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9章 兵工厂和兵工厂也有差距  谍战:我的代号瞌睡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马克】使用的无缝钢管,口径和德国的毛瑟98k步枪相同。
    如果不出意外,使用的都是7.92毫米步枪弹。
    这也是二战期间,最为通用的一种子弹口径。
    比如被老头子赋予厚望的中正式步枪,也是仿制的毛瑟系列步枪,所以无论在枪身长度,还是子弹口径上,这两款步枪的数据都基本相同。
    看着彼得带着三个工人在车间里面忙活起来,【马克】也开始思考起自己圆珠笔的销路了……
    现在就把这些东西都运到美国东海岸的大城市,比如纽约,底特律……那是绝对不行的。
    这样一来,摊子铺得太大了,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
    好在,索加图克与芝加哥的距离并不远,还不到一百公里。
    如果乘坐火车,大概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到达这座位于美国中部,毗邻密歇根湖的超大城市……
    【马克】已经想好了,等到这第一批无缝钢管制造和运输完成,他就亲自去一趟芝加哥,想办法在那边打开销路。
    等到在芝加哥的生意稳定下来,再把摊子铺向全国不迟!
    ……
    利用电动的半自动化设备制造一些无缝钢管,这实在太容易了。
    在四名熟练工人的操作之下,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一百根钢管就已经在机器设备的加持之下……完成了钻孔。
    接下来,就是该想办法在钢管的内壁刻画出膛线了。
    现阶段,想要在枪管内部制造膛线,主要有五种有效的办法。
    分别是,单点钩切法,多点钩切法,模型挤压法,锤锻法和电解液腐蚀法……
    这五种办法中,前两种办法是已经相对落后的生产模式,发明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也就只有中国和一些落后地区的兵工厂还在使用。
    至于模型挤压法和锤锻法,原理很简单,就是事先找一个熔点较高,硬度也较高的材料制成模型,这种模型上自带着与膛线呈反方向的痕迹。
    再之后,大力出奇迹,把模型从钢管中旋转挤压出来,一条带有膛线的枪管就制成了。
    就这样,仅仅半个晚上的时间,一百根符合设计要求的,7.92口径,600mm长的枪管就批量生产完成。
    不得不佩服发达国家的工业效率,要知道这时候,即使是阎老西儿在太原最大的兵工厂,一万五千工人的规模,一个月也才只能产出三千支晋造步枪。
    这两者之间的对比,简直不足以用天上地下来形容!
    见这四个人如此出色的完成了工作,【马克】这个当老板的当然也不能吝啬。
    他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四张十美元的钞票,叫来了正在车间门口吸烟的彼得。
    “嘿,彼得!”
    “有事吗,我尊敬的老板!”
    彼得把烟头扔在地上踩灭,然后就和【马克】开起了玩笑。
    “拿去吧,给大家分一分,这是你们应得的!”
    见到十美元的钞票,彼得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个时期的美国,可还没有加班工资一说呢,【马克】能给他们没人多发十美元,这简直就是上帝的恩赐……
    “你真是太慷慨了,我的马克,主会保佑你的!”
    听到这样的话,尽管【马克】并不感冒,但他知道这时候的宗教在美国人心中的神圣地位。
    所以,他也很自然的回了一句:
    “你也一样!”
    ……
    山西汾阳,雷公山。
    “老方,你看看这东西怎么样?”
    【齐瑞】手里面拿着一根无缝钢管,出现在了后山的山洞里。
    此时的老方,也就是那个五十多岁的大爷,正带领着其他的技术工人,进行着每天的工作……加工子弹。
    对于前山发生的事情,他根本不想管,也管不了那么多。
    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在这后山吃上一口热乎饭,把自己的技术用到正地方,每天生产点子弹,老方就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下山……
    嘿嘿,他才没那么傻呢!
    山上至少安全,易守难攻,每天还有好吃好喝的。
    他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为什么要下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像他这样的技术人员要是真下了山,估计只有两种结果,一种就是找不到工作,饿死在大街上,另一种就是被日本人抓进血汗工厂里,没日没夜的压榨,最后吐血而亡。
    “呦,我们大当家了来了!”
    看到齐瑞原来跟在自己屁股后面,摇身一变成了山寨大当家的【齐瑞】走了进来,正给工人指点技术的老方忍不住揶揄了一句。
    “哎……老方你这可就见外了啊!
    咱们两个谁和谁啊,叫小齐,叫小齐就行……”
    【齐瑞】呵呵的笑着,然后就扫了眼这后山上的五十几号人。
    这些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