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举子入府  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皇子正式册封太子之后,就带着人下了江南。
    其中详情,许则川也不清楚,如今,他正全力准备会试。
    天气渐暖,各地举子蜂拥而来,京城各大客栈爆满,举子们便把目光放在了京城空置的民居上。
    三年一次的春闱,京中百姓怎会放弃这个挣钱的机会,所以将自己家中的空屋全都租了出去,趁着这个机会,好生赚了一笔。
    客栈内。
    薛逢春将帖子亲自写好,检查无误后叫来了老仆。
    “你亲自送到兴安伯府。”
    老仆颔首,“老爷放心,小的明白。”
    薛逢春点头,送老仆出去。
    关上门,薛逢春却没了读书的心思。
    上一次春闱,他虽没中,但见许则川的时候,他是苍山县大名鼎鼎的薛举人,而许则川只是一个在农家种地的老童生。
    如今,身份却是天壤之别。
    薛逢春叹了口气,走到一侧坐下,取出自己从江南重金买回来的策论,看了又看。
    日近黄昏,许则川终于写完了今日的策论。
    “先生,弟子写完了,您请过目。”
    范太傅伸手接过,目不转睛的看完,许久,颇为赞赏的看了许则川一眼。
    都写了一下午了,歇歇吧。”
    许则川颔首,自己倒了杯茶喝完,又给范太傅续上。
    范太傅眸光微闪,一下没一下的抚着胡须,缓缓开口,“按着以往的经验来看,今年会试的题目,十之八九还是陛下所出。”
    许则川赶紧坐直了身体,竖着耳朵仔细听着。
    押题了,押题了。
    范太傅瞧着许则川这样,忍俊不禁。
    “陛下重视民生 ,立志成为一代明君,所以此次考题,无非就是那几样。”
    “税收,农业占大部分。”
    许则川面色稍缓,心中有了七分底气。
    “你近日文章做的都不错,为师倒是不担心,只是,如今形势,瞬息万变,我怕会临时出题。”
    许则川面色微变,有些担忧。
    “不过也无妨,你的经验不少,底子也扎实。只要放宽心,做到尽力便可。”范太傅声音温和了些许,话锋又转,“你之前的故交不少,如今会试,可有友人前来京城?”
    许则川想了想道:“是有几位年少时的同窗前来,算着日子,也快到京城了。”
    范太傅颔首,“还有一个月就是会试了,你最近就不要过来了,待在家里,见见朋友,好好休息休息,准备考试。”
    许则川有些迟疑,不到最后一刻他不敢松懈。
    “先生,这...”
    范太傅摇头轻笑,“多跟人交流交流也好,看问题的角度也多一些。”
    “你瞧你家小四,破题的时候就比你刁钻些不是?”
    许则川瞬间明白了,笑着行礼,“先生说的是。”
    “回去吧,时辰不早了。”范太傅摆摆手,缓缓起身,许则川见之,赶紧上前将他扶着。
    范太傅笑了笑,师徒二人一前一后的出了书房。
    兴安伯府。
    近期有河州府不少举人来京,一一都拜访了兴安伯府,得知许则川正在太傅府中苦读,众人好生失落,心中却是羡慕不已。
    好在还有许老大这个世子陪着,倒也有了几分安慰。
    得知许老大不准备继续考试,大部分人表示也能接受,毕竟人家已经世子了,开局就比他们高出几个度,不考又能怎么了。
    人家有个能干的爹,比什么都强。
    许老大也不是傻子,被许则川总是提点着,脑子也灵光了不少。
    所以跟这些人结交的时候,态度十分和善。
    几位举子见许老大如此,心中对兴安伯府的好感也是噌噌上升。
    前来拜访的都是一府之人,到了京城,日后做官也是一派的,两方皆是有意结交,所以场面还是很和谐的。
    “家父早早就吩咐了,收拾好了家中院子,外头榆林巷的小院也是收拾好的,若有同乡需要,可安心住下。”
    “如今各地举子齐聚京城,京中客栈供不应求,虽有民居可住,可毕竟人声嘈杂,只怕会惊扰诸位读书,故,诸位若是不弃,可来府中住下。”
    “期间,一应费用,皆由伯府负责。”
    几位举人听完,心中各有所思。
    若是住在兴安伯府,不仅不用自己花银子,还过的舒坦。
    只是,一进京就同勋爵交好,投诚,若是日后中了进士,入了翰林,只怕会被那些文官不喜。
    兴安伯府毕竟是勋爵。
    众人有些迟疑,互相看了看,又是想住,又怕影响日后。
    能够考到举人的,家中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