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听到秦胜的话楚易安不由陷入沉思。
秦胜抿了抿唇:“我还是没有说清楚吗?”
楚易安瞬间看向秦胜,一双大眼睛瞪着他:“你什么意思?”
秦胜麻溜的举起双手,唇角却不由溢出丝笑意:“没,我说错了,我是怕我没说清楚。”
楚易安白了他一眼收回眼神:“我听懂了,你倒不必如此拐着弯的说我。”
秦胜低低笑了起来:“真是冤枉,我没这想法。”
不过他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那你在想什么?”
楚易安撑着下巴:“我只是在想你们既然连孔子和孟子的生平都不清楚的话,那他们传下来的那些典籍,怕是很难说是完整的了。”
要知道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日常言行什么的都有弟子记录,他留下的那些典籍里时不时也有提到。
但是这个世界的读书人既然不知道,那只能说明那些传到这个世界的典籍确实不完全。
这个世界在文化方面的发展属实是有点出乎她预料的落后了。
秦胜不置可否:“在认识你之前,我与所有人一样觉得是典籍遗失了,这才没能保存下来。”
“又或是以前文化断层,所以典籍里提到的很多东西找不到出处。认识你之后才知道大顺原来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文化啊。”
楚易安:……
秦胜略一思索:“要不回头你抽时间看看那些典籍,看看能不能把遗失的部分补起来?”
楚易安:……
楚易安翻了个白眼:“你可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秦胜眨了眨眼:“秦国的历史你都能记得这般清楚,我觉得你行。”
楚易安坚定地摇头:“不,我觉得我不行,我背下来的还没你们背下来的多。”
在她所生活的世界孔子和孟子虽然留下了不少典籍,也备受世人尊敬。
但除了在语文课本上看到的之外,其他的楚易安根本翻都没翻过,怎么写?
语文课本上学到的能有多少?
《论语》……
论语也不是全部学完啊,只是抽取了小部分而已。
秦胜本就是跟她开玩笑,楚易安这样的性子他还不清楚?看到典籍就摇头,真能背下来才有鬼了。
所以倒也不显失望。
他重新将笔蘸墨:“那我们继续吧。”
楚易安嗯了声。
离开稷下学宫后齐威王又见了楚国特使,江乙。
嗯,江乙跑完魏国,现在又来齐国了。
齐威王听江乙说了楚宣王的联合灭秦计划,又收下好处,送走江乙后,就和邹忌田忌嘲笑起了楚宣王的愚蠢来。
齐国和秦国距离很远,但是齐威王很清楚秦国的种种变化。
可他并不介意秦国强大起来,所以知道后也只是顺其自然没有干预。
为何?
秦国变化虽大,却威胁不到齐国,距离太远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秦国强大起来形成的新格局对齐国来说反而更有利些。
秦国起来,首先威胁到的是魏赵韩楚四国,他们一旦开始针对秦国,就会放缓对齐国的施压。
而秦国要应对这四国就要与齐国修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还给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
最后就剩下一个燕国,在这样的格局下他们也不敢得罪齐国。
所以在接下来即将到来的动荡中齐国根本不需要做什么,他们只要左右逢源就好,就能从中捞到不少好处。
这不,好处不就自己送上门来了吗?
前面刚说魏惠王这个大聪明决定兵分三路,其中一路是派上将军庞涓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赵国,争取一战就把赵国给灭了。
消息也就是这时传到的齐威王耳朵里,这让他倍感压力。
魏国是当今第一强国,这样的局势下一旦打大仗,各国都会趁势下场,试图分一杯羹。
魏国攻打的虽然是赵国,但真要让他顺利打下来,接下来针对的肯定是韩国。
等魏国一统三晋,那之后必然要和齐国开战。
齐国还在发展,他怎么能不感到压力巨大?
魏国显然也怕齐国插手,专门安排了太子和公子昂率兵防备齐国。
齐威王问田忌能否与庞涓一战,田忌觉得自己没有胜算,转而推荐了孙膑。
齐威王这才想起来还有个养病的孙膑呢。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下孙膑和庞涓这对师兄弟之间的恩怨纠葛了。
这俩同出鬼谷子门下,学有所成那天庞涓决定去魏国,孙膑决定回齐国看看。
他和庞涓学的东西一样,去一个国家肯定会因为职位问题发生冲突,所以庞涓选了魏国后孙膑就不考虑这个国家了。
可庞涓却邀请孙膑去魏国,孙膑同意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