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静心  人间灶(美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人间灶(美食)》 11、静心(第1/2页)

    一双白皙滑腻的手将三炷香送入香炉,烟气袅袅,轻轻拂向高高在上的诸神。

    妇人有着和手一样柔细的脸庞,她的眉目低垂而虔诚,说出的话却是刻薄的:

    “若是下次还忘了换掉你那男人的鞋子,这璇玑守心堂你就不必再来了。”

    跪在蒲团上的女子垂着头,一条天蓝色的石榴裙盖着她赤着的脚。

    “祖母,我是走惯了,再说女子怎就不能穿靴子?”

    鸭青色的马面裙轻轻一摇,是上完香的妇人转过身来看她。

    “罗守娴,你穿裙换衫的时候,心里是做回女子的欢喜,还是男人佯做片刻女子的敷衍,我还没有老眼昏花到看不出的地步。”

    罗守娴不吭声了,头又埋得深了点儿。

    只用布巾扎起的长发从脊背上侧滑到一旁,看着那单薄罗衫遮不住的朗健筋肉,妇人喉头一哽。

    抬起手遮住半边眼睛,不去看自己糟心的孙女,沈梅清缓声道:

    “你做不得一辈子的男人,就早晚有一日要做回女子,这事儿你得扎在心里,女人就是女人,女人不能把自己当男人。被当做男人的女人是用来吃苦的,只有苦,当男人真正的好处,可轮不到你。”

    “是,孙……孙女谨记在心。”

    真的能记么?

    沈梅清看了眼自己孙女比上次来时更粗糙的手,几乎要叹气了。

    “守淑那丫头的腿断了之后没长好,悯仁说得将愈合处断了重接,你三伯娘拿不定主意,想要人下山去问你的意思,倒是守淑骨子里有几分刚强在,当天晚上就去找悯仁重新断了腿,现在在后山养着呢,那个叫皎儿的丫头也不错,等她那个不是东西的爹被你处置了,找个机会给她改了姓……”

    话说到一半,沈梅清忽然一顿。

    “罗也不是什么好姓。”

    罗守娴这个姓罗的看着地面,想把地挖开把自己埋进去,省得又碍了祖母的眼。

    说出来的就没一件顺心事儿,沈梅清转身往内堂走,罗守娴连忙要起身跟上,她头也不回地说:

    “你好好跪着,静静你那颗只顾着争名夺利的心。”

    罗守娴于是又跪了回去。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润了桃花,浸了玉兰,细细密密打在芭蕉叶上。

    位于维扬城外寻梅山上的璇华观香火并不旺,只是观主悯仁真人精通岐黄之术,常有维扬附近的深宅妇人坐在遮掩密实的轿子里上山求医。

    寻梅山上多的自然是梅花,冬日里自山上西峰往下看去,香云化雪,柔粉净白密密相接,那时的寻梅山上游人如织,也有人来璇华观顺便参拜和小坐。

    罗守娴的祖母沈梅清已经在寻梅山上住了快二十年,从罗守娴记事起,她的祖母就像是这璇玑守心堂里的第八尊神像似的,每日都在这地方打转儿。

    祖母和她爹的关系颇有些怪异,明明是亲生母子,却生分到不肯相见,他爹只能每逢初一十五就把她送到山上来陪祖母,祖母对她说不上喜欢,却愿意教她、养她。

    沈梅清自后堂喝了茶出来,就见自己的孙女儿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双眼微闭,神色依然。

    “是玄女娘娘跟你说了什么好话?让你拜神还拜出了笑?”

    “祖母,我就是突然想起小时候了,七岁那年我跟你告状说我爹只教哥哥不教我,您就拿出了极厚的一套书,说您来教我。”

    沈梅清年近七旬,唯一能看出年岁的只有一头半白长发,让她与小她一旬有余的罗韩氏站在一处,她看着还要年轻几岁。

    此时她双手抱在胸前倚着墙柱站着,嘴角挂着笑,若是有熟悉“罗庭晖”的人见了,就知道“罗当家”身上那股子洒脱劲儿是从哪儿学来的了。

    “我教你的是史书,是千百年的道理,是更替兴衰之理,是人心幽微之术,你倒好,学了那么多,蠢到去吃苦。”

    听到祖母的说话的语气里嗔大过于怒,罗守娴也笑了。

    “祖母,史书上的许多道理,是当了男人才能明白的。”

    “呵。”沈梅清冷笑一声,“是所谓当了男人才明白的道理让你设计了陈进学那畜生?你今日是救了她们娘儿三个,等那小姑娘再大些,日子过得苦,再知道从一开始就是你设计了她爹,到时候我看看‘男人的道理’如何能帮了你。”

    “畜生该杀,好人该救,这道理是您教我的。”

    “我教你?我教你什么了?”

    “您教我,‘要做菩萨,先当夜叉’,至于以后的人心如何,我能当菩萨,也能当夜叉。”

    说这话的女子还那么年轻,在萦绕的檀香气中,她未施粉黛的脸庞澄澈剔透,像是从不愤怒、从不渴求、从未经历过世间的不平。

    沈梅清突然就没了脾气。

    她看着自家孙女那比寻常闺阁女子要平宽的肩膀,长长地吐出了胸中一口气。

    “你起来吧,昨日臻云在河溪里抓了一篓虾,我想吃活炸的,偏璇华观的厨子不杀生,你去给我炸了来。”

    “是。”

    罗守娴自蒲团上站了起来。

    她抬头,绣像上的女娲、后土、金母、斗姆、玄女、太阴、碧霞七位神君,又行了一礼,才从堂中退了出去。

    溪水中捞出的大的也只有两截小拇指那么大,在虾笼里晶莹剔透地挤在一处。

    用米酒净去不多的腥气,用手指挑着面粉一点点散在虾壳上,罗守娴觉得自己的心也静了下来。

    从天而降的巨大机遇,有求必应的豪阔主顾,盛香楼后厨里日日的鼎沸人声和充耳夸赞,奢靡园林中一呼百应的飘飘然……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