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秉烛夜谈  当现代老男人遇到古代落魄小直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于自己展露厨艺这件事,刘恒辰有些后悔,他老毛病犯了,看到要炸厨房的就在面前,下意识的接过手。
    那会儿完全没考虑自己装失忆又装聋作哑,却暴露会做饭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算了,不想这些,大不了就被赶出去而已。反正我也没打算多待。
    不愧是小孩子,俩肉丸被揉了一会哼唧声就停下了,安详的就像是睡着了似的。他这才慢慢起身,打量起这间屋子。
    房子虽然是土坯砌的,收拾的倒也整洁。进门走几步摆了一张四四方方的木桌,四边各是一张长板凳,应该这里就是堂屋。
    正对面的墙上挂着少年打猎所用的弓和一把木剑。有个略大的柜子,看上去颇为老旧。
    进堂屋拐到左手边就是卧房,用简单的竹帘子掩着,刚才被刘恒辰捞起来用一根麻绳系上去了。
    里面从左往右砌了一张土炕床,从下往上依次是稻草、草席、碎布,再是一整块儿的棉布被单。
    被褥里面填的是芦花,床头柜里还有两床已经褪色的的薄被,以及一些褪色的粗麻衣物。
    衣物被褥都很干净,收的也很规整,床上的被褥也有很清淡的皂角香味。
    炕的对面就是一张书桌,上面简单摆了几张很粗糙的纸和炭笔,还有几本用线串起来的书籍,一盏油灯。
    正对着书桌的也是一扇窗,是推开然后拿木棍顶着的那种样式。
    看的出来这户人家虽然过的略清贫,但衣食住都有保证,还不忘落下教育,并不是普通农户会有的意识。
    桌上的书本是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启蒙读物,刘恒辰以前也读过抄过。
    还有一些诗集和兵法。
    *看来真是莫名其妙到古代了,那听不懂他说的话也就不奇怪。毕竟古代说话的调子和现代不同。
    *等会看看能不能让他读书给我听,三字经我是认识的,也能根据文字推断这个字怎么读。就这样学几天应该就能听懂了他们的话了。
    *还得确认一下朝代,有棉花制品,那应该是明朝之后了。
    刘恒辰略微拟了下计划,就去寻了少年,把他拉到堂屋桌前,用手指沾水写道。
    “现在是哪一年”
    “宣仁二年”
    *宣仁二年,没印象...好像历史书上没见过明朝什么皇帝用过宣仁的
    他紧紧盯着桌上的文字,脑子里在飞快搜索自己仅有的那点历史知识。
    *宣仁二年,看来这个皇帝才登基没多久。
    “当今天子是谁啊 你知道吗”
    少年面色变的略沉重,思考了一下还是蘸水回答了刘恒辰的话
    “当今圣上是先帝第五子 赵延勇”
    *难道猜错了?是宋代?可宋代也没有宣仁年号啊,赵匡胤那世世代代里好像也没有叫赵延勇的。还有棉花,这到底是哪...
    刘恒辰没打算继续追问,他感觉到身边人的低气压,思索片刻决定转移话题,把水渍擦掉又写上
    “你叫啥啊”
    “李鸿武”
    即便只是用手指书写,这几个字也显得龙飞凤舞,气势恢宏。
    李鸿武紧接着也在桌上写下
    “你呢 可还记得自己名讳”
    “刘恒辰”
    江皋腐草今何幸,亦与恒星拱北辰
    恒辰,恒,长久也,辰,星尘也。亦是日,月,星。
    刘恒辰原本并不叫刘恒辰,是他自己给自己改的,他妈妈和以前的同学并不知道这件事,还以为他叫先前的名字。
    他不想跟自己那个所谓的爸爸有什么牵扯,除了血缘与这个姓氏以外,他不想留下任何跟他相关的痕迹在自己身上。
    所以便在二十岁入职当社畜时,告诉同事他叫刘恒辰,身份证上的名字是没来得及更换的,也无人质疑,从二十岁以后,他在外人面前便是叫这个名儿。
    除了那张身份证和妈妈家里放着的户口簿,还记录着他的过去。
    “好名字 日后我便唤你为恒辰兄如何”
    “这咋好意思 说不定你比我大呢 请问你几岁啊”
    “如今我十三”
    “那我可能要叫你一声哥哥 我才十岁 对了 今天是几月几日”
    先前他就确定,这副身体正是十岁的样子,跟记忆中十岁生日照上的样子如出一辙。
    不过自己穿来的时候是九月五号,如今过了一天应该是九月六,是他的生日当天,他也想确定一下即便是穿越,日期会不会有变化。
    “九月初六 为何要问这个”
    “依稀记得生辰在这几天 你说起初六我就想起来了 就是今天”
    “今日是生辰那你也是够惨的”
    刘恒辰觉得这家伙嘴巴挺毒的。
    不过好在,日期上没有偏差,那看来自己是作为十岁的样子重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