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第 3 章  撩兄入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撩兄入怀》 3、第 3 章(第1/2页)

    事发突然,孟澜顾不上计较他的吩咐,转身就往弄玉堂去。

    老夫人则是摁下心头古怪,一脸担忧地看着谢望将人抱走。

    到底是怕出什么事,向宋嬷嬷使了个眼色,让人跟着一道回玉婵院。

    大概两盏茶的时辰,罗应带着喘着粗气的胡太医进来。

    替群玉把过脉后,他开了一副止敏汤的方子,紧凑起一双眉,语重心长,“小娘子这是胎里带来的弱症,气血不足,身热汗多,误食发物,容易疹出不畅,反复发作。”

    宋嬷嬷留了个心眼子细细听着,想着也不知她这个病症能否治好,若是不能岂不是日后怀了孩儿也有?

    等罗应要送太医出门时,宋嬷嬷亲自相送,同他悄悄打探表姑娘的病情。

    又说孟澜今日休沐,原本一早就约了友人,去柳叶巷子里那家书画铺子买画,这会因着表妹卧病在床,他也没什么心思出门了,索性随意打发了个小厮回他院里让人出门递信。

    等婢女们都被屏退下去,孟澜冷眼打量着眼前之人。

    “谢兄屡屡为难表妹,可是当初救她时,叫她无意间得罪了你?”

    孟澜倒也是心细如发,瞧他从昨日到今早,对表姑娘不那么客气,不知道的还以为表姑娘欠他银子呢。

    谢望原本不想同他搭腔,却见他目光如炬,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

    他便只好顺着孟澜的话,毫不客气地接道:“我若说是,既回可是要帮她弥补?”

    “我既然为她兄长,这是自然。”孟澜倒是不假思索地应下来。

    谢望却是心里冷笑一声,没有再接这话。

    等群玉喝过药醒来,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期间二人就在她待客的外间,就着壶茶,下棋对弈。

    眼见着棋局已定,谢望捻指将白子一颗一颗装入青釉棋罐中,云淡风轻道:“你输了。”

    孟澜冷哼一声,目光越过山水小重屏,“是吗?我看未必。”

    自打二郎来了玉婵院,香茹便一直候在旁边奉茶,这会替他掀帘,一道进了内室。

    孟澜满脸忧色:“表妹总算是醒了,我不知你不能吃香蕈,实在是对不住。”

    “我眼下已经好多了,不怪二表哥,我还要多谢你将我送回来呢。”

    群玉柔声细语,流露出的感激溢于言表。

    孟澜顿了顿,心知她是误会了,但也没有解释,替她掖好被角,很快转移话头,“这两日就不必去我那了,先好好休息罢。”

    他说的是群玉这几日因着小感风寒,便没跟着他进学,学琴作画的功课也落了一大截。

    群玉眉眼弯弯,说了句俏皮话,“嗯,待我养好了,定会补齐落后的功课,不辜负孟先生的用心良苦。”

    只是话音刚落,就瞧见谢望掀帘进来,“我看表妹不仅眼神不好,心眼也粗大。”

    这人屡次三番拿话哂她,群玉又想到若非他故意相逼,自己也不吃香蕈诱发敏症,故而忍不住怒目斜视,“我资质如何关你何事,谢表哥政务繁忙,还是别在我这耽搁才好。”

    这话说完,屋里俱是一静。

    被他凉薄的眼神一扫,群玉又有些后怕,方才不该逞能的,倘若激怒了他,日后在这孟府,当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谢望怒极反笑,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

    群玉心里乱糟糟的,也觉得自己那话过了些,他怎么也是来探望她的病,却被她这样赶出去。

    就在她忧心忡忡,神色慌张不知如何是好时,孟澜清嘉温润的嗓音响起,“不必多心,你谢表哥不会与你计较的。”

    她点了点头,孟澜又陪她坐了一会才走,只是他前脚刚走,后脚谢望就差罗应过来,说是有件事要她帮忙。

    “方才表姑娘身子不适晕倒了,自是没听见我家郎君与老夫人的话。”罗应见表姑娘的脸色一僵,瞬间变白,心下纳闷郎君也没有强人所难吧。

    他原封不动的转述道:“听闻梧州赵家的花卉生意闻名天下,家中小辈也是养花的个中好手,便想着请表姑娘帮忙培育年节时要送给太后娘娘的春兰。”

    赵家的花卉生意做得极大,当年老夫人便是凭借莳花弄草的本事,入宫做了司苑司的女官,后来得皇后指婚嫁给那年的孟探花,这桩婚事传回梧州,一时间引得不少女儿家效仿,这其中又数赵家几位娘子更甚,每每培育出来的珍惜花卉,都是有价无市。

    可群玉本就不是赵家人,哪里学过这些东西。

    何况以她养什么死什么的毛病,届时交不了差,惹恼了太后娘娘,挨板子都算是轻。

    这桩事摆明了就是谢望想要坑她,群玉自然不同意,“罗小哥,我实话与你说吧,我虽是赵家人,却自小就被养在庄子里的,不通文墨,不懂规矩,哪里就能帮得上你家郎君呢。”

    群玉的话已经说的是很直白了,可罗应领了命,自然是没有完不成的道理。

    “可郎君也说了,老夫人愿意让您试一试。”

    若是借此机缘,孟家能够搭上太后,她们赵家岂不也得跟着水涨船高。

    老夫人打量着这样的心思,又派屏翠送来了不少书,还带了她的话,说是若表姑娘看不懂可以来延年堂问老夫人,此话一出,将群玉最后的路彻底堵死。

    最后,这件事便再无转圜的余地,从三日后的卯正开始,她便每日都要去弄玉堂点卯了。

    自打入了孟府,她每日要学的东西便极多,毕竟盛京高门冢妇,那个不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便是管家算账那些执掌中馈的本事,也是自小就在当家主母身边耳濡目染。

    孟家寒门出身,自诩清流门第,二郎又是这一辈中最成大器的,他的妻子即便不是迎娶高门贵女,却也得样样出挑,绝对不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