    这话一出,田家大姑娘都往柴善嘉的倾曦园跑了好几趟……
    田大姑娘正是当日在彩棚中那位说“齐大非偶”的田大太太的女儿,比柴善嘉年长五岁多,此时年华正好,且正和王家的王仲希议着亲。
    这要是潘伯彦倒了,王家必要受些牵连,她与王仲希也就难成鸳盟。
    至于为什么来找柴善嘉……
    是因当日薛姨娘进门,正是田三太太娘家嫂子牵的线做的媒,田家和柴家莫名其妙走得更近了些。
    当然,明面上是如此。
    实则是柴泊秋中了进士,到底不同了。
    此后腊月里,潘伯彦果然进了京,可既非急调也非问罪。
    传回的消息说是被调去了京郊燕城任职。
    明升暗贬。
    都说潘家得罪了人,却也无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田大姑娘与王仲希的婚事反倒很快定了下来,也不知这中间是个什么缘故。
    ……
    转过年,新任府台未到任以前,柴泊秋的任命先下来了。
    南都府推官。司职详谳刑狱、佐理府政、鞫问罪人、检法议刑、监督狱政等。
    怎么说呢……
    这份offer发给柴泊秋,他差点当场“汪”的一声哭出来。
    咸安六年初,柴推官走马上任。
    大半年磕磕绊绊,没少挨骂,各种委屈。
    战斗在刑狱第一线,他不光挨上司骂,还要被当事亲属责怪推搡,甚至被苦主家的狸奴邦邦捶几拳。
    经常是光鲜整齐的出门,口歪眼斜的回来。
    眼看着两鬓都愁白了。
    说到底,柴泊秋骨子里就是个文艺青年,叫他去查案审犯人,活像是泼墨山水没泼纸上,泼砧板上了。
    诗间一壶油。
    简直惨剧。
    ……
    同年夏,新任的府台到任没几个月,正是三把火烧得旺盛时。
    有消息传,金河于海州决口,改道北流。
    牛府台闻讯,即刻令府衙上下暂停手中公务,全力清查本地粮仓库存,并连夜召集所有商户,号召捐钱捐粮,以赈灾区。
    连普通百姓都被要求节衣缩食,募捐衣物被褥等生活物资。
    民夫与工匠更是,一早就被组织起来成立了专门的运输队。
    而到这时,朝廷的旨意甚至都还没发下来。
    海州那边的水情变化也无人知晓。
    折腾了一个来月,至立秋才得知,海州那边决堤后,灾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洪水只淹没了少量农田,基本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下尴了个尬。
    这事也让柴善嘉充分认识到,府台也是台,南都府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至此,牛府台此人是个什么脾性,南都上下尽知。
    咸安六年就这么啼笑皆非满头包的过去了。
    柴家除了在夏天那场闹剧里多捐了几个银钱,老太太将玲珑阁交给柴善嘉打理时,薛姨娘明里暗里酸了几句,其余无甚特别。
    哦,柴善初的口齿还是不清楚。
    人倒瘦了些。
    主要是薛姨娘来了一年多,脸混熟了,把柴善初又想法丢回给了老太太。
    这下,在荣寿堂光喊饿可不行。
    柴老太太根本不吃这套,下了死命令,不好好说话就饿着。
    因此,柴善初话说不好,人饿瘦了些。
    问题是,这倒霉孩子瘦了气质也依旧复杂。
    如果说他的母亲郭梅娘像是仕女图队尾凑数的,寡淡到没什么存在感。
    那么,柴善初给人的感觉……
    像是一张行走的欠条。
    也寡淡,也存在感稀薄,但是他欠!
    犟头倔脑的很不服气的样子,又淡又讨嫌!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