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输队的效益不好,隐隐有裁员的倾向,再想等福利房可能就有点难度了。
林宏伟点头,反复思量后才说:“二哥,你觉得我去买套房子怎么样?”
等不到单位福利房,先买一套自建房住着也行,总之就是要想办法从那个压抑的环境里出来。
林宏明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地说道:“你早该买房子了,你们结婚不是给了六千块钱的彩礼吗?这钱买一套小点的房子没问题!”
林宏伟脑袋垂了下来,那模样要多沮丧有多沮丧,他郁闷地说:“钱都在李佳她妈手里。”
他们结婚的彩礼和礼金李佳她妈全拿着,一分也没给他和李佳。
结婚这半年,每个月的生活费、人情来往、李佳产检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现在,他和李佳手里一共就三千块。
李佳她爸是林业局的工人,家里就李佳和李梦两个女孩。
李佳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县医院,李佳她姐李梦高中毕业后接了她妈的班,在烟厂工作。
李佳家的房子十年前单位分的,当时职工就补了几百块钱,所以李佳她爸并不支持李佳和林宏伟花太多钱去买房。
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人对买房子根本没概念,仍然一心等待着福利分房。
林宏明沉默一瞬,思索了一会儿才说:“我刚才经过十字街,看到棉纺厂的房子要卖,我先去打听打听,等有了确切消息再告诉你。”
林宏伟手紧了紧,感激地点头:“谢谢二哥。”他想好了,他得买房子,实在不行就先租房子,总之要先从李佳娘家搬出来。
他受够了李佳她妈的偏心,也受够了她的冷言冷语。他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想再过这样寄人篱下的生活。
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了,林宏明和黄丽打算去看看位于十字街的棉纺厂的房子,顺便接两个姑娘下班。
今年,南平县里好些单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导致大量职工下岗。
单位也不再给职工们分配宿舍,而是有偿低价出售,有些单位的门面也一并出售。
棉纺厂的房子在十字街南端,离悦己就五十米远,对面就是一家银行,旁边就有治安岗亭,安全感满满的。
这是一栋九层楼高的小楼,临街有三个门面,每个门面都有八十来个平方,采光好,地段好,商业价值还不错。
林宏明和黄丽到达时其中一个门面还开着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正一脸沮丧地坐在椅子上,烦躁地摆弄着面前的笔。
棉纺厂曾经也是南平县炙手可热的大单位,这几年由于产品种类单一,纺织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本地棉纺厂经济效益下滑,提前进入了改制重组。
为了给员工们发工资,棉纺厂想了许多办法。
刚开始是以棉布抵资,发了三个月的棉布后,员工们家里全堆着布,一分钱没有。
有人看到棉纺厂的副厂长晚上花着大把钱去ktv唱歌消费后,整个棉纺厂的员工爆发了,集体去厂区抗议。
厂里领导实在安抚不下来,就提出变卖厂里的设备和房屋,用给来员工们发工资。
林宏明礼貌的敲敲折叠起来的木门,“您好,我看到门口贴了告示,这门面和楼上的住房是要出售吗?”
中年男人姓冯,是棉纺厂的经理,他负责卖出这栋小楼和门面。
冯经理看了夫妻二人一眼,连忙招呼,“二位进来坐吧!这天挺冷的。”
二人进来一看,面前有一盆熊熊燃烧的炭火,火上用铁网烤了些橘子和花生,还烫了一壶茶,看来这经理也是个会享受的人。
冯经理拿出两个茶碗来,倒了两杯,邀请夫妻二人品茶。
林宏明浅尝一口,入口鲜嫩,回味无穷,这是壶好茶。
冯经理等两人品了口茶才说:“这三间门面连同楼上的住房都要卖,住房有大有小,大的有六十个平方,小的有四十个平方。”
现在的房屋面积是实际使用面积,没有后世的公摊,空间使用率运用到了极致,一丝都没被浪费。
冯经理又问道:“你们是想买门面还是买住房?”
林宏明还未开口,黄丽就说话了:“门面怎么卖?三室一厅和两室一厅又怎么卖?楼层和采光怎样?能直接住人吗?产权明晰吗?可以过户吗?手续由谁支付?”
冯经理听黄丽问的这一串话,立马收起轻视的心理来,认真说道:“一间门面一万五,三室一厅七千,两室一厅五千,顶楼便宜五百。手续费双方各承担一半。二位是想买门面还是住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丽挑挑眉,这个价格也太贵了,但她知道这是对外销售的价格,如果是棉纺厂的职工买可能只要一半。
说来也奇怪,时下很多人舍得花一两千买件衣服,三四千买台电视机,但就是舍不得花钱买房子。
林宏明看着黄丽的表情就没开口,这事儿他做不了主。
黄丽看了眼门面的大概情况,心里有了数,笑着对冯经理说:“今天太晚了,也没时间去看房,我们明天白天再来吧!”
冯经理见两人要走,急忙拦住他们,“你们是有什么顾虑吗?要是因为价格,我们还可以商量。”
单位领导现在想方设法的把资产全部清算,他多少知道些原因,所以也想尽快处理,保证自己的利益。
黄丽笑着说:“要买房子的不是我一家,还有两家,明天上午我们一起来吧,明天您在这儿吗?
冯经理听到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