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 华夏历史记事(十五)  我那被老祖宗围观的现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1380年,宰相胡惟庸因欺下瞒上。结党营私被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屠灭三族。
    同时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从此华夏历史上,延续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
    [这是东林党搞事吗?]
    [老朱这是要强化皇权,撤宰相是明面上的动作。]
    [明朝末年,东林党把持朝政,崇祯权力都没臣子大!]
    ………
    ………
    各朝各各代的丞相们一脸懵:怎么到了你明朝,我们就要被优化了呢?
    朱元璋看到明朝末年东林党把持朝政就怒火中烧:就知道你们这些文人误国,恨不得现在就把东林党连根拔除。
    【1382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从此不再立皇后,同年,朱元璋为了监视不法勋贵,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1388年,在捕鱼儿海之战中蓝玉大败元军,使北元朝廷损失10万人左右,明军损伤可忽略不计。至此,北元朝廷对大明的威胁将不复存在。】
    [这蓝玉确实厉害,可是也太狂了,照老朱眼了。]
    [派系斗争,怎样都要想办法弄死他的]
    [蓝玉不狂到最后也是要被老朱杀,朱允炆压不住这些骄兵悍将的!]
    [所以,只要朱标、朱雄英不死,那些开国功臣跟勋贵们也不用死这么多了。]
    ………
    ………
    刚刚打完一场漂亮的胜仗,蓝玉还没来得张狂呢就看到了自己的死期,这心情没法描述。
    好好的怎么就要杀我了呢?我可是刚刚立大功的人啊!
    【1390年,因胡惟庸案不断牵连扩大,功臣、太师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家属70余人被杀,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前后后株连几十家王公贵族,共3万人。
    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收到沉重打击,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1393年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再次把屠刀挥向开国功臣、淮西勋贵们,间接导致明太祖死后靖难之役中朝廷无将可用。
    1398年,在位31年的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享年71岁。】
    [这胡惟庸对大明可真是尽职尽责啊,都死得透透了还能时不时发挥余热,让老朱收割一批人头。]
    [妹子死了,标儿死了,大孙没了老朱开始发猪瘟了,没人劝得住了。]
    [杀蓝玉那一批功臣、勋贵士为了朱允炆上位铺路吧?]
    [朱允炆是吕氏文臣那一派的,功臣勋贵们根本不鸟他们,]
    [锦衣卫啊!绣春刀,就是不知道汉子身材咋样?
    像不像电视演的那样英俊帅气?]
    [拜托,犯花痴直接看男模去,那是一群特务啊,不觉得恐怖的吗?]
    [终于轮到永乐大帝出场造反啦!]
    [说真的,要是老朱不把那些开国功臣、勋贵们杀的差不多了,朱棣还真打不进南京。]
    ………
    ………
    开国功臣、勋贵们看着肆无忌惮的弹幕,心里那叫一个拔凉拔凉啊:
    陛下,你给我们发的铁券丹书都不作数的吗?
    那可还是热乎着呢,您老人家还在呢,怎么就能不认账呢?
    朱棣更是后脖子一凉:老爹不会想拿我开刀吧?
    【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一上位,很快就打破朱元璋生前规划的政治局面,在齐泰和黄子澄等人协助下,采取削藩政策。
    前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周王、齐王、代王、岷王先后被废为庶人,以及湘王朱柏自焚而死。
    1399年,建文帝准备削夺实力最强燕王朱棣时,燕王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得名义,公开反叛。
    建文帝急命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带领30万大军伐燕。
    从此,便开始了一场历时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最终燕王朱棣击败了建文帝朱允炆。】
    [铛铛铛,建文三傻登场!]
    [咱就是说,这朱棣能成功上位,这三傻功劳不小吧!]
    [朱棣谦虚一笑:其实俺也没那么厉害的,主要全靠对手衬托啦!]
    [该说不说,朱棣身上还是有几分运道在身上的。]
    [天命之子嘛,要是他不上位,估计这大明是不是还姓朱都不好说了。]
    [确实,那允炆小儿有当傀儡皇帝的潜质。]
    ………
    ………
    网友们聊得不亦乐乎,天幕下的人们也看的兴致勃勃,时不时还辩证上一番,反正这是大明的事,他们看看热闹也不碍事。
    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感觉很不好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