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再就是纺织班。”乔康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纺织可是一门重要的手艺,关系着大家的衣食住行。咱们会教孩子们如何挑选合适的棉花、麻线,怎样使用纺车把它们纺成线,再织成布。还会传授各种织布的花样和技巧,让孩子们织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布料。说不定以后,咱们这儿能出几位远近闻名的纺织能手,织出的布不仅能满足咱们自己的需求,还能拿到集市上去卖呢。”
“还有农耕班。”薛康指了指不远处荒芜的田地,“咱们这地方,农耕是根本。在农耕班里,会教孩子们从选种开始学起,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掌握何时播种、施肥、灌溉。等孩子们学会了,就能帮家里把地种好,说不定还能琢磨出一些新的种植方法,让咱们的庄稼收成更好。”
乔康目光中满是憧憬,继续说道:“圣主还说了,只要大家兴趣爱好广泛,以后咱们还会开办其他各种各样的班级。这书院的发展,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咱们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稳稳地来。”
听完乔康的一番话,先生们纷纷点头,眼神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一位先生捋了捋胡须,感慨道:“如此办学,真是惠及万民之举啊,咱们定当全力以赴!”其他先生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为书院的兴办尽心尽力。
薛康看着眼前神情专注的先生们,继续侃侃而谈:“凡是进入咱们学堂学习的学生,除了文化知识与兴趣技能,还有一项重要的课程,那便是武艺。”他神情严肃,目光坚定,仿佛在描绘一幅关乎未来命运的蓝图。
“学习武艺,首要目的是为了强健身体。孩子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一副强健的体魄是一切的基础。想象一下,当他们通过日复一日的锻炼,拥有了结实的肌肉、敏捷的身手,那不仅能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活力,更能抵御疾病的侵扰,健康茁壮地成长。”薛康说着,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展示出力量感。
“而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武艺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受外敌侵犯。咱们这片土地,历经战乱,百姓们饱受苦难。就说之前那一场浩劫,外敌如饿狼般闯入咱们的村庄。”乔康眼神中闪过痛苦与愤怒,陷入回忆,“大火瞬间吞噬了整个村子,一间间房屋在烈火中轰然倒塌,滚滚浓烟遮天蔽日。百姓们呼号着、奔逃着,却难以逃脱敌人的魔掌。老人和孩子被无情地推倒在地,妇女们绝望地哭泣,财物被肆意抢夺,整个村庄一片狼藉。许多家庭就此破碎,亲人离散,流离失所。”薛康声音微微颤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所以,要让孩子们从小习武,培养他们的勇气与担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武艺课程中,我们会教授他们各种实用的招式。从基础的拳脚功夫开始,像简单却有力的直拳、勾拳,能迅速做出防御的格挡动作,让孩子们学会在危险来临时,如何本能地保护自己。”说着,乔康便现场演示起来,只见他身姿矫健,一拳一脚虎虎生风,“随着他们的成长与武艺的精进,会进一步学习刀枪剑戟等兵器的使用技巧。除此之外,还会传授他们独特的闪避身法,比如灵活的蝶步,借助身形的巧妙移动,快速避开敌人的攻击,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看似轻盈,却能在关键时刻躲开致命一击。”
“同时,团队配合和战略战斗策略也是武艺教学的重要部分。我们会教导孩子们,在面对敌人时,不能单打独斗,要学会相互协作。比如,有的孩子擅长近战,有的孩子擅长远程攻击,大家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制定不同的战术。当遇到大规模敌人时,一部分孩子组成防御阵型,用盾牌抵挡敌人的正面冲击,另一部分孩子则从侧翼迂回包抄,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后方。这就需要孩子们之间有高度的默契和信任,通过反复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战斗智慧。”
先生们听着乔康的讲述,纷纷露出赞许的目光。一位身材魁梧、曾经有过一些习武经历的先生点头说道:“薛康,你说得极是。这武艺的传授,不仅能让孩子们强身健体,更是为咱们的家园铸就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我虽不才,但对武艺也略知一二,愿意在这方面尽一份力。”
另一位先生也接口道:“是啊,有了武艺傍身,孩子们才能在这乱世中更好地生存,也能为守护咱们的百姓贡献一份力量。只是这武艺教学,还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才好。”
这时,一位戴着眼镜、面容儒雅的先生微微皱眉,忧心忡忡地说道:“教主,我理解学习武艺的重要性,可孩子们的时间有限,过多投入在武艺学习上,会不会影响文化知识的学习呢?文化知识同样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对孩子们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啊。”
此言一出,引起了其他先生的一阵小声议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缓缓说道:“这位先‘生说得有道理,咱们办学堂,本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可不能顾此失彼。”
乔康微笑着点点头,从容说道:“两位先生的担忧我明白。其实,文化知识与武艺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知识能让孩子们明白习武的意义,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去战斗,而武艺则能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时更有毅力。我们可以合理安排课程时间,比如上午安排文化课程,下午进行武艺训练,确保孩子们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共同进步。”
先生们听了薛康的解释,纷纷露出思索的神情,随后陆续点头表示认可。众人围绕着书院的规划热烈讨论着,气氛愈发高涨。这时,那位身形微胖、脸颊总是红扑扑的先生,带着一脸和善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他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在空中比划着炒菜的动作,兴致勃勃地说道:“诸位,我有个想法。咱们不妨开个烹饪班。你们瞧,”他双手快速翻炒,仿佛锅中正有美味佳肴,“若能让学生们人人都成为大厨,那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他们既能为天下人做出许多美味佳肴,供人品尝,传播美食文化;又能将做出的美食拿去售卖,为自己和书院增加收入,这岂不是一举两得?”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语气中满是期待。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一阵附和声。一位戴着圆框眼镜,面容斯文的先生点头称赞,推了推眼镜说道:“这主意不错,烹饪也是一门重要的生活技能,学会了走到哪儿都能有口饭吃。而且美食能慰藉人心,在这乱世中,一份美味或许能给人们带来片刻的温暖与满足。”
还有一位留着山羊胡的老先生,摸着胡须补充道:“而且美食能让人心情愉悦,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人来咱们这儿呢。咱们书院要是能培养出远近闻名的大厨,那可就名声大噪了。”
紧接着,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先生站起身来,眼中透着灵动的光芒,接过话茬:“既然如此,咱们还可以开各种技能的班呀。像木工班,教孩子们制作各种实用的木器,以后咱们书院的桌椅板凳说不定都能出自学生之手;还有陶艺班,让他们学习烧制精美的陶器,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发展成一门营生手艺。这样一来,孩子们能掌握的技能就更丰富多样了。”
乔康听着大家的提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点头道:“诸位先生的想法都很好。不过呢,咱们书院刚刚起步,许多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等书院正式开学以后,咱们再根据学生们实际的兴趣爱好来确定具体开设哪些班级,这样既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也能确保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这时,薛康话锋一转:“最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咱们得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