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鱼香肉丝  带着智能厨房穿汴京(美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带着智能厨房穿汴京(美食)》 6、鱼香肉丝(第1/2页)

    这便是原身的妹妹,梁莹。

    说起来原身一家也是可怜,早年没了娘,爹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年前也去了,撇下三个半大孩子,最大的梁琪也才十七。

    底下还有一对龙凤胎弟妹,今年刚满十四。

    爹娘去的时候没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只留了这处三件青瓦房的院子,料理完丧事,家里一个铜板都没了。

    弟妹都还这么小,原身便一早找了四司六局备菜丫头的活计,省吃俭用,倒也勉强能糊口。

    只是前些日子,倒春寒,原身没留意着了风寒,仔细着不肯花钱抓药,病势反反复复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高烧不退,躺在床上竟一命归西。

    梁琪就是那个时候穿来的,人虽然醒了,身子却虚得不得了。

    她深知钱远不如身子重要的道理,宁愿借钱也要吃好药、吃饱饭,这才勉强把身子养的强健了些。

    这不,在李府做了几天工,钱不是就挣回来了吗?

    不仅能把欠的钱还上,还给弟妹买了小礼物。。

    梁琪把新买的小蜻蜓头饰塞到梁莹手中,顺口问:“莹姐儿,在家干嘛呢?”

    梁莹摆弄着小蜻蜓,这样的头饰邻居家的小姑娘都有,就她没有,但她从不羡慕,因为她喜欢的东西别的小姑娘也没有。

    “看书。”

    她有好几本算术的书。

    梁琪一愣,旋即笑道:“我就说你跟元哥儿托生反了,从前爹希望元哥儿能考个进士,给他买了不少书,他却从来不看,倒是你,整日抱着那本《九章算术》爱不释手。”

    梁莹的性子比她这个当姐姐的还冷些,闻言倒也辩驳什么,只是说:“这个蜻蜓能退吗?浪费这个钱做什么?”

    “退了干嘛?”梁琪很是诧异,顺手把蜻蜓别在妹子的总角上,“多好看,又不是买不起。”

    她有些小得意地拍拍包袱里哗啦啦的铜板声:“瞧你阿姐多厉害。”

    梁莹:“……”

    总觉得阿姐病好了之后,整个人活泼不少。

    梁琪来到厨房准备晚饭,瞧着天色问:“元哥儿呢?天都黑了还不着家。”

    “跟邻居家虎子哥玩去了,说是城外有摔跤比试看。”

    得,这哪是考科举的材料啊?

    大宋重文官,重科举,原身的爹娘就这一个儿子,希望能出个寒门贵子,将来不说能考个进士,起码也得是个举人。

    现在倒好,院试都没过,连童生都不是。

    心思一天到晚就在摔摔打打上,活脱脱一个小武夫。

    正说着呢,院门被推开了,梁元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回来,先是跑到厨房的水缸旁,拿起瓢就是一阵牛饮。

    解了口渴才说:“阿姐,你可算回来了。”

    比起梁莹,梁元可活泼多了,身量也高,虽然年纪比梁琪小,个头儿却比梁琪还高,更比梁莹高。

    梁琪拿蒜头敲了一个破小子的脑门儿:“让你在家照顾妹妹,又跑出去疯玩,瞧那袖口都破成什么样了。”

    梁元缩了下脑袋,长姐如母,他还是很怕梁琪的,何况他不爱念书,阿姐从前总训他。

    身为家中唯一的男子,理应刻苦念书,考出功名来让全家人蒙荫的,可是没办法,他天生就不是念书的料子,一坐下屁股上就跟长钉子了似的,一看书那字就跟蚊子似的在眼前直打转。

    可梁琪今日却出乎意料地没念叨这件事,只说:“你俩去好好洗洗手,一刻钟后准时开饭。”

    一刻钟后,香喷喷的饭食被端上桌。

    梁琪炒了两道菜,分别是肉末茄子和鱼香肉丝,还用智能厨房的电饭煲炖锅煲了米粥、蒸了大米饭。

    堂屋满是饭香。

    家里许久没吃肉了,梁元闻见肉味两眼放光,加了一筷子沾满肉末的茄子放进碗里。

    茄子炖的软烂,挂着浓郁的汤汁和细碎的肉末,径直把莹白的米饭染成酱色,一大口吃下去,口中满是酱肉的浓香和稻米的清香。

    鱼香肉丝更是一绝,豚肉中泛着鱼香,连胡萝卜丝都是肉味,汤汁往米饭里一浇,蒸碗饭都变得喷香起来。

    梁元一口接着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很快吃完一整碗米饭,紧接着盛第二碗,边盛边说:“阿姐的厨艺又精进了,能将落苏和胡萝卜这种家常菜做出珍馐美味,这豚肉一点腥膻味儿都无。”

    梁琪笑骂:“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啦?”

    她就知道这破小子吃得多,特意多蒸了些,管够。

    相比于臭小子的豪放吃法,梁莹吃得就斯文多了。

    姑娘家都爱刻意保持身材,梁莹选择先喝粥,炖锅小火慢炖出来的米粥十分粘糯,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米油,入口犹如羊脂玉一般温润。

    她也不吝赞美道:“阿姐,真的很好吃。”

    梁琪得意地笑了笑:“那是,你姐在四司六局可不是吃白饭的。”

    梁莹和梁元相视一笑,无声地谴责阿姐自大。

    对于这两个弟弟妹妹,梁琪还是很喜欢的,她借了原身的身体,理应照应人家弟妹,何况这俩孩子也的确讨人喜欢。

    先前原身和爹娘给两个小家伙规划的前程是,哥儿读书考科举,姐儿学习女工纺线,留待嫁人。

    现在看来,这俩没一个省心的。

    她承认,爹娘的规划是最符合宋朝世俗的,但前程这种事,还得因人制宜不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