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0-50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初六晚上才带回砖头信息;

    初七她找师傅算好材料和价格;

    初八他带着定金去跟黄志豪下单;

    今天初九,材料刚运过来,洗澡间立刻砌好了!

    这高效率对沈卓来说的确很新奇,一般人家建个什么,都要琢磨好久的,尤其是涉及一大笔钱的时候。

    而她真的是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

    沈卓再一次有种被她震惊的感觉,十分佩服她,又有些心疼和愧疚:“你累了一天吧?我不在,什么都要你忙活。”

    叶欣一脸轻松道:“我累什么呀,都是工人出力,我负责给钱就好了。最多再端碗水给人喝。”

    沈卓却知道没有她说得那么轻松的,不然她也不会现在还拿铲子在院子,饭也没来得及做。他赶紧把自行车推好,一边道:“你别忙了,歇着吧。我去做饭,吃了饭我来。”

    叶欣却说:“你先做饭,我也快好了。”

    等饭菜的香味从灶房飘出来,叶欣也已经把院子干净了,天也黑透了。她放好铲子,又忍不住欣赏了下夜幕下的红砖小屋。

    真是充实的一天呢!

    吃饭的时候,沈卓提起一件事来:“刚我回来的时候碰见队长,说明天分粮食,让我看早上还是晚上去领。”

    叶欣精神一振:“对了,明天初十!之前我也听说了的,忙忘记了!”

    沈卓商量道:“要不明天早上先领了吧,用车推省力多了。领了我再去镇上,时间来得及。”

    叶欣点点头:“咱们早点去,让队长通融一下先分我们,应该可以。”

    其实队长李建邦也是这个意思,沈卓要参加医生培训,队里都知道,这是关乎以后大家的看病问题,其他的事情当然要提醒一下照顾一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知道今天分粮食,整个生产队都激动不已。

    许多人家里粮缸已经空了,再不发粮可就要闹饥荒了!

    因此一大早的,天还蒙蒙亮,大伙儿就挑着箩筐等到了粮仓前,都想早点领到粮食。人人脸上带着期待,小孩子也欢快地跑来跑去,都在说着发了粮食以后要吃顿好的。

    冬闲后,可是难得这么热闹了。

    即便叶欣和沈卓赶了个早,却还不是最早的,前面还有两三户人家。不过就他们推着一辆自行车,倒是显眼。

    虽然时间早,但是队里也有经验了,大队长小队长都在。有他们组织秩序,大伙儿也不至于挤来挤去的,都老实地排着队。

    李兴国对前面几户人家协调着:“沈卓要赶着去参加培训班,时间比较紧,先让他们领了行不行?”

    其中有一户有意见,道:“我先来的,凭什么让他先?”

    其他人都是比较解的,道:“哎呀,他还要出门,让他先领嘛!咱们又不出门,迟一会儿也不耽误什么。”

    还有人笑道:“他们两个上半年可是缺了很多工,怕是全年加起来也没多少的,让他们先领,我倒要看看他们能领多久!”

    这话一出,队伍里哄然大笑。

    笑声中,两人双双涨红了脸——这简直是公开处刑!

    见沈卓默默低着头当鸵鸟,叶欣只好强撑着微笑说话:“……没事的大队长,我们就按队伍来吧,来得及。”

    李兴国点点头,让不愿意协调的那户人家第一个领,叶欣和沈卓第二个。

    就那么等待一会儿的工夫,之前忙着讨论分粮后怎么吃的大伙儿,突然把注意力放到了他们身上,纷纷打听:

    “听说昨天你们家买砖了?”

    “好几车红砖呢,看着就结实耐用,花了多少钱?”

    “你们要建新房子?两人不够住啊,怎么现在建……”

    叶欣只能囫囵回答着:“是买了些砖头,砌个洗澡间而已不算建新房子。平时洗澡的地方都没有,灶房也四处漏风,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又说黄家村买的砖头,那边扩建成砖瓦厂了。

    好在前面就一户,不用应付多久,不然叶欣都要招架不住了。

    第043章 遭人妒

    轮到叶欣和沈卓领粮食, 记分员拿着本子核对工分,一顿计算。

    其实两人是分开的,叶欣作为下乡知青, 跟其他知青单独记在另外一个本子上, 情况也跟本地队员有所不同。

    此时叶欣也才知道,其实在分粮食上面, 有一个叫基础口粮的概念, 哪怕不上工不劳作也是可以领到粮食的, 这是为了确保人不饿死,毕竟要考虑到那些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

    不过并不是说壮劳力什么都不干就会有粮食了。劳作所得覆盖了基础口粮,就会多劳多得;劳作所得不够基础口粮的, 生产队会补齐,但是这个补齐的部分算是欠生产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40-50(第4/17页)

    之后要还上。

    基础口粮根据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 小孩跟大人也不同。

    这边政策, 知青口粮的划拨标准是每月二十五斤, 一年就是三百斤。按成年人一天一斤口粮算,有六十多斤的亏空要用工分赚来。而工分兑换粮食的比例,跟当年粮食收成有关。

    叶欣穿过来之前, 原主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工分很少;穿过来之后虽然认真上工了, 但一开始业务不熟练效率低,后来又偶有请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