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想吃商品粮的村花25  快穿:从建国前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有徐国栋跟着,悦然没再被村里的孩子抢过东西,还有个免费的劳力替她扛东西。
    但也给她造成了一点困扰,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动用空间收东西了。
    不过,问题不大。
    等徐国栋拾满了半袋子把东西扛回去的这段时间,她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没几日,两人都捡了一堆红薯回去。
    这时,悦然在村里瘸腿木匠那里定做的模具也好了。
    用鸡蛋抵了工钱后,她就拿着模具去了村尾徐国栋家。
    她以为自己家的房子就够寒酸了,来过徐国栋家的土胚房后,才觉得小巫见大巫。
    据说,这个院子是村里一个孤寡老人的屋子,前年去世后就收归队里所有。
    年久失修,左右厢房都有不同程度的坍塌,眼下只有三间正屋可以住人,但看着也很像危房。
    左右都没有人家,倒是个僻静的去处。
    悦然还没走近,就看到屋顶的烟囱正冒着缕缕青烟。
    “冬至,地瓜已经煮熟了,接下来要怎么做?”徐国栋一见面就询问她。
    今天小丫头说要教他处理地瓜,他已经按她说的煮了一锅,很好奇下面要怎么做。
    “捡出来晾凉后,我教你做地瓜砖。”悦然笑着递给他一个模具。
    “地瓜砖?”徐国栋好奇地接过模具一瞧,形状与大小还真的很像一块砖头。
    转瞬间,他就猜了个大概。
    果不其然,悦然还真用这个模具做出来了一块地瓜砖。
    把蒸熟的地瓜摔进模具里,用木片按压紧实,然后脱模,晾干后就跟砖块一样坚硬,可以摞起来长久储存。
    示范了一遍,悦然让徐国栋自己慢慢做,就打算回去自家也做一批地瓜砖。
    这样的模具她一共订做了三个,一个借给徐国栋,另两个自家用。
    家里的地瓜泛滥,一股脑地都堆在了院中的地窖里,要是过些日子把菜园子里种的夏地瓜给刨了,就没地方放了。
    牛桂花愁的不行,家里已经晒了不少地瓜干,就不让悦然再出去拾地瓜了,明年开春吃不完的话就要坏掉了。
    晓得地瓜可以做成地瓜砖来存储,风干后摞在柴棚里,一点不占地方,她不由眼前一亮,马上就烧火煮地瓜,打算把地窖里一半的地瓜都做成砖。
    还好奇地问悦然:“你是从哪看来的?”
    “徐国栋就是这么做的。”
    “国栋这孩子就是聪明!可惜了,要是他爸还在,这么聪明的孩子将来一定很出息 能进城吃上商品粮。”
    牛桂花不由替他惋惜,随即又转了话头,“国栋比你姐都大一岁,你这丫头没大没小的,怎么能叫人家名字呢,以后要叫国栋哥,知道吗?”
    悦然:“嗯。”
    做了一批地瓜砖后,悦然又引导牛桂花磨浆做红薯淀粉与粉皮。
    正忙着,经过钢铁厂的领导同意,每个队抽调了五六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牵着牲口回来秋种。
    牛桂花丢下家里的活,又地里去上工了,交待两个闺女继续在家做粉皮。
    徐国栋做完地瓜砖过来还模具,见悦然姐妹在做粉皮,主动留下来帮忙。
    一来二去,徐国栋来悦然家的次数增多。
    牛桂花心疼他一个孩子过日子不容易,见他衣裳破了,就让他脱下来替他补好。
    想起去年徐国栋一身破棉袄过冬,就用家里剩下的布替他做了一件新棉袄子。
    徐国栋沉默地收下了棉袄,过后时常来家里挑水做活。
    牛桂花就忍不住感叹:“以前没咋接触过,就觉得那么小的孩子就跟小叔家闹翻了,是个不省心的。现在相处多了,却觉得国栋这孩子不错,聪明话少,眼里有活,还是个懂得感恩的。”
    此后,她就把徐国栋当自家子侄来看待,给两个闺女做衣裳的时候,也会带上他的。
    悦然晓得她爸归队前,给家里留了两百块钱,就劝她妈家里又不缺钱,鸡蛋就留着自家吃不要去卖了。
    牛桂花一开始还不同意,在悦然卖力的劝说下,她也就想开了。
    慢慢的,过日子也不像以前那么抠搜了。
    现今连带着对徐国栋这个外人,牛桂花都大方起来了。
    看的悦然暗暗咂舌。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时间就来到了1959年。
    去年秋种,三家村四个生产队,临时回来的人只种下了几十亩小麦就匆促返回了炼钢厂。
    除了二队外,其他三个队去年秋收收回来的那点粮食在交过公购粮后,就所剩无几了,基本是靠着地瓜粥度日的。
    眼看着地瓜粥也要断顿了。
    受大环境影响,也不止三家村是这种情况。
    由于去年炼钢耽误了秋收,其他大队的的粮食也差不多要见底了,有的生产队的情况更为严重去年冬天就没粮吃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