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60  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 50-60(第1/21页)

    第51章 班师回朝

    “老张, 老张啊!你怎么还在这坐着呀?”

    “老徐你急什么?现在奎香楼垮了,凌云阁也不开张了,你我再怎么急着吃饭, 也无处可去啊。”

    被叫做老徐的男人一拍大腿:“哎呀老张,这个你可就说错了!奎香楼是垮了,他们咎由自取谋财害命,就算还开着, 你敢去吃?”

    老张摇头。

    “不过啊,凌云阁今儿可重新开张了。”

    “什么?凌云阁居然重新开张了?”

    “是啊!你这老鬼, 我就知道你没听说!虽说张掌柜走了,但好像有新掌柜补上,凌云阁又开张了!”

    老张闻言,不由得眼睛一亮。

    凌云阁跟沈记又不同,张琪并不管后厨的事,这样说来, 他们味道应该也没变?

    他和老徐两个, 如今在京城老饕圈子里, 已经算是异类。

    毕竟现在路上随便一抓, 都能抓到一个吃过沈记早餐的路人,从没吃过沈记的京中食客,实在是很少见。

    虽说人到四十来岁,在当下已经算中老年群体,有钱有闲, 就好这一口吃的。

    但沈记崛起太快, 卖的东西又太杂、太新, 不像凌云阁奎香楼满庭芳一流,似乎还有些明确的百年传承, 他们两人一向是不太能看得上的。

    有一次路过梧桐街,本想着来都来了,顺道过去看一眼。

    结果门口大排长龙,根本挤不进去。老张老徐双双恼羞成怒,扭头就走,发誓不再踏入梧桐街半步。

    两个人你监督我我监督你,每天见面都要问一句,“没去过沈记吧”?

    哪怕是中秋、踏青,沈记多次大出风头,两人见面也还是会问,“没买过沈记的东西吧”?

    谁知道从及笄宴甄选之后,奎香楼垮了不说,凌云阁也忽然关了门。

    两人只得天天在家里吃饭,那真是用什么都不香。

    好在今天凌云阁又重新开门了,两个老头兴冲冲地走到老地方。

    凌云阁的位置很好,在京城中心大街靠近皇城,也就是偏北的位置。

    独独一座三层小楼,从窗边往下看,就是素日状元榜眼探花骑马游街的街道,视野宽阔开敞,周围也都是三进往上的大院子,俗称富人区。

    只是和往日不同,今天凌云阁开门迎客时,还在旁边摆了不少新鲜扎制的花篮。

    老徐没搞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还是凌云阁吗?”

    前头排队凑热闹的扭头看他一眼:“当然是啊,只不过,也可以说不是。因为这儿的菜单,彻彻底底换了一通喽!”

    老徐看老张,老张看老徐,两人都很惊诧。

    不怪他们惊讶,因为如今天南地北的老字号酒楼,主打的就是传承两个字。

    越是百年不变的味道,越让人觉得正宗、回归本源,偶尔主菜用的食材产地不对,老客都吃得出来,更不要谈改良和创新了。

    这些酒楼从创立以来改换新菜单的次数,恐怕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今天倒叫他们赶上了。

    两人没有立刻扭头就走,反而有些好奇,开始排起队了。

    等到了位置上开始点菜,老徐开始觉得有些不对:“这菜单子怎么写得这么简单”

    “这些菜么,倒是时鲜,没什么稀奇。”老张说,“看名字也看不出个名堂,简简单单的东西,唉”

    他们这样的老客,对店里的菜谱都是倒背如流,只看名字便能想象这菜是怎么洗好切好、预制下锅的。

    面前这道单子,菜名统统平平无奇,只让人觉得寡淡无味。

    譬如这道三吃笋,便从做法、口味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像油焖春笋、腌笃鲜这样的菜就全然不同,从名字已经能想象出菜品的风味,这样才能有期盼嘛

    老徐本还附和两句,但等第一道菜上来,两人便噤声了。

    无他,实在是一送上来,便能闻到那鲜美的香味。

    春笋本就极嫩,而且应季,这道一笋三吃是沈荔从公主及笄宴的那道五味笋改良而来。

    原品被公主用过,已经将菜谱送进宫里去了,沈荔就改成了成本更低,但风味同样很好的三吃笋。

    用特制的陶器分成三格,一格是白水甜笋,只有笋根泡了蘸料,所以上白下棕,分界平整,如白玉平铺在柚木上,只露出诱人的平切面。

    单独吃,白笋鲜甜,棕笋酸辣;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则是恰到好处的风味。

    第二格是常见的油焖春笋,味道做得很正,倒也没什么出挑。

    但最后一格尤为不同,里面没见到笋,只放了一块雪白糯米糕。

    一笋三吃,怎么会有糯米糕呢?

    老徐很感兴趣,捻起一块咬开。

    那糯米糕外层并不是十分细腻,还保留着米粒的颗粒感,倒也不那么粘牙柔韧,反而一咬就断,只是微微有些弹性。

    一咬开,里面香浓咸鲜的汁水便涌了出来。

    腌笃鲜乃春天必备的一道名家徽菜。素日里满庭芳和凌云阁也爱做这一道汤点,但今日却别出心裁,将其勾芡浓缩后作为内馅儿,芡进糯米糕里。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