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阿珍的曲折人生  为什么要结婚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那片宁静而又祥和的乡村,阿珍的第一段婚姻,是由热心肠且能说会道的媒人牵线搭桥促成的。她和丈夫阿强,一个温柔贤淑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一个勤劳肯干好似田间不知疲倦的老牛,婚后的日子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却满是温馨与希望的美好气息。两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那个小小的家经营得有声有色,有模有样。那小小的院落里,总是飘荡着欢声笑语,宛如一首动听的田园交响曲。
    阿强每次从田间辛勤劳作归来,阿珍总是会贴心地递上一杯清凉爽口的茶水,那茶水仿佛带着她满心的关怀与爱意。她轻柔地为阿强拭去额头那密密麻麻的汗水,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心疼。阿强喝着那杯温度刚刚好的茶水,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大半。他望着阿珍,眼中充满了感激和爱意,那目光如同深邃的湖水,蕴藏着无尽的柔情。
    孩子出生后,阿珍便心甘情愿地安心在家,全心全意地照顾年幼懵懂的孩子和年迈体弱的公婆,不辞辛劳地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阿珍的身影总是在厨房里忙碌不停,那烟火缭绕中,她为一家人精心准备着可口的饭菜,每一道菜肴都饱含着她对家人的深情厚意。她切菜的动作熟练而又细致,刀刃与案板碰撞发出的声音仿佛是她为家庭谱写的乐章。在庭院里,她细心地晾晒着衣物,那一件件洗净的衣物在温暖的阳光下散发着温馨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的温暖故事。衣物上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如同细碎的钻石。
    阿强则背起那沉甸甸的行囊,毅然前往远方那充满未知与艰辛的工地打工,只为给家人创造更加优渥、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他每次离开家时,那沉重的脚步总是一步三回头,眼中满是对家人的深深不舍和无尽牵挂,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时空,将他的思念永远留在家人身边。他的背包里装着阿珍为他准备的干粮和衣物,每一件都带着家的味道。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孩子三岁那年,爷爷不幸因病离世,阿强接到消息后匆匆赶回,与阿珍一起守在老人的病床前,陪伴他走过了人生最后的那段艰难时光。那间昏暗而又压抑的屋子里,弥漫着令人心碎的悲伤气息。阿珍紧紧握着老人那逐渐冰冷的手,眼中的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流,汹涌而出,怎么也止不住。她的泪水滴落在老人的手背上,仿佛是她心碎的声音。孩子五岁时,奶奶也与世长辞,阿强强忍着内心的巨大悲痛,将母亲的后事料理得妥妥当当。稍作休整后,他带着满心的无奈和坚定的决心,再次踏上了那充满艰辛的打工路途。那离去的背影,孤独而又决绝,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不屈。阿强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被拉长,显得格外落寞。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突然露出了它那狰狞而又残酷的面目。一天,阿珍接到了一个如同晴天霹雳般的噩耗——阿强在工地出了意外。等她带着年幼的儿子心急如焚、跌跌撞撞地赶到时,阿强已经被同事们悲痛地收殓好,静静地躺在那冰冷的棺材里,仿佛只是沉沉地睡着了一般。阿珍的世界在那一瞬间轰然崩塌,她整个人瘫倒在地,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怎么也无法停歇。儿子在一旁惊恐万分地哭着,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在空旷寂寥的工地上回荡着,显得格外凄凉,令人心碎。阿珍的哭声回荡在整个工地,她的双手不停地拍打着地面,手指都磨破了皮,鲜血染红了地面。
    阿珍强忍着那几乎要将她吞噬的悲痛,声音颤抖地向工友们打听事情的详细经过。得知确实不是老板的过错后,她默默地领了赔偿款,带着儿子,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将阿强的遗体带回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的家。从此,她便靠着这笔赔偿款,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慢慢长大。日子虽然过得艰难苦涩,但她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怨言。每一个寂静的夜晚,当儿子甜甜地入睡后,她都会在那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物,仔仔细细地计算着家中的每一笔开支,那瘦弱的肩膀毅然扛起了生活的全部重担,从未有过一丝退缩和放弃。灯光下,阿珍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她的手指被针扎破了无数次,却依然不停歇。
    日子一天天过去,如同流水般匆匆消逝。儿子渐渐长大,踏入了高中的校门。孩子去学校后,阿珍独自留在家里,有时会帮着村里的乡亲们做些零零碎碎的零工,以此来打发那漫长而又孤独的时光。就在这时,邻村那个憨厚老实的男人阿勇悄然走进了她的生活。阿勇总是默默地帮她修补屋顶那大大小小的漏洞,那屋顶的瓦片在他那双粗糙而又灵巧的手中重新排列得整整齐齐,从此不再有漏雨的担忧。他干活的时候,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却依然专注而认真。他时常陪她聊天解闷,在那些孤独寂寞的日子里,给了她许多温暖和贴心的陪伴。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每一句话都仿佛是一缕温暖的阳光,轻柔地照进阿珍那早已千疮百孔的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珍和阿勇的感情在时光的悄然流逝中逐渐升温,两人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可这个重要的决定,他们却没有事先经过儿子的同意。婚礼那天,阿珍满心欢喜又满怀愧疚地跟着阿勇离开了家,将儿子独自一人留在了那个充满回忆和眷恋的屋子里。那红色的喜字在门上显得格外刺眼夺目,而儿子的房间却显得格外冷清孤寂,仿佛被世界遗忘了一般。婚礼现场热闹非凡,阿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儿子的愧疚。
    平日里,儿子在学校忙碌地学习,倒也还算相安无事。可一到节假日,空荡荡的家里就只剩下儿子一个人,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别人家都是热热闹闹,阖家团圆,欢声笑语不断。而儿子却只能孤零零地守着那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老房子,听着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耳边此起彼伏地响起,儿子的心却愈发寒冷,仿佛被冰封在了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阿勇不让阿珍回去陪儿子,阿珍既害怕回去后会引发夫妻间激烈的争吵,又担心伤害阿勇的感情,只好一次又一次地狠心拒绝儿子那充满期盼的眼神和请求。每一次拒绝,都像是在阿珍的心上狠狠地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淋漓,疼痛难忍。阿珍的心在痛苦中煎熬,她的眼神充满了无奈和挣扎。
    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儿子顺利地上了大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渐渐地,不知不觉间,母子俩竟有四五年没有联系了。那漫长的岁月里,阿珍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儿子,如同放风筝的人牵挂着那越飞越远的风筝。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儿子,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如何打破这令人心痛的僵局。她常常看着儿子的照片发呆,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下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阿珍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这一咳就是半个多月,而且还喘不过气来。她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和恐惧,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随后就被医生安排住院治疗了。弟弟担心姐姐的病是家族遗传的肺病,心急如焚,急忙给阿珍的儿子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儿子沉默了许久,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最终,他还是决定放下过去的种种,回到母亲的身边。儿子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他既怨恨母亲又担心她的身体。
    在舅舅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儿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可阿勇对此却表现得十分不满,他满脸的不情愿,不想让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打扰自己和阿珍原本平静的生活。为此,夫妻俩爆发了激烈的争吵,阿勇完全不顾阿珍还发着高烧,虚弱地躺在病床上,需要他的关心和照顾。他的声音尖锐而刺耳,仿佛一把把利刃,刺痛着阿珍的心。阿珍的泪水不停地流淌着,如同决堤的江水,怎么也止不住。阿勇的表情扭曲而愤怒,他的话语像子弹一样射向阿珍。
    一次酒后,阿勇终于吐露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原来,他是害怕阿珍这次病要是挺不过去,她儿子会把她的遗体带回去,和她的前夫合葬。阿珍听后,气得当场晕厥过去,整个人如同风中的落叶,摇摇欲坠。医生们赶忙进行紧张的抢救,之后严肃地告诉阿勇,阿珍得的只是普通的炎症,并非家族遗传病,让他们别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